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粤教版小学六年级科学下册教案
轮轴的实质
能够连续旋转的杠杆,支点就在轴线,轮轴在转动时轮与轴有相同的转速。 轮轴的平衡条件
如图所示,R为轮半径,r为轴半径,F1为作用在轮上的力,F2为作用在轴上的力,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有:F1R=F2r (动力×轮半径=阻力×轴半径)。 外环叫轮,内环叫轴
外环叫轮,内环叫轴。轮轴两个环是同心圆。
由上式可知:当动力作用在轮上,则轮轴为省力杠杆;动力作用在轴上则轮轴为费力杠杆。
所以轮和轴的半径相差越大则越省力,但越费距离。
像马车,门把手,方向盘和推车这样的轮轴是最简单的,没有动力传递,动力车辆的轮轴就复杂得多。当然扳手也是.
以汽车为例,动力不是简单的传递轮轴,如果是那样,汽车就不能拐弯,在汽车轴的中间,有一个“差速器”,在通过两个半轴给左右车轮传动,这样在汽车拐弯时,两边车轮行驶的距离才能不同。人力三轮车的后轴,为了拐弯,一个后轮和轴是固定的传递动力,另一个后轮是可以和轴转动的,用以差速拐弯。
在用轴带动轮时,如皮带轮的运动,不仅可以传递动力,还能改变转速。
定义:由轮和轴组成,能绕共同轴线轮与轴的简单机械叫做轮轴.半径较大者是轮,半径较小的是轴. 轮轴的原理
轮轴的实质是可以连续旋转杠杆.使用轮轴时,一般情况下作用在轮上的力和轴上的力的作用线都与轮和轴相切,因此,它们的力臂就是对应的轮半径和轴半径.
由于轮半径总大于轴半径,因此当动力作用于轮时,轮轴为省力费距离杠杆(下面的第一幅图),实际的例子:有自行车脚踏与轮盘(大齿轮)是省力轮轴.当动力作用于轴上时,轮轴为费力省距离杠杆(如下面的第二幅图),实际的例子有:自行车后轮与轮上的飞盘(小齿轮)、吊扇的扇叶和轴都是费力轮轴的应用.
F1R=F2r 轮轴是一种省力的简单机械。(轮半径大,轴半径小,所以省力) 轮轴的应用
日常生活中常见的辘轳、绞盘、石磨、汽车的驾驶盘、手摇卷扬机、
9
自来水龙头的扭柄等都是轮轴类机械.
齿轮(略)
4.斜面
一、教学目标
1、通过本课教学,使学生理解斜面的作用及其省力规律,并知道斜面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2、培养学生运用实验的方法自行研究问题的能力,同时,对学生进行创造思维训练。
3、培养学生尊重事实,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二、教学重点
1、使学生理解斜面的作用及省力规律。 2、知道斜面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三、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自行设计实验并研究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准备:
教师:图片、实验报告单、螺丝钉(模拟图)、斧子、凿子、千斤顶 学生:测力计、玻璃板、圆形重物、实验报告单、绳子、高山模型 五、教学过程:
(一)图片导入,认识斜面:
师:请大家看几幅图片,(出示课件盘山路、地下通道口、存车处口、过街天桥)这些图有什么相同之处吗?(都有斜坡)我们也可以叫它们是斜面。[板书:课题斜面]
T:在我们校园里操场上有斜面吗?
T:那么这些地方设计为斜面的形状有什么用途吗?(方便、省力) (二)探究斜面的作用 1、认识斜面省力 T:真是这样吗?口说无凭,科学课最讲究实事求是,如何证明你们的猜想?(用实验的方法)你能根据前面学习的杠杆、滑轮、轮轴等设计这个实验怎么做吗?
S:
T:实验要求:一每个人都要做,并将实验结果记录在表格中,二先检查测力计是否在零刻度线上,三在拉重物的过程中去读数,尽量准确。
学生活动:
汇报实验结果:每组请2人说,老师记录实验数据。 师:通过实验我们得出了什么结论?[板书:省力] 2、探究斜面更省力的方法
师:请大家观察这些数据,你有什么疑问或者是发现吗? 生:
师: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结果呢?展示几个不同倾斜角度的斜面。 你们想不想试试其他组组装的斜面?
师:要求组装不同的斜面时要注意安全,不同的斜面可以用图的方式表示出来,每一个斜面可以两个人做就行了,并把实验数据记录下来。
10
学生实验
汇报交流:展示实验记录表 小结:坡度越缓越省力。
师:还有不同的斜面吗?有没有比他们组的实验更省力的? 学生实验:
小结:今天我们学习的斜面和前面学习过的杠杆、滑轮、轮轴等都是一种简单机械。而且认识了它的作用。
(三)应用:
师:那么在生活中我们是怎么运用它的呢? 生:
展示课件:
师:为什么说螺丝钉也是利用了斜面呢?一起来做一个放大的螺丝钉吧 师生共同操作:
(四)总结:今天这节课你们有什么收获吗? 六、作业:
请你观察生活中还有哪些地方运用到了斜面这种机械?能否利用斜面帮助家里或身边的人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七、板书设计:
斜面
省力
坡度越缓越省力
5. 研究自行车
教学目标:
1、能按照图纸说明、制作齿轮装置;能设计各种实验方式发现齿轮传动的情况,并准确记录在记录表中;通过分析记录表中的数据推测出齿轮传动的规律。从模型中指出机器的“动力、传动、工作、控制”等四部分;能独立分析出自行车的某一部分由哪些简单机械构成。
2、能够比较默契地与其他同学完成研究齿轮传动原理的研究;能与其他同学合作,完成对自行车各部分的分析。
3、能描述齿轮传动的规律;能举例说出传动的类型能用自己的话说出机器的含义。 4、能描述几种机器工作时各部分的工作情况和作用。
教学重点难点:
1、从模型中指出机器的“动力、传动、工作、控制”等四部分。 2、分析出自行车的某一部分由哪些简单机械构成。 材料准备:
自行车一辆。 课时安排:
本课用两课时。第一课时认识机器的组成部分即活动1制定研究计划的内容,第二课时完成活动1自行车研究的交流汇报内容及活动2,安排拓展活动。 教学过程:
一、分析自行车的结构 活动目标:
11
1、活动中能从实物中分别找出自行车的“动力、传动、工作、控制”等四部分。 2、能独立分析出自行车的某一部分由哪种简单机械构成。 3、能与其他同学合作,完成对自行车各部分的分析。 4.能对自行车的某一部分进行有计划的研究。 实施过程:
1、导入,设计分析玩具机器的四个组成部分的教学。教学中使用玩具机器的实物,让学生对照实物边观察边区分各部分,使此活动具有一定的可操作性。
2、研究自行车时,引导各组学生分别研究自行车的不同部分。分别研究后通过汇报交流,将各自的研究结果转化 全班同学的认识,使学生对自行车的认识有一个全面的了解。 3、活动的另一个教学重点在研究报告的书写上。课上完成不了的部分就延续到课后完成。
4. 课上一定要做好安全提示的工作。研究过程中旋转的车轮要让学生注意安全。 二、找出拖拉机的主要组成部分 活动目标:
1、能独立分析出拖拉机的某一部分使用了哪些简单机械。
2、能与小组其他同学分工合作,共同完成对“拖拉机的主要部分运用了哪些简单机械”问题的研究。 实施过程:
此活动是以拖拉机为例向学生示范研究宿命,教学中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选择其他研究材料,制作成课件,组织学生仿照自行车的研究去分析。鼓励学生开展对不同机器组成部分结构和功能的比较。
拓展活动: 活动目标:
能分析出一种生活中常见的复杂机器的某一部分是由哪些简单机械构成的。 实施过程:
1、拓展活动是此单元学习的结束活动,活动的重点是分析常见机器中使用的简单机械及它们的作用。因此,活动时要让学生对照实物来认识。
2、此活动如果让课时间不够,就安排学生在课后独立活动,但一定要强调安全问题
6. 珍贵的淡水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知道水资源的含义,分析水资源危机产生的原因和相应措施,理解河流径流量的变化及其原因。
2、能力目标:能根据图表资料分析比较水资源时空分布的地区差异;能运用图表结合实例分析河流径流变化与补给的关系;能根据某个区域的自然和人文特征,分析该区域的水资源情况,并提出水资源的利用和保护措施。
3、情感目标:通过身边用水现状和节水方法的调查,增强节约、保护水资源
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12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