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题海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武汉高支模方案(专家论证后修改版)

武汉高支模方案(专家论证后修改版)

  • 62 次阅读
  • 3 次下载
  • 2025/5/29 11:05:42

2、模板体系:采用木模板体系,即木枋、木模板系列 3、脚手架:Φ4833.5钢管脚手架及其配件 4、楼板及梁模板:18mm厚木模板 5、木枋:40380mm

6、水平加固杆、扫地杆:壁厚3.5mmΦ48钢管

第二节 板模板及支撑体系的选择及设计

本工程高支模上部结构板厚为150mm,搭设参数如下:

模板厚度为18mm,钢管截面为4833.5,立杆纵横间距均为0.9m(主梁0.3*0.8m下沿梁跨方向间距为0.9m,在中间另加一根立顶杆),步距为1.4m,模板底部的方木截面尺寸为40*80mm,布设间距为250mm,纵横向每隔3.6m由底到顶设置两道剪刀撑,上、中、下平均设置四道水平剪刀撑。立杆上部采用可调顶托,托梁采用双钢管。最上排横杆距上部支撑点的距离不超过300.

第三节 梁模板及支撑体系的选择及设计

模板使用18mm厚胶合板,采用两侧模板包底模板,楼板模板压梁侧模板施工,梁底模板下设置纵向40380mm方木支撑,木方下设立钢管作为横向支撑,梁侧模板木楞采用40380mm方木纵向设置,外楞采用4833.5mm双钢管竖向设置。

12

梁底支撑大样图

对于300*500的次梁,立杆沿梁跨方向间距为0.9m,在中间另加一根立顶杆,步距为1.4m,梁侧和梁底木方均按照250间距纵向设置,梁底横向支撑水平杆平行于梁截面方向,两侧搭设在满堂架横杆上,底部加设步步紧,梁底加设一道支撑立杆,立杆与梁底横向支撑水平杆采用顶托连接。

对于300*800、300*500的主次梁,立杆沿梁跨方向间距为0.9m,在中间另加一根立顶杆,梁两侧立杆间距为0.9m,步距为1.4m,梁侧和梁底木方均按照250间距纵向设置。梁两侧加设四道对拉螺栓,采用M12,间距为400mm。梁底横向支撑水平杆平行于梁截面方向,两侧搭设在满堂架横杆上,间距为450,底部加设步步

13

紧,梁底加设两道支撑立杆,立杆与梁底横向支撑水平杆采用顶托连接。

第四节 剪刀撑构造要求

本脚手架剪刀撑随立柱、纵横向水平杆同步搭设,用通长剪刀撑沿架高连续布置。

剪刀撑每3步4跨设置一道,斜杆与地面的夹角在45°~60°之间。斜杆相交点处于同一条直线上,并沿架高连续布置。剪刀撑的一根斜杆扣在立柱上,另一根斜杆扣在小横杆伸出的端头上,两端分别用旋转扣件固定,在其中间增加2至4个扣结点。所有固定点距主节点距离不大于15cm。最下部的斜杆与立杆的连接点距地面的高度控制在30cm内。剪力撑上顶至模板底,下落至结构层楼面。

同时,脚手架必须在架体底部、顶部分别设置连续水平剪刀撑,中间部位增设2道水平剪刀撑。水平剪刀撑宜在竖向剪刀撑斜杆相交平面设置。

剪刀撑的杆件连接采用搭接,其搭接长度≥100cm,并用不少于3个旋转扣件固定,端部扣件盖板的边缘至杆端的距离≥10cm。

满堂脚手架架体下部应满设扫地杆,扫地杆距离地面200mm。

第五节 坡屋面支架模板防滑措施与方法

因该高大模板均为45度左右坡屋面,9#楼南北对称、6#楼东西对称、顶部为平面。对架体及模板滑移要求应稳固,搭设满堂红支撑架对坡屋面处特作如下方法: 1、 坡屋面处立杆1/10伸出屋面板,在模板外露1M左右,模板留Φ50mm孔洞,砼

达强度后将钢管切割掉,再用高一级砼进行封堵。

2、 架体搭设坡屋面处,板支撑钢管横杆水平纵向搭设,木枋按坡屋面方向上下设

置,并用8#铁丝1/5根与钢管扎牢,上用18mm模板用60mm铁钉钉实,确保模板与架体成一整体,铁丝不解,模板固定木枋在架体上拿不下来,或无法滑移。 3、 坡屋面架体除应设剪力撑外。另行增加与坡屋面坡度相同剪力撑,模板下200mm

设置。

第六节 支架拆除施工工艺

1、拆模时间

模板拆除均要以同条件混凝土试块的抗压强度报告为依据,填写拆模申请单,由专业工长和项目技术负责人签字后报送监理审批方可生效执行。

侧模:在混凝土强度能保证表面棱角不因拆除模板而受损坏后,方可拆除。 底模:构件跨度大于8m的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100%后,方可拆除。构

14

件跨度小于8m的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75%后,方可拆除。预应力部位的拆模为达到设计要求的混凝土强度和预应力完成后拆除。

底模拆除表 序号 结构类型 1 2 3 4 5 板 梁 承重结构 悬臂梁 悬臂板 结构跨度(M) ≤2 >2≤8 >8 ≤2 >2 侧模拆除表 序号 1 2 砼强度设计值 ≤C30 >C30 平均硬化气温在25度时的拆除时间 16小时 24小时 按设计强度百分率(%) 50 70 100 70 100 2、拆模顺序

模板拆除顺序与安装顺序相反,先支后拆,后支先拆,先拆非承重模板,后拆承重模板,先拆纵墙模板后拆横墙模板,先拆外墙模板,再拆内墙模板。

3、拆模施工

(1)梁板拆除:先将支撑上可调支托松下,使龙骨与模板分离,并让龙骨降至水平拉杆上,接着拆下全部边接模板的附件,再用铁钎撬动模板,使模板降下由龙骨支撑,拿下模板和龙骨。

(2)梁、柱模在确保表面不受损坏时方可进行拆除。先拆除斜撑,再拆除模板和对拉螺栓及附件,再用撬棍轻轻撬动模板,使之与砼分离。

(3)拆下的模板及时清理粘结物,涂刷脱模剂,并分类堆放整齐,拆下的构配件及时集中统一管理,并做相应的防护处理。

(4) 拆除模板时,操作人员应站在安全的地方,拆除跨度较大的梁下支顶时,应先从跨中开始,分别向两端拆除。

4、拆除支撑体系注意事项

(1) 拆除前应全面检查支撑体系的扣件连接、支撑体系等是否符合安全要求。 (2)拆除支撑应先清除其上的杂物及地面的障碍物。

15

  • 收藏
  • 违规举报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10.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推荐下载
本文作者:...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

文档简介:

2、模板体系:采用木模板体系,即木枋、木模板系列 3、脚手架:Φ4833.5钢管脚手架及其配件 4、楼板及梁模板:18mm厚木模板 5、木枋:40380mm 6、水平加固杆、扫地杆:壁厚3.5mmΦ48钢管 第二节 板模板及支撑体系的选择及设计 本工程高支模上部结构板厚为150mm,搭设参数如下: 模板厚度为18mm,钢管截面为4833.5,立杆纵横间距均为0.9m(主梁0.3*0.8m下沿梁跨方向间距为0.9m,在中间另加一根立顶杆),步距为1.4m,模板底部的方木截面尺寸为40*80mm,布设间距为250mm,纵横向每隔3.6m由底到顶设置两道剪刀撑,上、中、下平均设置四道水平剪刀撑。立杆上部采用可调顶托,托梁采用双钢管。最上排横杆距上部支撑点的距离不超过300. 第三节 梁模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单篇付费下载
限时特价:10 元/份 原价:20元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
Copyright © 云题海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6052595号-3 网站地图 客服QQ:370150219 邮箱:37015021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