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传播制度媒介规范
第三,自由表达的意见是真理还是谬误,可以通过讨论或者辩论得到验证。讨论或者辩论的过程可以是错误得到修正,可以是真理更加鲜明。自由权理论认为,人类有能力纠正自己的错误,当人们有机会通过讨论或者辩论最终得出事实或者真相的时候,如果与所自由表达的意见相左,则可以证明意见是谬误,如果与所自由表达的意见相符,则可以使人们对真理的理解更加清晰,更加鲜明。
第四,当一个意见在一段时间内经受了考验,人们无法证实某个意见是错误,因而假定它是正确的。这对威权理论下的所谓的?正确意见?仍然有区别,因为,威权理论下的所谓正确意见是不允许别人对其对行反驳的,而自由权理论下的正确意见是经受住了每一次试图证明它是错误的考验。这正是人类以理性保障正确的唯一途径。
第五、任何意见都应该在理性的基础之上得到检验,不经受挑战的意见,就会失去活力和效果。一种意见无论多么正确,如果不对它进行?充分的、经常的、无所畏惧的讨论?,那么这个意见可能变成僵死的教条而非活生生的真理。
三、社会责任理论
进入20世纪以后,媒介集中和垄断的加剧使媒介越来越被少数人所控制,而大多数人则越来越失去表达自己意见的手段和机会;私有媒介的传播内容在营利动机的驱使下,越来越有浅薄化、刺激化、煽情化的倾向,严重地危害了健康的社会道德规范,并带来了不少深刻的社会问题。
针对这样的状况,社会责任论应运而生。社会责任理论大力倡导责任观,即要求新闻媒介在享有充分自由的前提下,主动承担应负的社会责任,实行?自律?。
社会责任理论由美国?新闻自由委员会?在上世纪40年代提出,其代表性著作是1947年出版的《自由与负责的报刊》一书。
前面我们讲自由权理论中,人都有自由表达意见的权利,但是随的媒介集中和垄断的发展,可供人们表达意见的场合越来越少。
因此社会责任论首先认为,任何人如果有重要的事性要说,他都应该得到一个可以表达的场合。如果媒介不承担提供这个场合的义务,就应有人来监督媒介,使其尽到责任。 其次,由于媒介从业人员受教育程度及业务素质参差不齐,在报道一些诸如数学、科学、历史、地理等方面的基本事实的时候经常犯错,而正是由于这些事实方面的错误,人们便质疑整个报道的准确性,这就导致了人们对媒介可信度的质疑,再加上一些根本就是虚假报道的存在,媒介的可信度变得越来越差。因此,媒介的新闻报道和信息传播应该符合真实性,正确性、客观性、公正性等专业标准。
第三,在利润至上的社会背景下,新闻事业的一切活动都紧紧围绕着金钱,为此不惜采取卑劣的手段,结果导致许多触目惊心的问题,以耸人听闻为特征的黄色新闻的出现及泛滥便是一例,咱们上节课也谈到了拉扎斯菲尔德和默顿关于大众传播内容浅俗化问题的探讨。因而受众有权要求媒介从事高品位的传播活动,这种干预是正当的。此外,媒介传播的内容还应该符合法律、法规的内容。
社会责任理论是对自由权理论的改良,它是在大众传播实际发展的过程当中,根据出现的一些现实问题而提出的一些修订原则。
社会责任论的对大众传播的控制方式主要依靠的是?媒介自律?。此外,法律、法规的约束、受众的监督都是促进?媒介自律?的有效途径。
四、苏维埃——极权理论
苏维埃——极权理论被认为是威权理论的发展,苏维埃国家认为,媒介的主要目的在于为苏维埃制度的成功和发展做贡献。媒介受政府经济、政治行为以及监督部门的控制,只有忠诚的和正统的党员才可以有规律地使用媒介。党的策略允许批评,但是党的宗旨和目标是不允许批评的。在苏维埃体制之下,媒介都是国有的,并由国家掌握,媒介只是作为促进国家发展的一种有力的助手而存在。
第三节、后世对《报业的四种理论》的质疑
上世纪90年代,《报刊的四种理论》遭到了越来越多的质疑,在这些质疑中,最广泛、最系统的批评是尼罗内(Nerone)在1995年发表的《最后的权利:重访报业的四种理论》一书。在这部著作中,伊利诺伊大学传播学院的八位学者认为?四种理论?的提法源于冷战的高潮时期。
1、这些批判者观察到:?20世纪,工业资本主义在美国无疑是主导制度。这孕育了一种意识形态氛围,来维护资本和‘自由市场’作为经济系统的总体利益……毫无疑问,教育系统[这里也包括新闻传播教育系统]在当时没有挑战工业资本主义经济秩序的前提……?
2、他们说:?……人们不能指望资本驱动的报业去彻底批判经济系统或者提供其他可行方案,因为报业本身?受到资本的控制和主导?。从一开始,资本驱动的报业的目标就不是充当它自身所属系统的监督者,监督者是不会监督其所有者的。?
3、他们还认为:
四种理论是三位作者对这些问题的看待方式的结果。更准确地说,他们是一种观点的发言人,这种观点形成于新闻教育和报业之间,形成于学者和经济系统之间形成于冷战中的两个超级大国之间。本书划分出一个质疑的领域,界定了谈论的话语,并厘清了学者理解传播系统的方式。
4、除了教授新闻技巧之外,新闻学校和新闻系还培养学生去接受那些工业资本主义秩序的前提,以及他们在这些前提中扮演的角色。
5、批评者认为,《报业的四种理论》在现实中只是一种理论而已(也就是说,一种传播系统在结构、政策以及行动中反映它在其中运行的社会)。《报业的四种理论》的批评者认为,从历史上看,这四种理论是非常不同的事情,并不是同一意义上的理论。他们指出,没有哪个报业系统可以通过一个连贯的理论来界定,四个理论中的每一个都过于简化。
6、《报业的四种理论》存在另一个主要问题,即它通过其中的一个理论——自由权——来界定所有理论,并利用自由权的词汇去讨论其他理论。批评者认为,?《报业的四种理论》一书本身存在偏见,认为任何不符合这个世界观的系统都缺乏自由。?
7、另一种批评的声音认为,《报业的四种理论》没有关注媒介所有权的集中化,因而实际上,?神秘了媒介在社会中的角色,尤其是在资本主义社会中的角色?。批评者认为,《报业的四种理论》?……仅仅从政治层面来含蓄地界定自由和控制,即将它们作为政府权
力的特征,却在极大程度上忽视了其种类的权力?换句话说,《报刊的四种理论》将自由权定义为政府限制的阙如,而极少或者完全没谈到对媒介的其他形式的限制。
8、《报刊的四种理论》没有考虑到媒介既不受政府控制也不受私有资本控制的情况(例如,政党和运动团体、工会、非赢利组织和宗教团体的出版物)。到20世纪末期,我们还可以在某种程度上加入电子空间的一些新渠道——个人网站、新闻组、聊天室等等。对《报刊的四种理论》的指责是:
《报刊的四种理论》是一个例子,说明几个著名的学者毫不怀疑地接受了媒介所有者提议解释他们自身存在的神秘化意识形态。服务于社会的自由报业迷题之所以存在神话,是因为它有助于媒介所有者自身永远的利益。《报刊的四种理论》想去探索这个神话;却在实际上以知识论证的方式为神话提供了一种认可。
第四节、媒介与权力的代言人 一、阿特休尔
赫伯特?阿特休尔(J. Herbert Altschull),美国当代著名的煤介批评家和新闻学者。早在上中学时就投身新闻实践,成为一名实习记者,后长期从事新闻工作,先后担任过美联社驻费城、华盛领的编辑,驻联邦德国专席记者,还担任过《纽约时报》、全国广播公;的记者,主持过全国广播公司西服图广播电视台的工作。之后,离开新闻机构,在华盛领州立大学取得政治学硕士学位和历史学博士学位后,转入大学新闻传播教学和研究工作,任职于美国印第安纳大学新闻学院,
与所有持批判取向的新闻传播学者一样,阿持休尔致力于对资本主义传播体制和新闻媒 介的专业主义理念的虚假性进行揭露和挑战,重新解释7新闻自由、客观性以及社会责任论 等西方新闻理念中的基本问题和原则。阿特休尔的核心观点是,任何新闻媒介都是一个国家 或社会中政治的、经济的权力的代理机构。
赫伯持〃阿特休尔对新闻传播理论的最大贡献是,提出了有别于《报刊的四种理论》一书中对新闻体制的分类.他认为?报刊的四种理论?是冷战思维的产物,无论资本主义的新闻事业还是社会主义的新闻事业,都是服务于主流意识形态的。他把世界上的新司体制分为市场经济世界的模式、共产主义世界的模式和进步中的世界的模式。
二、对三种模式的比较 1、 信仰条目
市场经济国家 媒介不受外界干涉
媒介为公众的知情权服务
马克思主义国家 媒介改造和培养人们的阶级和文化意识
媒介满足人们的目标需要
进步中国家 媒介是一个统一的而非多元的力量
媒介是有益社会变革的工具
媒介报道要公正客观 媒介有目标地报道经历的现实
媒介旨在作用新闻工作者和读者之间双向交流的工具
2、新闻目的 3、对媒介自由的看法
市场经济国家 媒介的自由意识着记者不受任何外界的控制
自由的媒介不是权力的奴仆,也不受权力操纵
无需国家制定新闻政策以保障自由的媒介
马克思主义国家 媒介自由意味着所有
进步中国家 媒介自由意味着记者
人的意见都可以发表,良心的自由 而非只是发表富有和权力阶层的意见
要求自由媒介去反抗合法社会的压迫
要求国家制定新闻政策以保证自由媒介采取正确的形式
国家的生存化媒介的自由更重要
需国家制定新闻政策为媒介自由提供法律保障
三、比较的结论
1、在所有的报业体系中,新闻媒介都是那些实施政治、经济权力者的代言人。因此,报纸、杂志、广播、电视并非独立的行为者,尽和它们存在着实践独立权力的潜力。
2、新闻媒介的肉容总是反映投资者的兴趣。
3、所有报业体系都认可自由表达的原则,尽管自由表达是用不同的方法定义的。 4、所有报业体系都赞成社会责任的教义,宣称自己可以满足人民的需要和兴趣,并声明它们愿意提供让人民参与的渠道。
5、三种报业模式中的每一种模式都认为其他的模式是异端。
6、新闻院校传播他们的生活于其间的该社会的意识形态与价值取向,并不可避免地帮助权势者继续控制新闻媒介。
7、新闻实践与理论总是不同的。 阿特休尔总结道:
报业的历史表明,报纸及其现代变种已越来越趋向满足那些自私的资助者的利益,与此同时,媒介还在制造不朽的假象,仿佛新闻是为广大消费者服务的。期望新闻媒介发生戏剧性的逆转,指望它们嘲弄那些资助报业的大财阀,就是陷入了最狂热的乌托邦式幻想。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