当前位置:首页 > 心理学讲义2012
第一章 绪论
新闻心理学是研究新闻主体的心理和行为、心理现象和心理生活、共有的和特殊的心理及新闻主体之间的心理互动等问题的一门学科。 一、学习新闻心理学的意义 (一)理论意义
1、增强对新闻受传者的本质的认识——新闻活动就是人的活动 2、提升对新闻实践理性的认识
(1)新闻心理学是一门应用性科学。
(2)我们需要通过学习,将实践经验中的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新闻心理学是一门应用性科学。虽然同文学、法律,经济学等学科相比,我们获得相应的心理体会比较容易。但是,常识和体验不同于科学,他们不总是正确。所以,新闻传播者不能满足于已有的实践经验,还需要通过学习,自觉地将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二)实践意义
新闻受众心理活动纷繁复杂。大到新闻媒体对新闻受众社会化进程的影响,小到新闻受众个体在接收新闻信息的各种认知规律。具备心理学知识的人,更容易自觉地根据受众的认知规律采编新闻。熟知受众的心理规律并能充分的,巧妙的利用,有时候会达到某种宣传目的,起到四两拨千斤的作用。
1、按照新闻受众的心理活动的特点和规律进行采访、编播活动 2、运用新闻心理学知识帮助新闻传播者调控自我 (1)学习心理学,自觉调控自我的心态 (2)学习心理知识,保持心理健康
(三)学科意义——新闻心理学的发展可以推动新闻学和心理学自身的深入发展 二、新闻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一)新闻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1、新闻心理和新闻行为
新闻心理和新闻行为都是新闻心理学重要的研究对象
(1)心理是行为的内在动因和支配力量,行为是心理的外部表现和外化。
(2)新闻心理虽然是内隐的,很难观察到,但也是新闻心理学重要的研究对象。 2、新闻心理现象和新闻心理生活
新闻心理生活属于生活的经验,而新闻心理现象则是经过归纳总结,有章可循的普遍现象。 3、共有的、特殊的心理
共有的心理现象是指应用心理学界是传播的现象。普通心理学中有关人的感知、记忆、思维、想象、语言等许多研究成果都可以在新闻活动中应用。另一方面,还有些心理现象只在新闻传播活动中出现的,比如心理感应、晕话筒(镜头)等就属于新闻传播活动中特有的。 4、新闻传受者的心理机制
新闻传受者的心理机制是探索其行为背后的心理依据。 主持人善用“移情”——鲁豫有约
(二)新闻心理学的学科性质和研究领域
研究领域主要是指该学科的服务范围。比如应用心理学下属的政治心理学、宣传心理学、宗教心理学,教育心理学等都表明这些应用心理学服务的对象。比如政治心理学服务于政治、宗教心理学服务于宗教,教育心理学服务于教育等。同样,新闻心理学服务于新闻实践。所有,我们的新闻心理学被归为新闻理论之下的一门学科。 三、新闻心理学的研究历史与现状
(一)新闻心理学的研究历史
? 萌芽阶段(1949-1978) ? 酝酿阶段(1979-1986)
? 初步形成阶段(1986-1994) ? 发展阶段(1994——至今) (二)新闻心理学研究的现状
? 研究广度上初具规模 ? 研究深度上初具规模 四、气质测试:
个性在心理学上也称为人格,是一个人与社会环境相互作用表现出的一种独特的行为模式、思维模式和情绪反应的特征,也是一个人区别于他人的特征之一。因此人格就表现在思维能力、认识能力、行为能力、情绪反应、人际关系、态度、信仰、道德价值观念等方面。一般地讲,人格的形成与生物遗传因素有关,但是人格是在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下产生的,所以也是社会文化的产物。 从心理学角度讲,人格包括两部分:即性格与气质
性格—是表现对现实的态度和行为方式中的比较稳定并且具有核心意义的个性心理特征。 气质—— 是指一个人典型和稳定的心理活动的动力特征。气质是个体身上由某种生理素质派生出来的个性特征。 性格与气质的区别与联系
1、 区别:气质是先天的,性格是后天的;气质无好坏之分,性格有优劣之别 2、联系:
不同气质类型的人可以形成相同的性格特征。 气质可以影响某些性格特征形成的速度。 性格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掩盖和改造气质。 附:
气质学说
希腊最著名的气质学说是希波克拉特提出的气质体液说。希波克拉特认为,人体含有四种体液:血液、粘液、黄胆汁、黑胆汁,有机体的状态决定于这四种体液的适当搭配。 这种观点经过不断演化,逐步形成了气质体液说。气质按体液特性可以划分为多血质、粘液质、胆汁质、抑郁质四种类型的学说。四种气质类型分化的原因是占优势的体液不同。血液占优势的称为多血质,粘液占优势的称为粘液质,黄胆汁占优势的称为胆汁质,黑胆汁占优势的称为抑郁质。 气质类型分类: 胆汁型
精力充沛,情绪发生快而强,言语动作急速难于自制,内心外露,率直,热情,易怒,急躁,果断。
李逵是典型的代表人物 多血型
活泼爱动,富于生气,情绪发生快而多变,表情丰富,思维言语动作敏捷,乐观,亲切,浮躁,轻率。
王熙凤是典型的代表人物 黏液型
沉着冷静,情绪发生慢而弱,思维言语动作迟缓,内心少外露,坚忍,执拗,淡漠。 唐僧是典型的代表人物
抑郁型
柔弱易倦,情绪发生慢而强,易感而富于自我体验,言语动作细小无力,胆小忸怩,孤僻 。 林黛玉是典型的抑郁质代表人物
第二章 新闻工作者的心理素质
一、新闻工作者的心理素质的构成——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
心理学家认为“人的全部心理活动可以一分为二,有些归于智力,有些归于非智力因素,第三者是没有的。”从这个意义上看,我们将新闻工作者心理素质的构成视为非智力和智力因素两大类。
其中智力因素包括:智力是指大脑的一种心理潜能。是认识过程中的诸多因素,以抽象思维为核心,其中包括感知、记忆、观察、思维、想象、语言能力等。 能力与智力的关系:
能力是智力在一定条件下被开发和发展的一种心理特征,是人顺利完成一定活动所具备的稳定的个性心理特征。
二者既相互联系又互相区别,他们之间存在着一种内隐和外现的关系。 智力是能力的内隐,能力是智力的外显。
近些年来提到的记者的智力因素包括:广交朋友的社交才能,永不满足的创新意识,随机应变的发散式思维,超乎寻常的洞察能力以及捕捉新闻的新闻敏感等等不外乎:写作能力、应变能力、社交能力、心理承受能力、观察力、新闻敏感等。这些外显得能力背后起作用的是人的智力——即以思维能力为中心的认知能力。由于智力和能力相互包容交织在一起,所有很多的心理学家对二者进行统一的研究和论述,通称为“智能”。
非智力因素是指人们进行各种活动除智力和能力因素以外的全部因素的总称。它是由动机、兴趣、情感、意志、性格等心理要素组成。 智力与非智力因素关系:
智力因素基本上属于先天形成,后天主要是开发问题。而非智力更多的有赖于后天的培养。要使得成才变成现实,必须在实践中把已具备的智慧潜能转化为智慧行为。在这一转化中,非智力因素起决定作用。
如果说智力因素因素对人的实践活动起着执行操作系统,对所接受的信息起着接收、加工、处理、掌握的作用,那么非智力因素则是动力调节系统,对智力活动起着始动、定向、维持、调节的作用。两者互为影响,互相制约。
智力因素中性格对新闻工作者的工作起着重要的制约作用。
智力因素中的性格对新闻工作者智力活动有着的制约作用,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性格在形成中离不开个人智力活动,一旦形成对人的智力活动形成有力的制约作用 (2)性格上的弱点常常成为新闻工作者工作中发展和表现的障碍 (3)性格特点能够补偿智力上的某些弱点
乐观、诚恳、正直、严谨、精确、温和、谦虚、坚忍不拔、适应力、勇气这些都属于非智力因素。而这些因素是新闻工作者的心理素质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成为一名优秀的新闻工作者,不仅仅需良好的智力因素,而后天的非智力因素的影响十分重要。也对新闻工作者的职业生涯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和作用。 二、新闻工作者的非智力因素
(一)动机对新闻工作者治理活动的激发与导向作用
动机——是发自内心的使其达到某种目的的动力,或者叫内驱力。 (二)情感情绪对新闻工作者智力活动的激发选择和调节作用的表现
情绪情感——是人的心理生活的重要方面,他是人对客观事物的一种特殊的反应形式,即人对客观事物与人的需要之间的关系的反映。
1、情感情绪是激发新闻工作者智力活动的催化剂 2、情绪情感在新闻工作者的智力活动中的选择功能
3、情绪情感对新闻工作者智力活动的调节,包括某些稳定的高级的社会性情感潜移默化地影响,另一方面是当情绪情感与认知发生矛盾时,记者自觉调节自己的情感使之与认知相统一
(某些稳定的高级的社会性情感(如民族自豪感、爱国主义情绪)潜移默化地影响控制主体的认知活动;另一方面情绪情感与认知发生矛盾时,就要求记者自觉调节自己的情感使之与认知相统一。)
新闻活动中,当情绪情感与智力活动发生矛盾,新闻工作者应把握以下原则,求得二者的统一,这三个方面是: (1)掌握好情绪情感的度
(2)把握好情绪情感在时空上的平衡
(3 )寻找新闻工作与受众之间情绪情感触发的敏感区,强化新闻传播的效果 (三)意志对新闻工作者智力活动的强化作用
意志—是指一个人自觉地确定目的,并根据目的来支配、调节自己的行动,克服各种困难,从而实现目的的品质。
它具有以下特性: 意志自觉性、果断性、 坚韧性、自制性
(一)意志的自觉性:对行动的目的有深刻地认识,能自觉地支配自己的行动,使之服从于活动目的的品质。
(二)意志的果断性 :指迅速地采取决定的品质
(三)意志的坚韧性 :指坚持不懈地克服困难,永不退缩的品质。又叫毅力或顽强性 (四)意志的自制性:指善于管理和控制自己情绪和行动的能力,又叫自制力或意志力
对于新闻工作者来说,靠意志的自觉、果断、坚韧和强大的自制去强化智力活动具有特殊意义。只有在对新闻工作意义的深刻认识之下,才能更为自觉地服从新闻传播规律进行新闻工作,在遇到突发事件的时候,
这是与新闻工作的特点分不开的。和其他一些职业相比,新闻工作带有更大的冒险性和竞争性。因此,在新闻工作中,我们必须以坚定的意志去迎接挑战和困难,其中,增强意志的方法有: 1、增强自控力
一方面遏制不符合目标需要的心理状态及活动的抑制性机能,增强意志的自觉性。 另一方面激发和保持为实现目标而进行的探讨、选择、排除干扰、坚持计划等活动所需要的积极的进取性心理状态。遏制控制是为了激发,为了以意志力去改造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
2、增强心理承受力
生活中,由于病痛、劳累等会引起生理上的痛苦和不便,我们要不断地克服这些困难。在新闻工作中,去一些偏远地区采访,在紧急的状态下面对各种危险,这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吃苦,但是,另一方面,心理上的承受力比生理上的承受力更加困难。新闻行业的特点决定了新闻工作者所面对的生活内容的复杂,工作条件的艰苦和工作挑战的高压性,这不仅体现在工作环境的变动和艰苦,而且也常会不可预期的出现,记者为了维护新闻的真实性和受众的知情权而进行战斗,期间难免会承受很大的心理压力。这些都需要我们对自己的职业选择有一定的心理准备。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增强自己的心理承受能力。 3、强化正确的动机。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