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110kv地方降压变电站电气一次系统设计毕业论文
图1-2 单母线分段接线
1.2.3单母线分段带旁路母线
1.2.3.1带有专用旁路断路器的单母线接线。
1.2.3.1.1优点:有了旁路母线,检修与它相连的任一回路的断路器时,该回路便可以不停电,从而提高了供电的可靠性。
1.2.3.1.2缺点:带有专用旁路母线断路器的接线,多装了价高的断路器和隔离开关,增加了投资,这种接线除非供电可靠性有特殊需要或接入旁路母线的线路过多,难于操作时才采用。
1.2.3.2为节约建设投资,可以不采用专用旁路断路器,对于单母线分段接线,常采用分段断路器兼作旁路断路器的接线,两断母线均可带旁路母线,正常时旁路母线不带电,以单母线分段方式运行。当分段断路器作为旁路断路器运行时,两段母线分别按单母线分别按单母线方式运行。
5
图1-3 单母线带旁路接线
1.2.4双母线接线
双母线的两组母线同时工作,母线之间通过母线联络断路器连接,电源与负荷平均分配到两组母线上,由于继电保护的要求,一般某一回路固定与某一母线连接,以固定连接方式运行。
1.2.4.1优点:双母线接线具有供电可靠,调度灵活,又便于扩建等优点。在大、中型发电厂和变电站中广为采用,并已积累了丰富的运行经验。
1.2.4.2缺点:这种接线使用设备多(特别是隔离开关),配电装置复杂,投资较多,在运行中隔离开关作为操作电器,容易发生误操作,尤其当母线出现故障时,须短时切换较多电源和负荷;当检修出线断路器时,仍然会使该回路停电。为此,必要时须采用母线分段和增设旁路母线系统等措施。
1.2.4.3适用范围:当进出线回路数或母线上电源较多,输送和通过功率较大,母线故障后要求迅速恢复供电,母线或母线设备检修时不允许影响对用户的供电,系统运行调度对接线的灵活性有一定要求时采用。各项电压采用的具体条件如下:
a.6-10K配电装置,当短路电流较大,出线需要带电抗器时。
b.35-63KV配电装置,当出线回路数超过8回时或连接的电器较多,负荷较大时。 c.110-220KV配电装置,当出线回路数超过5回时,或在分流中居重要地位,出线回路数为4回及以上。
6
图1-5双母线接线
1.2.5内桥形接线
1.2.5.1优点:高压断路器数量少,四个回路只需三台断路器。
1.2.5.2缺点:变压器的切除和投入复杂,需动作两台断路器,影响一回线路的暂时停运。桥连断路器检修时,两个回路需解列运行,出线断路器检修时,线路较长时间停运。
1.2.5.3适用范围:适用于小容量的发电厂、变电站,并且变压器不经常切换或线路较长,故障机率较多的情况,一般当只有两台变压器和两条输电线路时采用内桥接线。
7
图1-6内桥形接线
1.2.6外桥形接线
1.2.6.1优点:同内桥形
1.2.6.2缺点:线路的切除和投入复杂,需动作两台断路器,并有一台暂时停运,桥连断路器检修时,两个回路需解列运行,变压器侧断路器检修时,变压器需较长时间停运。为避免此缺点,可加装正常断开运行的跨条,桥连断路检修时,也可利用此跨条。
1.2.6.3适用范围:适用于较小容量的发电厂、变电站,并且变压器的切换较频繁或线路较短,故障率较小的情况。此外,线路有穿越功率时,也宜采用外桥形接线。
图1-7外桥形接线
1.3拟定方案
确定原则:主接线应满足可靠性,灵活性和经济性三个基本要求,能适应各种运行方式的变化,且在检修操作中方便易行,调度灵活,利于扩建和发展。
拟定方案:通过对原始资料的分析,可拟定以下几种方案:
1.3.1 方案一
110kv侧内侨接线,35kv侧单母线接线,10kv侧单母线分段接线。此种主接线接线简单,操作不多,35kv接线简单,但一旦母线检修所有出线均将停电。10kv侧对重要用户可采用不同母线段引出的双回路供电,以保证向重要的负荷供电,但任一回路的断路器检修
8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