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题海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防灭火措施

防灭火措施

  • 62 次阅读
  • 3 次下载
  • 2025/5/25 3:01:27

综放工作面防灭火措施

扶贫煤矿6201综采工作面为我矿第7个综放工作面,我矿煤层自燃倾向性鉴定结果等级为I类,自燃倾向性性质为容易自燃。为了有效提高矿井预防抗自燃发火能力,降低煤层自燃发火的可能性,特编制如下防灭火措施:

一、防灭火预测预报措施 1、成立防灭火领导小组 (1)组织机构 组 长:程智强

副组长:吴永江、刘国青

成 员:樊军、乔建平、秦海波、李建飞、刘永江、杨瑞光、杨强、高银海、朱瑞华、各班瓦检员、安检员。

(2)人员配备及要求

瓦检员对规定的自燃发火观测点的一氧化碳浓度和温度每班检查2次,并填入记录本和牌板。发现一氧化碳超限立即停止工作面工作,并汇报调度室及相关领导。

1)安全副矿长对工作面防灭火工作全面负责,督促瓦检员进行防灭火检查以及进行人员调配; 2)监控主任负责安全监控系统正常运行,能实现连续24小时监测;负责束管监测系统,按时抽取进行化验分析,准确得出数据并上报审批;

3)采煤队长全面配合防灭火工作;

4)跟班安检员和瓦检员负责监督工作面及回风巷防灭火设施情况; 2、建立自燃发火观测站 1)自燃发火观察站位置

①采空区 ;②上隅角 ;③工作面 ;④回风顺槽; 2)自燃发火观察站牌板吊挂整齐、清洁,数据准确; 3)自燃发火观测记录要班后认真填写,每天上报审批; 3、束管监控系统

本矿安设ASZ-2型火灾束管监测系统。 1)10401束管的铺设路线∶

束管监测室---主斜井---主副联巷---辅运大巷---6201主运顺槽---上隅角及采空区 2)地面色谱分析

地面通过束管采样仪抽取气样至地面色谱分析,分析参数主要有O2、N2、CO、CO2、CH4、C2H6、C2H4、C3H8、H2正常情况下,每3天检测一次,工作面异常时,每天检测一次。 3)人工取样分析

由人工直接在各测点定期采用气袋提取气样,并送地面进气相色谱分析,给出束管分析报告,以此判断煤层发火程度,并上报总工及通风部门领导审批。

4、安全监控系统

本矿选用KJ95N型安全监控系统

1)在上隅角安设一氧化碳传感器,报警浓度≥24ppm;在上隅角安设温度传感器报警值≥26℃;用以监测上隅角CO和温度变化情况。

2)在回风顺槽距回风联巷上风侧10--15米处安设一氧化碳传感器,报警浓度≥24ppm;安设温度探头报警值≥26℃;用以监测回风巷CO和温度变化情况。

3)监测监控系统装置发生故障时,应及时处理。 二、预防自燃发火的措施

1、生产方面的措施 (1)合理的采煤方法

回采工作面采用综采长壁后退式采煤,巷道布置形式简单,由于采煤工艺简单,工人操作熟练,工作面推进速度快,工作面的回收率高,煤壁的暴露时间短,面积小,对于防治自燃发火十分有利。

(2)控制矿山压力,减少煤体破碎。

在采掘过程中尽量减少裸露巷道的时间,在部分顶底板来压较大的地方加强支护,减少顶、底板来压对煤体的破碎,减少煤体与空气接触面。

(3)坚持正常的回采顺序,工作面推进采用后退式,回采顺序合理,减少了采空区漏风,有利于防止煤层自燃发火。

(4)在生产中,尽量提高回采率,工作面回采结束后立即砌筑密闭防火墙,封闭采空区,回采工作面顺槽间尽量少留煤柱。

2、通风方面的措施

本矿井通风方式为中央并列式,主、副斜井进风,回风井回风,通风方法为机械抽出式,矿井通风容易时期和困难时期通风阻力相对较小,有利于自燃发火的管理。

(1)回采工作面为后退式回采,采用“U”型通风布置,一进一回,新鲜风流与乏风均不通

过采空区,漏风量少,自燃发火机率低;

(2)通风科根据规程规定对综采工作面定期和不定期进行测风,将每次测风结果记录填写在测风地点的记录牌上,并根据测风结果结合实际情况合理调节风量;工作面风量必须符合规程规定要求,保证工作面风量满足生产需要。

(3)同时采取措施降低采区进、回风巷之间以及区段进、回风巷两端的负压差,以减少漏风; (4)随时检查进、回风两顺槽及采空区,煤柱和裂隙漏风,防止向这些地方供氧,促使煤的氧化自燃,使之有良好的通风系统控制自燃倾向性火灾的发生。

(5)在合适的地点设双向风门,使矿井既可实现全区反风,也可实现局部反风,以防止火灾事故扩大;

(6)同时,要加强矿井日常通风管理,对通风机经常进行性能测定,掌握其特性,并随着季节变化及时调整主通风机工况,控制内部漏风,降低通风阻力等综合措施,确保用风地点供风稳定、合理。

3、密闭管理

(1)停采后45天内工作面设备要全部撤完,并完成封闭;

(2)工作面正常封闭后在进回风侧密闭分别设观测孔,并在密闭内各布置一个测点进行监测。 (3)密闭墙要求:具体详见永久密闭施工措施

三、防灭火方法 (一)、注浆防灭火 1、灌浆材料选择

土源采用附近地表黄土,采用汽车到附近山坡上取土,并设一个堆土场;水源采用抽至地面经澄清处理后的矿井排水。 2、灌浆工艺

(1)地面制浆工艺流程

采土场(装载机)→自卸汽车→泥浆搅拌池(搅拌机)→贮浆池(筛子)→泥浆泵→灌浆管(从回风斜井下井)。

(2)泥浆制备及泥浆站

取土方式采用机械取土、运输。灌浆用土运至泥浆站贮土场堆放。贮土场容量一般按10天计算,但鉴于矿井工业场地窄小,且靠近土源,设计按3天计算。

(3)灌浆泥水比

从我国部分矿井实际生产情况看,泥水比多在1:3~1:7,考虑到该井田煤层埋藏较浅灌浆管路长,以及本地区的灌浆实际情况,本矿井灌浆泥水比取为1:6。

3、灌浆方法

根据自然发火的实际情况,设计采用埋管灌浆结合采后灌浆方法。 4、灌浆时机

灌浆防灭火系统主要用于以下情况,直至工作面恢复正常回采、自然发火征兆消失并持续稳定在3天以上后停止灌浆。

(1)工作面初采距开切眼30m、撤架期间距停采线30m时,启动灌浆防灭火措施,以防止开切眼和停采线自燃。

(2)工作面无法正常推进时或日推进度小于合理推进度时;

(3)出现自然发火隐患,检测到自然发火的标志气体且呈持续上升趋势时。 5、灌浆措施

(1)灌浆防灭火效果考察 ①、灌浆区温度检测

派专人定期检测灌浆灭火区、灌浆防火工作面及其采空区内的气温、煤温和出水温度。 ②、灌浆区气体检测

利用火灾束管监测系统和地面气体分析实验室定期对灌浆防火区域进行气体成分的监测。气体分析成份主要有:氧气、甲烷、一氧化碳、二氧化碳、乙烯。

采集气体的地点为:回采工作面的采空区束管监测点、回风巷、上隅角;通向火区的密闭墙内侧或钻孔内;其他需要的地点。

采集气体的时间为:灌浆防火期间每3天取一次样;回采工作面或其他地点在发火期间(未封闭的情况下)每天取一次样;灭火封闭区域内每天取一次样。

(2)注浆区排水措施

灌浆前后要严密观测采空区涌水量大小情况,注入采空区的浆液的脱水时间一般为7~15d,浆液中脱出的水一部分被围岩吸收,一部分滞留在灌浆区的下部空间。

注浆区的排水措施主要采取两种:

①、在注浆区下部的密闭墙的底部设置排水孔或溢水孔,在注浆后应随时观察这些密闭墙的排水量的变化情况。

②、在注浆区下部进行采掘前,对注浆区进行打钻孔或采取其它措施泄水。

搜索更多关于: 防灭火措施 的文档
  • 收藏
  • 违规举报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10.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推荐下载
本文作者:...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

文档简介:

综放工作面防灭火措施 扶贫煤矿6201综采工作面为我矿第7个综放工作面,我矿煤层自燃倾向性鉴定结果等级为I类,自燃倾向性性质为容易自燃。为了有效提高矿井预防抗自燃发火能力,降低煤层自燃发火的可能性,特编制如下防灭火措施: 一、防灭火预测预报措施 1、成立防灭火领导小组 (1)组织机构 组 长:程智强 副组长:吴永江、刘国青 成 员:樊军、乔建平、秦海波、李建飞、刘永江、杨瑞光、杨强、高银海、朱瑞华、各班瓦检员、安检员。 (2)人员配备及要求 瓦检员对规定的自燃发火观测点的一氧化碳浓度和温度每班检查2次,并填入记录本和牌板。发现一氧化碳超限立即停止工作面工作,并汇报调度室及相关领导。 1)安全副矿长对工作面防灭火工作全面负责,督促瓦检员进行防灭火检查以及进行人员调配;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单篇付费下载
限时特价:10 元/份 原价:20元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
Copyright © 云题海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6052595号-3 网站地图 客服QQ:370150219 邮箱:37015021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