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使用时间轴制作层动画
我说课的题目是《使用时间轴制作层动画》,我主要从教材、教法、学法、教学过程设计四个方面来说明我对这节课的设计:
《使用时间轴制作层动画》说课稿
一、 说教材:(从以下四个方面来说明)
1、 教材的地位:
“文件或文件夹管理”是中等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计算机应用基础》第二章第五节的内容,它是WINDOWS操作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学习其他计算机操作必需的基础操作。进行文件或文件夹管理最方便的工具是资源管理器,学生是在学习了资源管理器的打开、窗口组成、以及如何选择文件或文件夹和创建新文件夹的基础上来学习本节课的,是学习文件或文件夹管理的第二个课时。
2、 教学内容: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在资源管理器中如何对文件或文件夹进行重命名、移动、复制等操作。
(为适应新课改的要求,我设置教学目标如下:)
3、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掌握在资源管理器中重命名、移动、复制文件或文件夹的方法 能力目标:提高学生的三种能力,分别是自学能力、实际动手操作能力以及合
理安排和有序组织自己电脑资源的能力;培养一种意识:创新意识。
情感目标: 1、提高学生的自我效能感,把他们导入“成功——再成功”的良
性循环。
2、培养学生之间的合作意识。
(依据上述教学目标和学情,我确定出了教学重点与难点:)
4、 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文件或文件夹的重命名、移动、复制操作的方法。
教学难点:用鼠标左键拖动法在同盘与异盘之间移动/复制文件或文件夹的正确
操作要点及其区别。
(为顺利完成教学目标,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我设计教法和学法如下。)
二、 说教法:
为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变被动为主动愉快地学习,针对本节课中难度较小的内容,教学中以任务驱动方式,让学生分小组经过自学、操作、探索、教师巡回指导、学生演示、集体汇总方法等过程实现知识与能力双丰收;对于难度较大
1
容易出问题的内容,采取讲解法、谈话法、演示法等,并引导学生将容易混淆的内容总结成助记口诀,用助记口诀指导实践,切实掌握操作方法。
三、 说学法:
学生主要采用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法,类比学习法,练习法等方法进行学习。
第四个方面我来说一下教学过程设计:
四、教学过程:(整个教学过程分为五个环节)
(一)复习:
为让学生温故知新,顺利实现知识迁移,我设计了三个复习题,由学生思考并回答。
1、如何打开资源管理器?
2、新建文件夹的步骤是怎样的?
3、对文件或文件夹操作的第一步应做什么?
如何选定文件或文件夹?
(二)导入:
为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由实际需要引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我创设了这样的问题情境:
计算机用过一段时间后,就会产生这样一些问题:有的文件名与文件内容在
意义上没有关联,想找一个确定内容的文件,通过文件名无法确认;再就是自己的文档很零散地存放在不同的磁盘不同的文件夹下,寻找起来比较浪费时间等等。这些问题怎么解决呢?以此引出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文件或文件夹管理之二——重命名、移动、复制 (第三个环节:新授课阶段)
(三)新授:(对于第一种操作——重命名文件或文件夹)
1、重命名文件或文件夹:
我设计由学生分组合作自学完成。为让学生顺利完成自学任务,我设计了这样一组问题,引导学生把已有经验与学习新知识联系起来,顺利实现知识迁移:
我让学生回忆一下新建文件夹的步骤中,在执行了“新建” “文件夹”命令后,刚出现的“新建文件夹”处于什么状态?这时应该怎么做?接下来告诉学生:在给文件或文件夹重命名时,在执行了“重命名”命令后,原有的文件或文件夹名也会处于“待改名状态”,这时从键盘输入新的文件或文件夹名,回车即可。现在的关键是:
如何执行“重命名”命令?有几种办法可以找到“重命名”命令呢?
在这个任务的驱动下,学生2人一组,通过自学、操作、探索,看能发现多少种办法。在这一阶段,教师作巡回观察、指导。哪个组最先完成任务,或有创新者,两人合作,一人解说,一人把所有方法演示给大家;其他小组可作补充演示。 最后集体汇总方法,教师课件展示,并对易出错地方加以演示强调。
这样设计的目的是①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实际动手操作能力②培养学生之间的合作意识和创新意识。③由竞争而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接下来学习文件或文件夹的移动和复制操作,因为二者有很多相似的地方,所以这两种操作一块学习)
2
2、移动和复制文件或文件夹:
首先由学生自学回答:什么是移动? 什么是复制? 二者的区别是什么? 以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然后告诉学生:文件或文件夹的移动和复制主要有两种方式: 剪贴板法、左键拖动法
方法一、剪贴板法:
对于第一种方法——剪贴板法,我设计由教师讲解与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相结合,分四个阶段来学习: 第一阶段:教师讲解
首先,我采用比喻、举例等方式让学生理解剪贴板的作用,然后引导学生总结出使用剪贴板移动和复制文件或文件夹的四个步骤:
移动: 选定 “剪切” 定位 “粘贴”
复制: 选定 “复制” 定位 “粘贴” 第二阶段:
提出任务让学生分组合作动手解决,其间要类比前面学过的寻找“删除”和“重命名”命令的方法,探索有几种找到“复制”、“剪切”、“粘贴”命令的方法。
(任务有两个,一个移动,一个复制)
任务一:将E:\\LXT文件夹中的三个子文件夹WORD、EXCEL、PICTURE移动到E:\\04J3文件夹中。
任务二:将LXT文件夹中的部分WORD文档、EXCEL文档、图片文件分别复制到04J3对应的文件夹中。
在这一阶段,教师巡回观察指导。 第三阶段:汇报交流
优胜组两人合作一人解说一人演示,有更多办法者可作补充演示。 第四阶段:集体汇总,教师重点演示强调
这样设计的目的是①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操作能力和自主合作探究问题的能力,②引导学生不同的文件要分门别类进行放置,以便合理安排和有序组织自己的电脑资源。③由竞争而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第二种方法——左键拖动法是本节课的难点。
方法二、左键拖动法:
该方法实际为四种操作:同盘移动、同盘复制、不同盘移动、不同盘复制。
该内容我设计分两个阶段学习: 第一阶段:教师演示并讲解。
在演示过程中要特别指出并强调四种操作的正确操作要点及区别。
演示完毕,提出问题:四种操作都用左键拖动但方法又各不相同,容易混淆,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呢?在学生动脑筋想办法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将四种操作的要点用两句口诀表达出来,并要求学生熟练记忆。
助记口诀将帮助学生对这四种操作铭记在心,永不混淆。以此来突破本节课的难点。
第二阶段:提出任务让学生动手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任务有两个,一个同盘操作,一个不同盘操作。)
任务一:将LXT文件夹中的部分WORD、EXCEL、图片文档分别移动或复制到
3
04J3对应的文件夹中。
任务二:将E:\\LXT中的两个文件分别移动和复制到D:盘根目录下。
目的是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操作能力和分门别类存放文档的习惯。
接下来告诉学生,移动与复制操作除上述两类方法外,还有其他的办法,由于时间关系,这里不再作进一步探索,在以后的实验课上大家各自探索出新方法后,演示给大家共享。
(接下来进入第四个环节)
(四)小结:
我让学生回顾一下,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到了哪些知识和本领?有哪些收获?随着学生的回顾,把本节课的知识点全部展示出来。
让学生参与课堂小结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突出重点,化解难点,强化学生对本课内容的理解和掌握。
(五)布置作业(我设计了三类作业)
思考题:
1、介绍三种给文件重命名的方法。
2、利用剪贴板移动/复制文件的步骤是怎样的?
3、用鼠标左键拖动同盘操作的口诀是什么? 不同盘操作的口诀呢?
作业题
在D:盘根目录下有两个文件夹AAA和BBB,请从打开资源管理器开始介绍: (1)用鼠标左键拖动法将前者中的第1、3、5三个文件复制到后者中去的步骤。 (2)利用剪贴板将前者中的前三个文件移动到后者中去的步骤。
实践题:
回家后观察一下自己的计算机中你的文件是不是安排得合理有序,若不是的话,用前面学到的知识整理一下。
思考题可帮助学生对所学知识达到复习、巩固的目的。 作业题便于训练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实践题目会帮助学生提高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在上述教学过程中,不论是哪个环节,只要是学生回答对了、操作成功了、找到新办法了或是与教师的对话体现了学生灵感的火花,那么教师都会给出一句最真诚的赞美:很好、不错、太好了、太棒了等等,由此,增强学生的成功感,提高其自我效能感,激发他们的表现欲,把他们导入“成功——再成功”的良性循环。
4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