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题海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2018年5月高考仿真模拟语文试题 含答案

2018年5月高考仿真模拟语文试题 含答案

  • 62 次阅读
  • 3 次下载
  • 2025/5/3 23:14:44

临 江 仙 (欧阳修)

记得金銮同唱第,春风上国繁华。如今薄宦老天涯。十年歧路,空负曲江花。 闻说阆山通阆苑,楼高不见君家。孤城寒日等闲斜。离愁难尽,红树远连霞。

【注】欧阳修贬任滁州太守期间,一位同榜及第的朋友将赴任阆州(今四川阆中)通判,远道来访,欧阳修席上作此词相送。词中的“曲江花”代指新科进士的宴会,“阆苑”指传说中神仙居住的地方。

21. 这首词蕴含着丰富的情感,请简要概括。(3分)

【答案】:这首词蕴含的情感主要有:①久别重逢的喜悦;②宦海沉浮的悲惋无奈;③离别在即的愁绪。

22. 前人评此词,称其“飘逸”。请结合“闻说阆山通阆苑,楼高不见君家”两句作简要赏析。(5分)

【答案】: ①想象奇特,虚实相生。词人忽发奇想,将本来荒僻的阆州点化为神仙阆苑,赋予阆州神话般的美丽。虚实处理得当,富有浪漫色彩。②境界缥缈开阔,语言洒脱灵动。“阆山”通“阆苑”,“滁州”望“阆州”,展现了多重时空的组合变化。“闻说”二字导入传说,忽又接以“楼高”句设想将来,灵动超逸,挥洒自如。 【赏析】此词上片抚今追昔。

先怀念过去。久别的朋友来访,词人无比喜悦地与朋友畅谈从前:当年自己与朋友一同参加科举殿试,同榜及第,金銮殿上一同被皇上唱报名次,然后一同跨马游街,到琼林苑赴宴赏花,在繁华的汴京,自己和朋友都觉得春风得意、前程似锦。

再感慨现在。分别十年,岁月沧桑,如今自己却远离京城、身贬滁州、官职低微,多年在人生的岔路口徘徊,无所成就,徒然辜负了当年皇上的隆恩和风光荣耀。过去的得志与现在的失意形成鲜明的对比,抒发了词人对过去春风得意的岁月的怀念与留恋,对自己宦海浮沉、如今遭受贬谪的境遇的郁闷与悲叹。

下片抒写对朋友的情意。

先写对朋友的留恋与关心。听说朋友要去赴任的阆州和神仙的住处相通,那么自己今后就再也见不到朋友了,即使登上高楼也够不着神仙之地,看不到朋友的家。久别重逢,自是喜悦,但离别在即,分别难再相见,怎能不让人依恋不舍;何况朋友任职的四川阆州与自己的贬所滁州相比,是更偏远、蛮荒之地,自己和朋友\同是天涯沦落人\,朋友也要善自珍重啊。

再想象朋友离开后自己的离愁别绪。朋友的离去,使滁州似乎变成了孤城,太阳不再令人温暖,一天天的日子显得空虚、难以打发,生活孤单、清冷、无聊,心里充满无尽的离

愁,只能将思念付予那些经霜的红树以及与它们相连的远处的红霞。

此词风格飘逸。首先,多重时空转换变化,有重聚的现在,有同榜及第的十年前,还有即将到来离别之后;有词人与朋友都风光得意的汴京,有词人\薄宦老天涯\的滁州,有朋友即将赴任的阆州,还有神仙居处的阆苑,境界开阔。其次,多处用虚笔,回忆过去,想象朋友的去处,想象朋友离开后自己在滁州的情形,笔触灵动超逸。最后,想象奇特,词人忽发奇想,将人间僻地的阆州点化为天上仙境阆苑,赋予阆州以神奇、浪漫、缥缈的特点,具有神话色彩。再次,境界缥缈开阔,语言洒脱灵动。\阆山\通\阆苑\,\滁州\望\阆州\,展现了多重时空的组合变化。\闻说\二字导入传说,忽又接以\楼高\句设想将来,灵动超逸,挥洒自如。

全词蕴含了词人丰富的情感。有因朋友远道来访的喜悦,有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与留恋,有对自己宦海浮沉、一无成就的悲叹,有和朋友同病相怜的感慨,更有对朋友离别在即的不舍与忧愁。

(三)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23——24题(5分)

志意修则骄富贵,道义重则轻王公;内省而外物轻矣。传曰:“君子役物,小人役于物。”此之谓矣。身劳而心安,为之;利少而义多,为之;事乱君而通,不如事穷君而顺焉。故良农不为水旱不耕,良贾不为折阅不市,士君子不为贫穷怠乎道。

(《荀子 修身篇》) 23.用自己的话写出荀子认为“君子役物”的根本原因是 (2分) 【答案】志向美好,看重道义

24.评价上文荀子论述的主要观点。(3分)

【答案】荀子认为确立美好的志向,遵循道义,提高修养,贫贱不移,富贵不淫,就能役物而不役于物。(1分)这种精神境界的获得,靠得就是主观内省内修。(1分)这一观点在现实社实中对汲汲于名利的当代人解脱心灵的困惑具有积极意义。(1分)

【译文】志向美好就能傲视富贵,把道义看得重就能藐视天子、诸侯;内心反省注重了,那么身外之物就微不足道了。古书上说:“君子役使外物,小人被外物所役使。”就是说的这个道理啊。身体劳累而心安理得的事,就做它;利益少而道义多的事,就做它;侍奉昏乱的君主而显贵,不如侍奉陷于困境的君主而顺行道义。所以优秀的农夫不因为遭到水灾旱灾就不耕种,优秀的商人不因为亏损而放弃经商,有志操和学问的人不因为贫穷困厄而怠慢道义。其引申意义为:人不会因为一时的失利而放弃自己的目标的。 (四)古诗文默写(6分)

25. 补出下列名篇名句的空缺部分。(只选3小题)

(1) ,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 。(柳永《雨霖铃》) (2)恨相见得迟,怨归去得疾。 , 。(王实甫《长亭送别》) (3) ,《说难》《孤愤》;《诗》三百篇, 。(司马迁《报任安书》) (4)今两虎共斗, 。吾所以为此者, !(《廉颇蔺相如列传)) (5) ,在地愿为连理枝。 ,此恨绵绵无绝期。(白居易《长恨歌》) 【答案】

(1)今宵酒醒何处 应是良辰好景虚设。 (2)柳丝长玉骢难系 恨不倩疏林挂住斜晖。 (3)韩非囚秦 大底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 (4)其势不俱生 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5)在天愿作比翼鸟 天 长地久有时尽,

四、作文(60分)

26.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 分)

我选择的立场就是继续成为这样一个思考者和批判者,如果可能的话,也想成为一个预警者,无非是盛世危言嘛,我希望被嘲笑,希望自己所有的担心都落空,非常希望。

——北京大学教授戴锦华

做一个建设者,永远比单纯的希望砸烂它取而代之的批判者,更难能可贵。

——马海祥博客

不仅当一个批判者,也要做一个建设者。 ——《人民日报》

对于“批判者”和“建设者”,你有怎样的思考、权衡与选择?请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不得脱离材料内容及含义。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语文自选模块

题号:01 科目:语文

“《论语》选读”模块(10分) 阅读下面文字,然后回答问题:

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论语·学而》)

子曰:“贫而无怨难,富而无骄易。”(《论语·宪问》)

箪食瓢饮,不改其乐;子路衣敞缊袍,与衣狐貉者立而不耻;皆所谓不耻 者 。(宋 真德秀《西山读书记》) (1)补出上面的材料的空缺部分。(4分) (2).根据上面的材料,简析孔子的观点。(6分)

(1)解析:此题较易,考查考生对课内知识的掌握,亦有对文句意思理解的考查。 答案:颜子(颜回) 恶衣恶食

(2)解析:考查对儒家思想观点的理解。第一则材料孔子强调“贫而乐,富而有礼”;第二则材料说明要有“贫而无怒”的心态;第三则材料孔子赞同颜回“贫而乐”精神,提倡子路“不耻恶衣恶食”的精神。答案:

①贫穷而不抱怨是困难的,富有而不骄横是容易的,故处贫难,处富易,这是孔子对人之常情的体认。

②处于贫穷时不仅要保持气节,更要安贫乐道;处于富有时不仅要不骄横,更要谦逊好礼。

题号:02 科目:语文

“外国小说欣赏”模块(10分)

斯台芬在学校

乔伊斯

(一堂课刚刚结束,孩子们离开了教室。斯台芬留下来辅导一个迟钝的孩子,同时想到母亲和自己的童年。)

  • 收藏
  • 违规举报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10.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推荐下载
本文作者:...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

文档简介:

临 江 仙 (欧阳修) 记得金銮同唱第,春风上国繁华。如今薄宦老天涯。十年歧路,空负曲江花。 闻说阆山通阆苑,楼高不见君家。孤城寒日等闲斜。离愁难尽,红树远连霞。 【注】欧阳修贬任滁州太守期间,一位同榜及第的朋友将赴任阆州(今四川阆中)通判,远道来访,欧阳修席上作此词相送。词中的“曲江花”代指新科进士的宴会,“阆苑”指传说中神仙居住的地方。 21. 这首词蕴含着丰富的情感,请简要概括。(3分) 【答案】:这首词蕴含的情感主要有:①久别重逢的喜悦;②宦海沉浮的悲惋无奈;③离别在即的愁绪。 22. 前人评此词,称其“飘逸”。请结合“闻说阆山通阆苑,楼高不见君家”两句作简要赏析。(5分) 【答案】: ①想象奇特,虚实相生。词人忽发奇想,将本来荒僻的阆州点化为神仙阆苑,赋予阆州神话般的美丽。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单篇付费下载
限时特价:10 元/份 原价:20元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
Copyright © 云题海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6052595号-3 网站地图 客服QQ:370150219 邮箱:37015021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