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2016.8.27福建事业单位下半年考试题目及答案
二、事件排序 每道题给出五个事件,每个事件是以简短语句表述的,接着给出四种假定发生顺序的
序列,请选择其中最合乎逻辑的一项。(共 5 题,每题 0.7 分,计 3.5 分)
61.①晾晒 ②碾磨 ③萃取 ④过滤 ⑤采集
A ③②⑤④① B ⑤③②④① C ⑤①②④③ D ①④③②⑤
61.【答案】C。解析:根据首尾定位。⑤句的“采集”是事件开端,排除 A、D。“采 集”之后进行“晾晒”,因而答案选 C。
62、①实地考察 ②参加交易会 ③ 同意付款 A ①②④③⑤ B ②①④⑤③ C ②④①③⑤ D ④②①⑤③
62.【答案】B。解析:事情的起因是②句的“参加交易会”,进行实地考察之后签订了 合同,签订合同之后发生了一些纠纷,之后经过调解,最终同意付款。因而答案选择 B 选项。
63、①村两委牵线把关 ②农民贷款抵押难 ③利率低、手续简 ④试水“金融自治”
④签订合同 ⑤调节
⑤深受农户欢迎
A ②①③④⑤ B ②④①③⑤ C ④①②③⑤ D ④②⑤①③
63.【答案】B。解析:本题属于因果关系类的题目。由于“农民贷款抵押难”,所以尝
试金融自治,村委进行把关。由于种种好处,因而“深受农户欢迎”。所以答案选 B。
64、①提起民事诉讼 ⑤某出版商出钱资助 A ④②③⑤① B ⑤②④①③ C ②④③①⑤ D ③⑤④②①
64.【答案】D。解析:本题属于因果关系类,事件的起因是“中学生作文获奖”,根据 首尾定位原则,答案选择 D 选项。讲的是“作文获奖受到资助,然后转捐,出版社反对转捐 提起诉讼”的过程。
65、①构建积极的人际关系 ②赢得广阔的发展空间 ③理解多种情境 ④弹性面对压 力 ⑤有效处理情绪
A ③⑤④①② B ④⑤②③① C ⑤③②④① D ①⑤③④②
65.【答案】A。解析:根据首尾定位的原则,②句“赢得广阔的发展空间”为事件的明 显结果,为尾句,排除 B、C。⑤句“有效处理情绪”的前提是③句的“理解多种情境 ”, 而非①句,因而答案选择 A 选项。
三、类比推理(5 题,每题 0.8 分,计 4 分) 66、春夏秋冬-四季 A 风雨雷电-天气
B 赤橙黄绿-颜色
C 喜怒哀乐-情绪 D 东南西北-四方 66.【答②反对转捐 ③中学生作文获奖 ④学生母亲转捐希望工程
案】D。解析:四季即为“春夏秋冬”,四方即为“东西南北”,其余选项都不 止包含题干几种情况,还有其余情况。因而答案选 D。
67、深入-浅尝辄止
A 疏远-形影不离 B 细致-事无巨细 C 安定-水深火热 D 独立-自食其力 67.【答案】A。解析:题干为反义词关系,B、D 为近义词排除。C 项的“水深火热”比 喻人民生活极端痛苦,而“安定”的最优反义词为动荡,因而选 A 项最优。
68、移花接木-李园 A 桃园结义-刘秀
B 篝火狐鸣-张角 C 破釜沉舟-项羽 D 卧薪尝胆-夫差 68.【答
案】C。解析:“移花接木”主人公为李园。A 项“桃园结义”主人公为“刘备、 关羽和张飞”,排除;B 项主人公为“陈胜吴广”,排除;C 项主人公即为项羽,正确。D 项主人公为勾践,排除。因而答案选 C 项。
69、春风化雨-耳提面命
A 邯郸学步-言简意赅 亦不亦起
B 谆谆教导-循循善诱 C 引经据典-点石成金 D 涉本成趣- 69.【答案】B。解析:题干为近义词关系。A 项“邯郸学步”比喻一味地模仿别人,不 仅学不到本事,反而把原来的本事也丢了,跟“言简意赅”,明显非近义,排除;B 项近义 词关系,正确;C 项“点石成金”比喻把不好的文字改好,与“引经据典”非近义,排除; D 项“亦步亦趋”比喻由于缺乏主张,或为了讨好,事事模仿或追随别人,与“涉本成趣” 非近义,排除。因而答案选 B 选项。
70、多如牛毛-不胜枚举-比比皆是 A 郁郁苍苍-蓬蓬勃勃-原原本本 B 若暗若明-若即若离-若有所失 C 独占鳌头-独树一帜-独具匠心 D 寥若晨星-屈指可数-硕果仅存
70.【答案】D。解析:近义词关系,题干只有 D 选项均为近义。 四、定义判断(5 题,每题 0.9 分,计 4.5 分)
71、侠义的行政管理,是指各级国家行政机关以公共利益为目的,依据宪法及法律的规 定,通过科学、及时地制定和准确、有效地执行公共政策,管理公共事务、维护公告秩序、 保证公共安全、提供公共产品、实施公共服务的活动。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属于侠义的行政管理的是: A 居民委员会号召社区居民进行垃圾分类投放
B 为应对寨卡病毒的入侵,海关加强了对入境物品的检测 C 省党委校要求行政班第六期学员按时缴纳学费
D 律师协会向律师事务所发文征集年度实务研讨会论文 71.【答案】B。解析:定义主体为“各级国家行政机关”,A、C、D 的主体均不属于行
政机关,只有 B 项海关符合定义,因而答案选择 B 选项。 72、不当得利,是指没有合法根据,且非基于本人原因导致他人遭受损失而自己获得利
益的法律事实。其中,利益取得人叫受益人,负有返回取得利益的义务,遭受损失的人叫受 害人,享有请求受益人返回不当利益的权利。
根据上述定义,下来属于不当得利的是:
A 甲某张贴启事寻找走失的爱犬,乙某寻得甲某爱犬,甲某为表感谢,支付乙某 1000
元
B 丙某在路边买煎饼,煎饼铺老板让丙某自己找钱,丙某乘机多拿 30 元
C 丁某向戊某购买笔记本电脑 12 台,但到货后发现戊某多发了 1 台,丁某随即将该电 脑收下使用
D 已某在自己家中挖地窖,发现地下埋藏的一瓦罐大洋后占为己有 72.【答案】C。解析:A 项没有遭受损失的受害人,不符合,排除;B 项是丙某自己偷
拿,并非“非基于本人原因导致他人遭受损失”,不符合定义,排除。D 项没有遭受损失的 受害人。C 项符合定义,因而答案选择 C 选项。
73、多数人暴政,是指在公共生活中,人们往往难以就某一个涉及公共领域的问题达成 完全一致意见,为了追求一致同意的结果,人们确立了多数决定原则,但是,在多数决定原 则下,与多数人利益不一致甚至是想对立的少数人利益,由于无法获得多数票,就遭到了忽 视甚至侵害。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属于多数人暴政的是:
A 某地方政府因每题舆论压力放弃某大型石化项目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