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2020年人教版高考历史考点知识点汇编
考向一 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1)王权和神权结合
最高统治者自称天子,统治者把自己的行为说成是天的行为,国家大事都通过占卜来决定,王权具有神秘色彩。 (2)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带有浓厚的部族色彩
中国古代的早期国家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宗法制是早期政治制度的核心,族权和政权紧密结合,家国同构,亲贵合一。官僚都是贵族,有封地而无薪俸(贵族政治),下级向上级纳贡。 (3)最高执政集团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
无论是商朝的方国,还是周朝的封国,自治权都很大,天子的身份只是“共主”,对诸侯下属的领地并无实际的治权,与秦始皇开创的中央集权制度下的皇权相比,王权十分有限。 (4)夏商周三代的政治制度具有相对的延续性和稳定性
【典例引领】(湖北省武汉市2019届高三模拟)《史记·封禅书》曾记载“自古受命帝王,曷尝不封禅”,并从五帝之舜的封禅开始叙说。沿袭至秦汉之时,封禅逐渐成为帝王们的盛世大典。在泰山封禅升天,与鬼神通是封禅是否成功的一个重要信号。古代帝王封禅的主要目的
是
A.证明王权的合法性 B.强化以农立国的治国理念 C.宣扬天人合一思想 D.确立道家学说的统治地位 【答案】A
【解析】通过封禅仪式,实现“鬼神通”,说明王权与上天存在密切联系,从而证明王权的合法性。故答案为A项。材料信息与以农立国没有关系,排除B项;封禅仪式只是为了证明王权与上天的关系,并非宣扬天人合一,排除C项;封禅仪式在道家学说形成之前即已出现,说明这一做法与道家学说无关,排除D项。
【点睛】封禅中的封为“祭天”,禅为“祭地”,是指中国古代帝王在太平盛世或天降祥瑞之时的祭祀天地的大型典礼。封禅天地,是帝王向天地报告重整乾坤的伟大功业,同时表示接受天命而治理人世。
考向二 王位世袭制、宗法制、分封制的区别与联系
(1)王位世袭制是夏朝开创的一种制度,体现了王位在一家一姓中传承的特点,存在于中国奴隶社会、封建社会,直到辛亥革命推翻清王朝才得以结束。
(2)分封制是周朝将一定的土地和人民,分别授予王族、功臣和先代贵族,被封诸侯具有一定的权利, 同时又对周天子负有一定的义务。被分封的并不都是具有王族血缘的诸侯。
(3)宗法制是用规定宗族内嫡庶的办法,来确立和巩固父系家长在
本宗族中的权力和地位,以保证内部的稳定和团结。它以血缘关系为维系政治统治的纽带,最大特点是嫡长子继承制。
(4)宗法制是西周政治制度的基础和核心,最高统治权即王权的确立及传承运作和地方各级统治权的确立及传承运作,均依附于嫡长子继承制。宗法制基础之上的王位世袭制和分封制,构建起了从上到下、从中央到地方的严密统治网络。 分封制与宗法制的关系
(1)分封制是宗法制在政治上的体现。周天子的王位以嫡长子继承,其余诸子被分封为诸侯。在诸侯领地内,诸侯的爵位仍由嫡长子继承,其余诸子接受分封,成为卿大夫,卿大夫之下分封士,这样就形成森严的等级制度。
(2)宗法制是分封制的内核纽带。宗法制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维护贵族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从而维护了政治的稳定。
(3)从范围来看,分封是国家内部,宗法是家族内部。分封制和宗法制就像一个同心圆,将国和家联系起来——政治上是君臣,血缘上是兄弟,贵族分享国家权力,并在贵族内部继承权力。天子的地位——天下共主和家族领袖。
【典例引领】(安徽省黄山市2019届高三模拟)有史学家说:“且异姓之国,非宗法之所能统者,以婚媾、甥舅国,大都王之兄弟、甥舅,而诸国之间,亦皆有兄弟、甥舅之亲。周人一统之策,实存于是。”材料反映的西周政治制度的特点是
A.婚姻成为控制诸侯国的主要手段 B.西周宗法制和分封制互为表里 C.宗法制已不能有效地维系分封制 D.通过政治联姻来完善统治制度 【答案】D
【解析】材料“以婚媾、甥舅国,大都王之兄弟、甥舅,而诸国之间,亦皆有兄弟、甥舅之亲”体现出的都是血缘关系,可知西周通过政治联姻来巩固分封制,D选项符合题意。控住诸侯国主要通过实行分封制,A选项排除。材料主要体现出的是血缘关系维系政治制度,不是说明宗法制和分封制互为表里,B错误;由材料可知宗法制是维系分封制的牢固纽带,C错误。
1.有研究者指出,在中国古代,血缘是政治权力与国家产生的根源,当至高无上的神权、政权产生后,又反过来剥离部分成员的血缘关系并减低其作用,促使社会阶层的分化。这说明 A.儒家思想根植于久远的历史传统 B.血缘与政治秩序建构的对立统一 C.血缘关系是等级分化制度的基础 D.家国一体政治架构的社会合理性
2.金文的“华”,字形如一朵绽放的花朵,取义为美。《十三经注疏·春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