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系列《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教案:第三单元第1课《将进酒》 Word版
是醒了之后的无路可走”。当无法企及的现实无情地摆在他的面前时,他的理想破灭了。进退维谷之间,他唯有以饮酒排解心中的愁闷,以放歌对抗现时的黑暗,以精神的旷达张扬自己的个性。
四、延展探究: 李白与酒
1、李白是“诗仙”,也是著名的“酒仙”。在诗文中哪些内容说明李白不愧于“酒仙”这个称号?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五花马,千斤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2、你能举出李白的其他酒诗吗?
《月下独酌》:“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客中作》 :“兰陵美酒郁金香,玉碗盛来琥珀香。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处是他乡。” 《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 《行路难》:“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馐值万钱。” ……
3、嗜酒反映着李白的失意人生,我们该如何正确看待李白的嗜酒如命的放浪行为呢? 李白一生不得志,借酒浇愁,及时行乐,是他无奈的选择。正如他在《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所写:“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酒并不能实现他的政治抱负,也就不能真正消解他的忧愁,但是酒可以暂时麻痹痛苦的灵魂,寻得暂时的内心平衡。借酒解愁,酒酣赋诗,慷慨悲歌,抒发胸中郁闷,酒成为他生命的一部分。
他虽然嗜酒如命,但我们知道他依然没有放弃他伟大的抱负,纵观其一生,乐观自信,豪迈飘逸是他不变的风格,积极入世,关心国家是他思想的主流。
公元762年,病骨支离的李白什么都不需要了,惟要酒,酒。他一生醉得太多了,但这是最后一次。他举杯邀月,却发现月在水里,他悠悠忽忽扑进水中,抱月而眠。连死都是一首诗,一首醉酒的诗。以诗人的天真和狂放,完成了生命中最后的一次追求。于是他化成了朗朗的明月,滚滚的波涛,永远在中华大地上照耀着,奔流着。
五、课文小结
1、全诗围绕一个“酒”字,感情跌宕起伏:悲伤—欢乐—愤激—狂放,而这所有的情感又都是基于一个“愁”字,作者因愁而悲叹时光易逝,因愁而纵酒作乐,因愁而慷慨愤激,也因愁而狂放失态,表现了一种怀才不遇又渴望用世的矛盾复杂的情感。
2、李白生在唐代,幸矣;唐代拥有李白,甚幸矣。用余光中的《寻李白》作为这次对唐代与李白的激情巡礼的结语是再合适不过了: “酒放豪肠,七分酿成了月光,余下的三分啸成了剑气,绣口一吐就是半个盛唐。有兴趣的同学可以探讨一下李白与月、李白与剑。
六、当堂检测
1、请你依照下列句式,概括地说这是一个什么样的李白。——我们眼中的李白。
例:这是一个傲岸不羁的李白,他直斥“钟鼓馔玉不足贵”。 2、背诵默写名句:
君不见, , ?君不见, , 。人生得意须尽欢, 。 ,千金散尽还复来。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