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2019年中考物理练习专项练习:物理学史
2019年中考物理练习专项练习:物理学史
一、选择题
1.以下估计数据都与人体有关,其中合理的是( )
A. 成人心跳频率为72Hz B. 人耳能听到的最弱的声音强度为20dB C. 人体正常体温约为37℃ D. 唱歌的频率可达到25000Hz
2.质量和初温均相同的水和某种液体,盛放在相同的两容器中,用规格相同的电热丝加热,如图所示,现记录了每隔2min时水和某种液体的温度(如表).设电热丝放热全部被水和液体吸收,水的比热容为4.2×103J/(kg?℃),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该液体的比热容为3.15×103J/(kg?℃) B. 该液体的比热容为5.6×103J/(kg?℃)
C. 相同时间内水吸收的热量大于该液体吸收的热量 D. 相同时间内水吸收的热量小于该液体吸收的热量
A. 地球上106个小时前的景象 B. 地球上1个多小时前的景象 C. 地球上现在的景象 D. 地球上1个多小时后的景象 4.如图所示为了比较水和煤油的吸热能力,下列实验步骤错误的是( )
A. 在两个同样的烧杯中,分别装入等体积的水和煤油 B. 两支温度计分别测出水和煤油的初温 C. 在烧杯中分别放入功率相同的电热器,加热时间相同 D. 用温度计分别测出水和煤油的末温 5.有这样一句顺口溜反映了近几十年来我国河流的水污染日趋严重.“七十年代,淘米做饭;八十年代,浇花灌溉;九十年代,鱼虾绝代.”提高环保意识,防止环境污染是每一个公民的责任.下列有关做法中正确的是 ( )
A. 利用工业废水直接浇灌农田,可以节约用水 B. 将城市的生活垃圾回收后在郊区焚烧 C. 将废旧干电池乱扔 D. 洗衣服时尽可能使用污染小的无磷洗衣粉
6.下列事例中,运用的科学研究方法相同的是( ) ⑴探究液体内部压强与深度的关系 ⑵探究串联电路中电流的规律 ⑶探究串联电路中电阻的规律
⑷探究物质质量与体积的关系.
A. (1)与(3) B. (2)与(4) C. (2)与(3) D. (1)与(4)
7.入冬以来,我国大部分地区遭遇特大冰冻灾害,小明通过上网了解到护路工人往路面上撒盐,来避免路面结冰.他认为撒盐后水的凝固点会降低,并用一个盛有盐的水杯和一个清水杯放进冰箱试了一下.“试了一下”这一过程属于科学探究中的( )
A. 提问 B. 猜想 C. 实验 D. 得出结论
8.一天,物理课代表王红走进教室,看到李丽和张栋正在辩论.李丽认为“磁铁隔着物体能吸引铁钉”,张栋认为“磁铁隔着物体不能吸引铁钉”.如果你是王红,你会( )
9.小明用顺水漂流的乒乓球速度与水流速度相等,来测离渠边不同距离处水流速度.实验如下:选一段流速稳定、宽为2m的水平水渠为实验场地,如图甲所示,在A1A2连线上,同一时间把11个乒乓球等间距地轻轻放入水中,并开始计时,t=5秒时测得实验数据如表: 离渠中心距离r/米 乒乓球移动距离S/米 水流速度/米秒﹣1 0.10 1.00 0.20 0.96 0.40 0.84 0.60 0.64 0.80 0.38 1.00 几乎为0 0.200 0.192 0.168 0.128 0.076 几乎为0 图乙是该段水渠的横截面示意图.假如上述事实同样适用于水下,则实验时图乙中同一深度的B、C两点处的压强大小关系为( )
A. pB>pC B. pB=pC C. pB<pC D. 无法判断
10.在物理实验中,对物理量进行对此测量,有的是为了通过多次测量提高精度,有的是为了通过多次测量寻找规律,下面四个实验中,哪个是通过多次测量提高精度( ) A. 在“测量未知阻值的电阻”时,测量多组对应的电流和电压值
B. 在探究“串联电路各点间电压的关系”时测量多组对应的总电压和各部分电路两端的电压 C. 在探究“并联电路中干路电流与各支路电流的关系”时测量多组对应的干路电流和各支路电流 D. 在探究“电阻上的电流跟两端电压的关系”时测量多组对应的电流和电压值
11.某同学使用矿泉水瓶设计了下列几组实验,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其中不能完成实验目的是( )
A. 探究压强与压力大小的关系
B. 探究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C. 验证大气压强的存在
D. 验证液体压强与液体密度的关系
12.在探究树荫下的光斑综合实践活动中,小明同学做了如图所示的一张卡片(卡片上孔的尺寸约为1厘米),另外手中还有一张没有孔的卡片,在探究光斑的形状与哪些因素有关的活动中,进行了如下三个操作:①将有孔的卡片置于白纸上方约1米处,让太阳光透过不同的小孔,观察白纸上光斑的不同,可研究光斑的形状是否与孔的形状有关;②保持卡片到白纸的距离不变,用另一张卡片覆盖住左边的三个孔,并慢慢向右移动逐渐遮住菱形的小孔,观察光斑的变化,研究光斑的形状是否与孔的大小有关; ③用另一张卡片覆盖住右边的三个孔,只留下圆形的小孔,将卡片慢慢靠近白纸,观察光斑的变化,可研究光斑的形状是否与孔到白纸的距离有关。其中错误的有( )
A. ① B. ② C. ③ D. ②③
二、填空题
13.17至18世纪,由于生产的需要和________、________的发展,促进了蒸气机的研制和改进,解决了________问题,人类社会进入了“________”.19世纪由于________、________等科学家在________ 方面作出了巨大贡献,人类进入了“电气时代”.20世纪以来,物理学在更深的________和更广阔的________扩展了人类对自然界的认识,人类开始步入一个________、________的高科技新时代.
14. 在“测定小灯泡的电阻”实验中,(1)甲组同学连接好最后一根导线,灯泡立即发出明亮耀眼的光并很快熄灭。检查后,发现连线正确,请你找出实验中两个操作不当之处:①________ ;②________ 。 (2)乙组同学闭合开关后,发现小灯泡不亮,但电流表有示数。接下来应进行的操作是(________ ) A.更换小灯泡 B.检查电路是否断路
C.移动滑动变阻器滑片,观察小灯泡是否发光
(3)右表中是按正确的操作测得的数据,某同学通过计算发现三次小灯泡的阻值不相等,其原因是________ 。
15.物理课上,同学们观察了下图所示的实验:用细线将一金属小球悬挂起来,把小球拉到一定的高度(此时细线偏离竖直方向的角度为α,小球离开最低位置的距离为S),然后释放,小球将左右摆动。
(1)此实验说明:________
(2)课后小宁同学提出这样的问题:小球来回摆动一次的时间(或摆动的快慢)跟哪些因素有关呢?对此,同学们进行了探究。小宁提出猜想:小球摆动的快慢可能跟细线的长度(L)有关。于是小宁和小军来到实验室,找来了以下器材:
A.秒表 B.长为0.8m的细线 C.长为1.0m的细线 D.铜球 E.铝球(D、E两球体积相等,都有相同的小孔,便于系线)
为了验证小宁的猜想,请你帮他们设计出简要的实验步骤。 选用的器材是(选填上列器材前的字母):________ 具体操作:________
(3)对小宁提出的问题,除了他的猜想外,请你再提出两个猜想: ①________ ②________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