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题海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营养与肿瘤的关系

营养与肿瘤的关系

  • 62 次阅读
  • 3 次下载
  • 2025/5/24 3:28:52

1) 动物实验发现铂能抑制大鼠食管与前胃肿瘤。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研究所测定了食管癌患者血清、夜尿及头发钼含量,并与食管癌高发区林县及低发区禹县、信阳及永清县居民相比较.结果发现林县居民血液、屎及头皮钼含量最低、与低发区各县居民相比较,差异均十分显著(P<0.01)。

2) 在肝癌及鼻咽癌病人中,血消锰水平均显著低于健康人,胃癌组织中锰也较胃溃疡处明显低,但也发现血清锰水平有特高者。

3) 在广东调查发现.鼻咽癌高发区大米和水中镍含量比低发区高,镍能促进亚硝胺诱发鼻咽癌,可能是促癌剂。食用咸鱼及腌制食品时我国南方鼻咽癌高危因素,且与食咸鱼的年龄、食用期限、频度及烹调方法有关。

25. 非营养素物质对癌症的影响

a) 类黄酮(flavonoids)是一类多酚化合物,存在于水果、蔬菜、干果、种子、花卉、树皮中,是人类膳食的一部分,每日约摄入1g。

b) 类黄酮有许多生物效用,如抗菌、抗病毒、消炎、抗过敏、抑制脂质过氧化、抗血小板聚集、抗癌等。

26. 栎皮酮

a) 栎皮酮(quercetin),或称槲皮素,对于二甲苯蒽(DMBA)启动和12,9-十四酰佛波醇-13-醋酸酯(TPA)促进皮肤癌的两个阶段都有预防作用。 b) 栎皮酮能降低偶氮氧化甲醇诱发的大鼠结肠癌发病率,栎皮酮对种人癌细胞如胃癌、结肠癌、卵巢癌的抗增生作用是由于对这些细胞周期的G1期有特异的阻止作用。

c) 栎皮酮在洋葱中含量最多(28.4~48.6mg,1OOg),其他蔬菜水果也都含有栎皮酮,如羽衣甘蓝含11mg/100g、西兰花3mg/100g、菜豆3.2~4.5mg/1OOg、莴苣0.7~3.Omg/1OOg、蚕豆2.0mg/100g、苹果2.1~7.2mg/1OOg、草莓O.8~1.Omg/1OOg、红酒O.4~1.6mg/100g。

27. 异黄酮

a) 异黄酮以糖苷形式广泛存在于植物中。大豆含异黄酮最多,主要有三种:染料木苷、大豆苷和6一甲钒基大豆苷。总量约占大豆重的O.25%。在加工、微生物发酵或体外酸水解作用下,释放出异黄酮苷元(糖苷配基)。 b) 流行病学研究表明大豆制品或大豆蛋白的摄入量与乳腺癌危险性之间呈负相关。

c) 前列腺癌发病率北美西欧高于亚洲,也设想是否与大豆的保护作用有关。

d) 细胞培养研究证实,大豆异黄酮具有抑制乳腺癌、前列腺癌、白血病及一些肝癌和胃癌细胞株的增生作用,染料木素更能诱导恶变细胞的分化,人体的异黄酮必需摄入量是30~50mg/d。

28. 茶多酚

a) 儿茶素占茶多酚活性成分的80%,是茶叶抗癌作用的主要有效成分。 b) 因茶叶含有的维生素C、E、脂多糖、锌、硒等微量元素、氨基酸、咖啡因及香气成分等也具有抗癌功效。

29. 有机硫化合物——异硫氰酸盐

a) 异硫氰酸盐以葡糖异硫氰酸存在于十字花科蔬菜中,有100多种。 b) 如卷心菜含烯丙异硫氰酸盐特别多,西兰花含萝卜硫素,水芹含苯乙基异硫氰酸盐等。

c) ITC阻止大鼠肺、乳腺、食管、肝、小肠、结肠和膀胱癌的发生,但与ITC结构有关,有高度选择性。

30. 烯丙基硫醚

a) 葱蒜类蔬菜包括大蒜、洋葱、韭菜、大葱、小葱等,含不同的有机硫化合物,其挥发油中的最主要成分是烯丙基硫醚,葱蒜组织破坏时散发出的特有气味是它们所含的蒜氨酸在蒜氨酶裂解作用下形成的蒜素引起的。

b) 葱蒜早就用于抗菌消炎,以后又发现有降血脂、抗血凝、降血糖、增强免疫功能等作用,近期研究又指出可防癌。

31. 烯丙基硫醚

a) 我国山东省564名胃癌病人与1131名对照病例分析证明食蒜、大葱、韭菜多者胃癌发生较少。吃蒜少的一个县居民胃癌病死率40/1O万人,每天吃蒜20g的县相应是3/1O万人。

b) 夏威胰的日本移民中,摄食咸鱼咸菜者胃癌发病率高,摄食洋葱多者胃癌危险性低。

32. 木酚素

a) 木酚素与大豆异黄酮都是植物雌激素。木酚素含于全谷、豆类及及豌豆中,亚麻籽含量最多。

b) 尿中肠内酯与肠二醇排出量与膳食纤维摄入量相关。乳腺癌患者尿中排出量最低,于是山现一种假说,即木酚素可能有防乳腺癌的作用。

33. 单萜

a) 单萜是以异戊二烯为基本单元,以不同方式首尾相接构成的聚合体。胆固醇、胡萝卜素、维生素A、维生素E、维生素K都足萜类化合物。 b) 异戊二烯由甲羟戊酸衍生物结合而成的前体生物合成。水果、蔬菜、全谷谷物富含甲羟戊睃多种衍生物,食品调料、香料、植物油(米糠油、橄榄油、棕榈油)、葡萄酒和不少中草药是异戊二烯类化合物的丰富来源。

34. 食品加工处理过程对癌症的影响 a) 食品添加剂对癌症发生的影响

糖精动物实验中应用大量糖精可导致膀胱癌发生,对小鼠产生膀胱癌的致癌物起催化作用。一般在烘烤食品,制饮料时用糖精及糖精钠盐作甜味剂,我国规定糖精在食品中用量不得超过O.15g/kg。

35. 硝酸盐、亚硝酸盐对癌症发生的影响

a) 硝酸盐、亚硝酸盐在胃内可以在胃酸和细菌作用下形成亚硝胺.是一种强致癌物。

b) 硝酸盐、亚硝酸盐可出现在各式各样食物中,肉类、蛋类、鱼类、乳类及发酵食品如酱酒、醋、白酒、酸菜等均可检出。

c) 盐腌干鱼、火腿、腊肉中易检出亚硝酸,因在腌制过程中常有硝酸钠和硝酸钾被加入。

d) 新鱼蔬菜很少有亚硝睃盐,但存放在事温下,由于细菌和酶作用,硝酸盐可还原为亚硝酸盐。硝酸盐与蔬菜品种、土壤中硝酸盐量及施肥等有关。 e) 在胃癌高发区、饮水和土壤中含硝酸盐量最高。在硝酸盐还原为亚硝酸盐时可与食物中酶解物一胺及酰胺相接触,而产生亚硝胺或亚硝基胺,统称N-亚硝基化合物(NOC)。N-亚硝基化合物除硝酸盐、亚硝酸盐和亚硝胺外,还有亚硝酰胺、亚硝基脲及环状亚硝胺等致癌物质,其中亚硝酸致癌作用最强,亚硝胺可使人发生肝硬化,大鼠强致癌物。

36. 烟熏和烧烤食品对癌症发生的影响

a) 鱼或肉类经过烟熏和烧烤,食物表面可形成多环芳烃类(PAH)和杂环芳香胺类有毒物质,如B(α)P是多环芳烃类代表物质,具有很强的致突发性,因而是致癌物质。

b) 流行病学调查研究指出,吃了这们制作的食物,患胃癌及食管癌危险性常会增加。

37. 黄曲霉毒素污染对癌症发生的影响

a) 黄曲霉毒素(aflatoxin)是黄曲霉和寄生曲霉的代谢产物,具有强烈的毒性和致癌性。

b) 长江流域及长江以南的高温高湿地区。污染品种主要是玉米、花生、大米及花生油。该毒素对肝脏有毒。并可致肝癌。

38. 酒精

a) 是诱发某些癌的危险因素

b) 酒精与烟草的共同作用使危险性成倍增加 c) 机制

1) DNA加合物形成 2) 自由基产生

3) 对致癌物代谢酶的影响 39. 癌症恶病质对营养代谢的影响 a) 能量代谢方面

对减少食物摄入或半饥饿状态的正常反应是基础代谢率(BMR)较低,但在癌症病人与荷瘤动物身上却出现相反的情况。一些癌症病人的BMR约增加10%,与年龄、性别与活动量相同的非癌症病人作交叉对比时,则见前者BMR和整个能量消耗明显增高。

b) 蛋白质代谢变化

癌症恶病质患者的蛋白质代谢变化是直接给癌肿生长供给适当的氨基酸,最显著的是骨骼肌蛋白丢失而引起的肌肉消瘦萎缩,这是由于蛋白质合成率减少和肌蛋白分解率增加西方面引起的。

c) 脂肪代谢的变化

脂肪构成人体燃料贮备的90%,体脂丢失是癌性恶病质的特征。体重减轻的癌症患者空腹血浆三酰甘油浓度比体重稳定的癌症患者为高,说明其脂肪分解增加。正常摄入糖类即可抑制脂肪动员,而癌症患者这种抑制受到损害。癌症患者一般不愿增加脂肪摄入,在此情况下,脂肪酸氧化增加将导致脂肪池的消耗而体重减轻。

d) 糖类代谢变化

搜索更多关于: 营养与肿瘤的关系 的文档
  • 收藏
  • 违规举报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10.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推荐下载
本文作者:...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

文档简介:

1) 动物实验发现铂能抑制大鼠食管与前胃肿瘤。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研究所测定了食管癌患者血清、夜尿及头发钼含量,并与食管癌高发区林县及低发区禹县、信阳及永清县居民相比较.结果发现林县居民血液、屎及头皮钼含量最低、与低发区各县居民相比较,差异均十分显著(P<0.01)。 2) 在肝癌及鼻咽癌病人中,血消锰水平均显著低于健康人,胃癌组织中锰也较胃溃疡处明显低,但也发现血清锰水平有特高者。 3) 在广东调查发现.鼻咽癌高发区大米和水中镍含量比低发区高,镍能促进亚硝胺诱发鼻咽癌,可能是促癌剂。食用咸鱼及腌制食品时我国南方鼻咽癌高危因素,且与食咸鱼的年龄、食用期限、频度及烹调方法有关。 25. 非营养素物质对癌症的影响 a) 类黄酮(flavonoids)是一类多酚化合物,存在于水果、蔬菜、干果、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单篇付费下载
限时特价:10 元/份 原价:20元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
Copyright © 云题海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6052595号-3 网站地图 客服QQ:370150219 邮箱:37015021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