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重庆市重庆一中高三地理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
2014年重庆一中高2015级高三上期第一次月考
文科综合能力测试试题卷
【试卷综析】本试卷是高三年级月考文综试题,本试题考查的知识点有:地球、地图的基础知识,地球运动的意义,影响气候的形成因素,气候特点的对比,河流水文特征,板块分布,农业区位因素的对比,河流的综合开发,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区位因素,能源消费结构及意义等,该试题多以区域地理内容为载体,考查学生的定位、读图能力,体现了以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为载体,以能力测试为主导,在注重考查学科核心知识的同时,突出考查考纲要求的基本能力,重视学生科学素养的考查。本试卷整体涉及知识点较多,难度中等,是一套不错的月考试题。
文科综合能力测试试题卷分为思想政治、历史、地理三个部分。思想政治部分1至4页,历史部分5至8页,地理部分9至12页,共12页。满分3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2.答选择题时,必须使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3.答综合题时,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答案书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4.所有题目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在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5.考试结束后,将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地 理 试 题 第一部分 选择题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4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多选、不选、错选均不得分。) 【题文】C4 E2 M1下图为沿23026'S地形剖面示意图,读图回答25~27题。
安
第 斯 山
25.与图中⑤地气候成因无关的是
A.地形 B.东南信风 C.暖流 26.有关图示地区说法正确的是 A.⑤地位于②地的正东方向
B.该剖面线穿过的地区地形以山地、高原为主
C.④地所在国家的人口主要集中在其北部的平原地区 D.甲、乙、丙三海域依次为印度洋、大西洋、太平洋 27.图中剖面线没有穿过的板块是
A.亚欧板块 B.印度洋板块 C.太平洋板块 【知识点】本题组考查气候的形成、地球的形状、板块分布 【答案解析】25.D 26. B 27.A
D.东北信风
D.美洲板块
1
解析:25题,⑤地位于马达加斯加岛的东侧,受马达加斯加暖流、东南信风以及地形的抬升形成热带雨林气候,这里没有东北信风,故选D。
26题,同一纬线圈的两地的东西方向 ,按两者之间的劣弧算,⑤地应位于②地正西方向,排除A,④地所在国家是巴西,其人口主要集中在其国土的东南部沿海平原,排除C,甲、乙、丙三海域依次为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排除D,从示意图就可以看出沿线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故选B。。
27题,亚欧板块向南达不到南回归线,故选A。 。
【思路点拨】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根据经度的变化进行定位,然后再根据具体位置进行分析。 【题文】A2 读地中海沿岸某地区等高线图,回答问题28~29题
④ ② ③ ①
28.图中湖泊的①②③④四地地形最为平坦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29.关于图示区域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甲处能欣赏到瀑布景观 B.图中最高处海拔为550~600米
C.夏季河流流量较小 D.乙处位于山谷 【知识点】本题考查等高线地形图的基础知识 【答案解析】28.D 29. C
解析:28题,图中④地不同季节水位距离最远,故该处地形最为平坦,故选D。
29题,甲处陡崖位于山脊地带,没有流水,不能形成瀑布,排除A, 图中最高处位于西北方向,海拔为600~650米,乙处位于山谷,该地位于地中海沿岸,为地中海气候,夏季高温少雨,降水少,河流流量小,故选C。
【思路点拨】根据等高线的变化确定地形类型,结合当地气候特点确定河流水量变化。 【题文】J1 M1 M2 读我国新疆和澳大利亚棉花分布示意图,完成30~31题。
30.新疆与澳大利亚棉花生长共同的有利自然条件是
2
A.降水丰富 B.劳动力充足 C. 光照充足 D. 水热组合好 31.与新疆相比,澳大利亚发展棉花生产的最有利的社会经济条件是
A.科技水平高 B.水源充足 C.劳动力价格廉价 D.商品率低 【知识点】本题组考查农业区位因素 【答案解析】30.C 31. A
解析:30题,新疆与澳大利亚的共同点有:降水少,光照足,劳动力少,水热组合不利于农业发展,故选C 。
31题,接上题排除B,澳大利亚经济发展水平高工资水平高,农产品商品率高,排除C、D,故选A 。
【思路点拨】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把握 新疆与澳大利亚的异同点。
【题文】L4 L5 L7 M1下图为中亚某地区示意图。读图回答32~34题。
32.该区域建水库的主要目的是
①.保障城镇用水 ②.开发水能资源 ③.蓄水灌溉农田 ④.发展水产养殖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33.适合该地农业持续发展的措施是
①.开发山地,扩大耕地面积 ②.大量开采地下水,灌溉农田 ③.修建防渗灌渠,推广节水灌溉技术 ④.营造防护林网,保护农田 A.①② B. ①③ C.②④ D.③④ 34.若该地区急剧扩大种植业的规模可能带来的影响有
A.长远来看经济收益增长明显 B. 有利于缩小地区之间的贫富差距 C.生态环境可能遭到破坏 D.生物多样性不会有太大变化
【知识点】本题组考查考查水利工程的作用、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措施、农业发展对环境的影响 。
【答案解析】32.B 33. D 34. C
解析:32题,该地位于中亚,气候干旱降水少,修建水库主要是为了储蓄水源为城镇居民提供生产时候用水和农业灌溉用水,故选B。
33题,该地气候干旱,扩大耕地面积会导致水源更加紧张,大量开采地下水会导致地下水位下降导致地面沉降等,而在干旱的地区更适宜修建防渗灌渠,推广节水灌溉以提高灌溉用水的效率以及营造防护林体系,保护生态环境,故选D。
34题,该地区生态环境脆弱,急剧扩大种植业可能是以破坏森林、草原会导致生态环境的
3
恶化,生物多样性的减少,短期经济效益会增加但长期经济效益会下降,加剧地区的贫富差距,故选C 。 【思路点拨】根据中亚的。地理环境特点分析水利工程的作用及该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措施以及过度农业发展可能产生的问题。
【题文】B3若以地球为中心,可视为太阳沿黄道绕地球公转,其周期为一年,其方向与地球自转方向相反。下图是以地球为中心的太阳运动示意图。读图回答35~36题。(注:天赤道是赤道平面的延伸)
北极星 丁 丙 乙 甲
35.本次月考期间(9月19-20日)太阳在黄道上的位置是
A.甲 B.乙 C.丙 D.丁 36.太阳处于甲、丙位置时
A.同一地点昼长变化趋势相同 B.地球公转速度相同 C.日地距离相同 D.同一地点日出方位相同 【知识点】本题组考查太阳的视运动及地球运动的意义 【答案解析】35.B 36. A
解析:35题,从图中看太阳位于甲位置时,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根据背景材料提示太阳顺时针运动,此时应在夏至日以后,故本次月考时太阳应位于乙地附近,故选B 。 36题,太阳位于甲时在夏至日以后,地球接近远日点,公转速度最慢,位于乙时,在冬至日以前地球接近近日点,公转速度接近最快,故排除B、C,因为太阳直射点所在半球不同,此时同一地点日出方位不同,排除D,但太阳直射点都是向南运动,同一地点的昼长变化趋势相同,故选A 。
【思路点拨】认真读图,看好太阳直射点的位置,运用背景材料提供的运动方向,分析所产生的现象。
【题文】第二部分(非选择题52分)
【题文】C2 C4 D1 J3 M141.下图是南亚部分地区某时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结合相关材料回答下列问题。(26分)
4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