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上海市嘉定区2019-2020学年中考生物四模考试卷含解析
上海市嘉定区2019-2020学年中考生物四模考试卷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35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7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某公司在组织职员体检时,发现有四名职员分别患有肺结核、糖尿病、色盲、甲型肝炎等疾病,那么与他们共同工作、生活的人可能被传染的一组疾病是( ) A.肺结核、糖尿病 B.肺结核、甲型肝炎 C.色盲、甲型肝炎 D.糖尿病、色盲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传染病是由病原体引起的能在生物之间传播的疾病,按照传播途径不同,可分为呼吸道传染病、消化道传染病、血液传染病和体表传染病;具有传染性和流行性的特点。肺结核、甲型肝炎,是由病原体引起的,能够在人与人之间传播,具有传染性和流行性的特点,属于传染病;糖尿病是胰岛素分泌不足引起的激素缺乏症,没有传染性和流行性的特点,不属于传染病;色盲是遗传物质改变引起的遗传病,具有遗传性,没有具有传染性和流行性的特点,不属于传染病。故选B。
【考点定位】传染病的特点;胰岛素的作用及其内分泌腺分泌异常时的症状;人类主要的遗传疾病。 2. “双重呼吸”是鸟类特有的呼吸方式,这种呼吸发生在鸟类( ) A.静止时 B.行走时 C.任何时候 D.飞行时 【答案】D
【解析】鸟类在飞行时,需要消耗很多的能量,鸟类有气囊,与肺相通,主要功能是贮存空气,使鸟类每呼吸一次,在肺内进行两次气体交换,这种现象称为双重呼吸。双重呼吸是鸟类适应飞行生活的一种呼吸方式,提高了气体交换的效率,为飞行提供充足的氧气,才能分解更多的有机物,释放出较多的能量,满足飞行的需要。可见D符合题意。 3.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 A.体细胞中染色体是成对的 B.生殖细胞中染色体也是成对的 C.染色体含有DNA分子
D.一个DNA分子上含有许多个基因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1)染色体在体细胞内成对存在,基因位于染色体上,因此基因也是成对存在的.在亲代的生殖细胞形成过程中,经过减数分裂,染色体彼此彻底分离,分别进入不同的生殖细胞,因此在体细胞中染
色体成对,在生殖细胞中染色体成单,精子和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结果使受精卵内的染色体又恢复到和亲代体细胞相同点水平.
(2)细胞核中能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叫做染色体,它是由DNA和蛋白质两部分组成,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呈双螺旋结构.一条染色体上包含一个DNA分子.一个DNA分子上包含有多个基因,基因是DNA上具有特定遗传信息的遗传片段.每一种生物细胞内的染色体的形态和数目都是一定的. 解:通过分析可知:
A、体细胞中染色体是成对的,A正确; B、生殖细胞中染色体成单不成对,B错误;
C、染色体是由DNA和蛋白质两部分组成,因此染色体含有DNA分子,C正确;
D、基因是DNA分子上具有特定遗传信息的小片段,因此一个DNA分子上含有许多个基因,D正确. 故选B.
考点:基因在亲子代之间的传递. 4.生物进化的内在因素是( )
A.产生了可遗传的变异 B.产生了有利变异 C.产生了不利变异 D.产生了不可遗传的变异 【答案】A 【解析】
生物在繁衍的过程中,会不断地产生变异,其中的许多变异是能够遗传的,是适应环境的有利变异,这些不断发生的变异是生物进化的基础。然后过度繁殖为自然选择提供了动力,以生存斗争为手段,达到适者(有利变异)生存与不适者(不利变异)被淘汰的结果。自然选择使不断变化的生物适应于不断变化的环境。因此遗传和变异为生物进化提供原始的材料,是自然选择的基础,是生物进化的内因,生存环境的变化是生物进化的外因。所以生物进化的内部因素是产生了可遗传的有利变异。
5.下列营养物质中,既不参与构成人体细胞,也不提供能量,而且人体的需要量也很小,但它对人体的作用却很大。它是( ) A.蛋白质 【答案】D 【解析】
考点:人体需要的主要营养物质。 分析:
人体需要的营养物质主要有糖类、脂肪、蛋白质、水、无机盐、维生素等,对人体各具有一定的作用。据此作答。 解答:
维生素既不参与构成人体细胞,也不提供能量,而且人体的需要量也很小,但它对人体的作用却很大。如
B.糖类
C.脂肪
D.维生素
果缺乏会得相应的缺乏症。 故选D
6.下列属于生态系统的是( )
A.赵王河中的水草 B.赵王河中的鱼 C.赵王河中的所有生物 D.整条赵王河 【答案】D 【解析】 【分析】
在一定区域内生物和它所生活的环境就形成一个生态系统。它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只有生物不叫生态系统,只有环境也不叫生态系统。 【详解】
赵王河中的水草为生产者,只包括了生物部分,没有其它生物,也没有环境部分,不能构成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A不符合题意;赵王河中的鱼,只包括了生物部分的部分动物,没有其它生物,也没有环境部分,不能构成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B不符合题意;赵王河中的所有生物,只包括了生物部分,没有环境部分,不能构成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C不符合题意;整条赵王河包括了生物部分也有环境部分,能构成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D符合题意。 【点睛】
只要熟练掌握了生态系统的概念,仔细分析选项中的内容是否符合生态系统的概念,即可正确答题。 7.如图是大豆的种子、幼苗和根尖结构的示意图。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甲中的C发育成乙中的3 B.乙中的1是由甲中的B发育来的 C.丙中的b和c可以使乙中的3不断长长
D.甲萌发长成乙的过程中,吸收水分的主要部位是丙中的d 【答案】D 【解析】 【分析】
图甲中A是胚轴,B是胚芽,C是胚根,D是子叶;图乙中1是叶,2是连接茎和根的部位,3是根;图丙中,a是成熟区,b是伸长区,c是分生区,d是根冠;据此回答。 【详解】
种子萌发后,C胚根发育成3根,B胚芽会发育成茎和1叶,A、B正确; 3根的长长是因为c分生区细胞的分裂和b伸长区细胞的伸长,C正确;
吸收水分的主要部位是丙中的a成熟区,是在种子萌发长成幼苗之后,而在甲萌发成乙的过程中,还没有成熟区,D错误。 【点睛】
掌握种子的结构和和萌发的过程及根尖的结构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8.下列成语所描述的现象中,与昆虫生殖和发育无关的是 A.作茧自缚 C.飞蛾扑火 【答案】C 【解析】 【分析】
昆虫的发育可分为完全变态发育和不完全变态发育,昆虫在个体发育中,经过卵、幼虫、蛹和成虫等4个时期的叫完全变态发育;发育经历卵、若虫、成虫三个时期的叫不完全变态发育。 【详解】
昆虫的发育可分为完全变态发育和不完全变态发育,昆虫在个体发育中,经过卵、幼虫、蛹和成虫等4个时期的叫完全变态发育;发育经历卵、若虫、成虫三个时期的叫不完全变态发育。蜻蜓点水是蜻蜓产卵行为;作茧自缚是蚕的吐丝结茧行为,描述的是昆虫发育过程中的蛹期;金蝉脱壳是蜕皮行为,是蝉发育过程中的幼虫蜕皮现象即脱去外骨骼的现象。飞蛾扑火是描述的是昆虫的趋光性,是对光的刺激作出反应的现象,与生殖和发育无关。故选C。 【点睛】
本题考查昆虫的生殖和发育过程。解题的关键是熟记昆虫的发育特点。
9.南瓜根系发达,具有较强的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能力。将西瓜的芽接到南瓜的茎上,可以提高西瓜的产量,植物的这种繁育方法属于( ) A.嫁接 【答案】A 【解析】 【分析】
为提高嫁接成活率,使嫁接成功,砧木和接穗的形成层紧密结合是关键。 【详解】
嫁接是指把一个植物体的芽或枝,接在另一个植物体上,使结合在一起的两部分长成一个完整的植物体。嫁接时,接上去的芽或枝叫接穗,被接的植物叫砧木,嫁接是在果树栽培中的一个重要措施,它不但繁殖速度快,而且能保持其优良性状,使果树高产优质。为提高嫁接成活率,使嫁接成功,砧木和接穗的形成层紧密结合是关键。也就是使南瓜的形成层与西瓜的形成层密合在一起。 【点睛】
B.扦插
C.压条
D.杂交
B.蜻蜓点水 D.金禅脱壳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