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教案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教案
卢成就
第一单元
1、古诗词三首 2、桂林山水 3、记金华的双龙洞 4、七月的天山 语文园地一 第二单元
5、中彩那天 6*万年牢 7、尊严 8、将心比心 语文园地二 第三单元
9、自然之道 10、黄河是怎样变化的 11、蝙蝠和雷达 12、自然的启示 语文园地三 第四单元
13、夜鹰的歌声 14、小英雄雨来 15、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 16、和我们一样享受春天 语文园地四 第五单元
17、触摸春天 18、永生的眼睛 19、生命生命 20、花的勇气
语文园地五 第六单元
21、乡下人家 22、牧场之国 23、古诗词三首 24、麦哨
语文园地六 第七单元
25、两个铁球同时着地 26、全神贯注 27、鱼游到了纸上 28、父亲的菜园 语文园地七 第八单元
29、语言两则 30、文成公主进藏 31、普罗米修斯 32、渔夫的故事 教学进度:
时间 教学内容 第1 –3周 第1单元 第4 –5周 第2单元 第6 –7周 第3单元 第8 –9周 第4单元 第10 –11周 第5单元 第12 –13周 第6单元 第14 –15周 第7单元 第16 –17周 第8单元 第18 –20周 全面复习
1
《七月的天山》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认识生字新词。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意思,感受优美词句并积累。 4.感受北国天山的美景,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课前准备
挂图:画有导游线路的小黑板;天山景物课件。
教学重、难点:能说出天山景物的特点,能从作者的字里行间感受天山的美景从中感受到美的熏陶。 教学过程:
◆直接揭题:指名读课文前面的过度语。 ◆学生自学
带着过度语提示问题,初读课文,并读准生字,找出新词。
整体感知,提问:文章似乎是个向导,带着你游览,能看出导游线路吗? 教师指导:随着导游线路观看图象或网页浏览,初步感知新疆天山的美丽风光。 ◆引导读通
结合看画面,指导读好课文各个小节,让学生说说作者分别写了哪些景物。 同时正音、解词、通读句子。 ◆合作学习
你觉得 哪些语段、词句写的好?这段话或这一词语好在哪里?在四人小组里阅读交流,说出感受,请同学发表看法,不理解的可以请教老师。 ◆班级交流
各小组派代表在班上汇报讨论情况,教师给予肯定和鼓励,对体会不到位的进行点拨,并结合朗读加深体会。 ◆激发兴趣,课外延伸
在学生交流后,问他们是否喜欢读这样的游记,并让学生在课外自由选择读些这方面的书,也可以浏览互联网上的资料,鼓励学生多和老师、同学交流。 ◆摘抄优美词句
有条件的设计专门的摘录本子,指导摘录的格式,提醒学生在课外阅读中也要进行这样的摘录。
◆ 作业:复习词语卡。
教后记:沿用上一课的方法,引导学生自学课文,掌握学法。
《语文园地一》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能就春游活动讲清楚自己的计划,并参与商讨,培养学生的自主合作参与意识。 2.能具体明白的描写生活中观察到的景物或者由此引发的联想。
2
3.感性认识排比句的特点及其表达作用。 4.积累描写景物的古诗词,激发课外阅读兴趣。 5.学习浏览获取需要的信息,并交流感受。 教学时间:6课时
第一课时口语交际
◆导语
不知不觉春天已经来到我们身边。看窗外,春光多美好。我知道同学们最想去春游了,记得往年我们去了哪里?今年我们还要去,不过需要由大家来自己安排。 ◆准备计划
先读读课文里的这段话,想想需要考虑哪些问题,准备纸笔,稍做记录。 ◆分组讨论
恐怕一个人拿不定主意,咱们分小组进行。看哪一组计划的周密、妥当,咱们就听从他们的意见,每人稍做准备,谈谈自己的计划,再由小组长统一意见,推选一人作好发言,师生评议。最后,由班长综合大家意见,制定出一个春游方案。
第二、三课时习作
◆启发谈话
我们在校园里生活了三年,对环境应该很熟悉了,你能说说吗?你最喜欢哪个地方,比如校园的花坛,有哪些花草等,你经常在那里做些什么?(鼓励学生自由说,放开说,教师做适当补充指点)
小结:有的同学平时能够留心观察,说了自己的所见所想,讲的很具体,而有的同学疏于观察,我们要做善于观察的人。 ◆实地观察
现在给大家30分钟时间,去校园里做一次观察,把观察到的景物记录下来。可以选一处景物来写,具体写出你的感受来,或者你想到了曾经在那里发生过的事情,觉得很有意思,也可以写下来。注意要仔细观察。 ◆交流观察所得
指名说说你已经观察到什么,准备怎么写,让学生在相互交流中得到启发。教师结合学生的交流进行点评。 ◆学生完成习作 ◆同桌互相交流,评改
改通顺,指出错别字及其病句、标点错误等;评优点,划出你认为的好词好句或者精彩语段;提建议,提出哪些内容需要具体或补充,哪些可简单或删除等等。
第四课时我的发现日积月累
◆复习导入
检查读词语卡中的词语,有选择的听写词语。 ◆我的发现
分角色读读对话,说说小林和小东发现了什么?读句子,回到课文中去找这些句子,再读一读,说说用这样的句式有什么好处。交流后进行摘抄。我们在哪些课文中也学到过类似
3
的句子? ◆日积月累
自由朗读诗句,说说自己读懂意思的诗句,提出难以理解的诗句,教师点评释疑。比一比,看谁背的多,背的快。 ◆宽带网
自读:看图,读文,说说从中了解的知识。 小组交流:介绍自己了解的五岳和五湖。
拓展知识:搜集或下载资料,遨游祖国的山山水水。
集体交流:图片附文交流,或者就图片自己口头介绍,或者直接在多媒体教室打开网页介绍。
《万年牢》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认识8个生字
2.了解课文内容,体会做人要认真,讲究认真,讲究实在的道理 3.学习作者叙述清楚,有条理的表达方式 4.学习独立阅读课文、培养自学能力 教学重难点
想想课文围绕父亲做的糖葫芦将例如哪几件事?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父亲做事认真、实在,联系生活实际和同学交流读后的体会。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读一读课文前面的提示语,了解阅读的要求,明确学习本文的目的要求。 二、独立阅读课文,培养独立阅读能力
让学生根据阅读提示,默读课文,边读边动笔做记号,画出课文围绕父亲做糖葫芦讲了哪几件事?并在书上做简单的批注,读后根据自己的批注进行交流。
三、在读通课文的基础上,让学生说说那位父亲给你留下了哪些印象?对父亲的言行作出评价。
四、围绕学生对“父亲”的评价再次引导学生走进文本。从字里行间,从具体的描写中感受父亲是个办事认真、实实在在、讲究商业道德的,引导学生对文中的关键词句进行深入体会,而不是脱离文本的空洞地谈。着重抓住下列语句体会父亲的商业道德高尚
1.“早晨起来,父亲去市场上买来红果??”说明父亲采购当天最新鲜的果品作为材料,对买来的材料又经过严格的挑选??“??有一点儿??”这些都反映了父亲做生意是那么认真和实在。
2.对于制作工艺更是一丝不苟,闷火、洗石板、串葫芦、拉丝、蘸糖的均匀,“吃一口让人叫好”不怕冷、不怕潮。
3.父亲的手艺出了名被一家老板邀请去当伙计,每月有工钱,由于父亲看不惯老板变着法儿赚钱的生意经,不到一年就辞去了这份工作,反映了父亲凭着良心做买卖,不做亏心买卖的商业道德。
4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