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心理学讲义2013
社会心理学讲义
咸阳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李 峰 2013.9
第一章 绪 论
第一节社会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 一、什么是社会心理学
社会心理学从一开始建立,就存在着心理学和社会学两种取向之争
? 1.心理学取向的社会心理学
? 方法:强调严格的心理学方法和实验,大量运用系统观察、调查研究、个案研究、模拟研究
和社会比较文化研究等方法。
? 重点:以个体变量为分析重点
? 内容:探讨个体在社会环境中的心理变化的特点与过程 ? 目的:揭示个体心理与行为的社会心理机制
? 代表人物:麦独孤、奥尔波特、弗里德曼、巴伦等。 ? 2.社会学取向的社会心理学 ? 方法:社会学研究方法
? 重点:以社会互动和群体变量为分析重点
? 内容:阐明社会结构因素对个体心理和行为的影响 ? 目的:揭示社会环境与个体行为之间的关系 ? 代表人物:罗斯、库兹明、贝克、安德列耶娃等
? 两种取向的社会心理学研究趋于合流 ? 勒温认为:
? 人类的行为应看作是个体的特征与社会情境的有机结合,是两者相互作用的结果,社会心理
学应该分析个体与社会之间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
? .国外的代表性观点:
? 主张社会心理学是用科学的方法研究人们如何感知人和社会事件,研究人们如何影响他人以
及人际关系的实质等。
? 奥尔波特:个人的心理、情感和行为怎样受他人存在的影响。
? 弗理德曼:个人如何认识和他人和对他人反应、他人如何对个体的行为做出反应,个体怎样
受社会环境的影响。
? 梅厄斯:研究人们相互理解、相互影响和相互关系。 ? 泰勒:人际互动;社会影响
? 巴伦和伯恩:如何表现出特殊的社会行为,为什么会产生特殊的社会思想和情感等。 ? 即强调社会心理学的核心是人际相互作用和社会影响及其原因。
? .国内的代表性观点
? 潘菽:个体受社会环境的影响及对社会环境影响的反应方式。 ? 孙本文:强调个人与社会之间的相互作用。
? 吴江霖:个体在特定社会生活条件下心理活动变化发展。
? 吴寄南:特定条件下个体心理活动发生、发展及其变化;个体对他人或群体的影响。 ? 沙莲香:一定社会生活状况下形成的、互有影响的多数人共有的心理现象
? 重在揭示个体行为受环境影响的同时,个体也有改造环境的力量,强调个体与环境的互动性。 ? 3.社会心理学的定义
? 是研究特定社会情境中个体与他人,群体和社会的相互作用,及其心理活动发生、发展和变化规律的一门学科。
? 一是强调个体与他人、群体的相互作用 ? 二是重视个体心理活动发生发展和变化规律 ? 三是关注社会文化和社会生活条件的影响
? 从本质上讲,社会心理学关注人际交往过程中的心理学问题,是一种生活心理学,一种对于
现实社会的心理学理解和研究,一种在社会文化背景下展开的心理学干预与研究。
? 二、社会心理学的对象范围 ? 1.社会心理学着重研究个体的行为 ? 态度和态度改变;
? 社会认知、归因与认知失调; ? 自我知觉和自我意识; ? 动机人格和社会性发展;
? 2.社会心理学强调人际和群体的相互影响过程 ? 人际交往和人际吸引; ? 人际相互作用、遵从和服从; ? 攻击性和社会行为; ? 群体过程和群体行为; ? 群体对个体的影响; ? 文化与社会心理。
第二节 社会心理学的性质、任务与作用
一、社会心理学的学科性质
? 社会心理学是介于介于心理学和社会学之间的一门独立的边缘学科
二、任务
? 1.理论任务
? 根据现实生活建构一系列理论,以便很好的理解、预测和控制个体的行为。 ? 第一,采用科学方法
? 第二,形成科学概念、理论体系和研究工具、手段、方法 ? 第三,揭示规律,预测变化 ? 第四,控制调节 ? 2.实践任务
? 将研究成果应用与现实生活,为社会进步和发展服务。
三、意义
? 1.有助于个体认识自我 ? 2.有助于理解他人和群体
? 3.有助于个体积极融入社会生活
第二章 社会心理学的历史与发展
社会心理学以学科名义正式登场:
? 1908年美国的罗斯出版《社会心理学》
? 1908年英国的麦独孤出版的《社会心理学导论》
实验社会心理学正式形成的标志:
? 1924年美国的奥尔波特《社会心理学》专著的出版
第一节社会心理学的源起
? 一、社会心理学的孕育
? 社会哲学阶段,在近代以前人们主要以思辨和推测的方式来解释社会心理现象,以社会心理
学在古代的哲学渊源为代表。
? 柏拉图、亚里斯多德、孔德、霍布斯等 ? 二、社会心理学的形成
? 1908年,塔尔德、雷朋和罗斯等人从社会学角度研究社会心理问题,主要研究人类直接相互
作用对行为的调节过程,注重模仿、暗示、同情的概念。
? 从心理学角度出发的社会心理学研究者的代表是麦独孤,他的社会心理学体系是以本能为中
心建立起来的。
? 德国的民族心理学和法国的群体心理学等做出了贡献。
? 三、社会心理学的确立
1924年E.奥尔波特出版了社会心理学教科书,把实验方法引入到社会心理学的研究中,成为实验社会心理学诞生的标志。 特点:
? 运用实验方法研究个体和群体现象
? 用定量分析补充定性分析 ? 重视社会心理学的应用
第二节 社会心理学的发展
? 一、美国的社会心理学的发展
? 20世纪30年代前期,学科制度化和合法化的建构时期。奥尔波特最负盛名。 ? 二战期间,勒温的心理动力场和团体动力学影响最大。 ? 20世纪30-50年代集中关注态度和态度测量的研究 ? 二战后开始关注并解决临床应用方面的问题。
20世纪后半期国际社会心理学是美国的天下
? 近年来研究中的认知神经科学取向越来越明显。 ? 二、欧洲的社会心理学的发展
? 1963年成立欧洲实验社会心理学会
? 1971年正式创办社会心理学权威学术期刊《欧洲社会心理学杂志》
? 莫斯靠维西、塔乔弗尔等人致力于欧洲社会心理学独特的研究方法和技术的探索,重视社会
行为发生的社会背景,追求理论和元理论的建构。
? 2001年出版的欧洲社会心理学手册为标志,欧洲社会心理学成功打破美国主流社会心理学的
主宰地位。
? 20世纪80年代后,更加关注认知和行为的社会、文化影响因素,更加关注在群体基础上研究
群际关系、社会认同和社会影响。 三、亚洲和日本社会心理学的发展
? 1988年亚洲社会心理学会正式成立。
? 日本高度重视应用研究,研究主要包括两种方式: ? 一是日本人论的研究;日本人的根性:义理人情倾向 ? 二是国民性的研究,即计量性日本人论。
四、中国社会心理学的发展
? (一)古代的社会心理学思想
? 社会心理学根源于探索人的身心关系、个体与群体、群体与群体之间社会关系的心理现象。
宏观上:对人性的探讨
? 人贵论;把人放在研究对象的基点和核心位置上。
? 性习论:探讨人性形成、发展和变化中遗传和环境的关系问题。
微观上:
? 人格心理学思想,人格形成、分类、鉴定等思想;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