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药厂安全管理制度 Microsoft Word 文档
生产部管理文件
文件名称:口服固体制剂车间安全管理制度
制定人 制定日期
1. 本制度适用于口服固体制剂车间全体工作人员,车间主任及安全员对本制度实
施负责。
2. 全体人员应自觉遵守公司、车间制定的各项安全规章制度和规定。
3. 进入生产岗位工作的人员,必须接受车间和班组两级安全培训,经考核合格后,
方可上岗。
4. 在车间内应建立安全管理责任制,下级对上级负责;建立安全检查制度,并设
记录。当发现安全事故隐患或发生事故时,应及时逐级上报,必要时可越级上报。对事故知情不报或故意破坏事故现场的人员,要追究相关责任。 5. 车间各工作室下班后必须上锁,门锁钥匙一把交车间统一保管,其余在各班组
中指定由专人保管。钥匙遗失应向上级报告,锁具损坏要及时更换,未经领导同意,不得随意配置钥匙。
6. 个人存放物品的更衣柜每次使用后要及时上锁,不许在更衣柜内存放首饰、现
金、存折、信用卡等贵重钱物。
7. 严格执行设备标准操作规程及岗位安全操作法,不许违章操作和生产,对于出
现的违章操作,任何人均有责任制止。
? 班组中配备的消防器材应妥善保管,按指位置存放,不得随意移动。当发现灭火器材压力不足、存放过期时,要及时向上级汇报,由公司有关部门统一解决,使
审核人 审核日期 批准人 批准日期 用过的灭火器,要及时换新。
8. 安装在墙面上的配电箱中不同机器设备及照明线路上的电源开关,为了便于识
别,杜绝发生错误操作,应分别在开关上用文字注明用途,放置配电柜的房间,照明必须良好,严禁抹黑操作电源开关,严禁非指定人员操作电源开关。 9. 班组中所有管道上应按公司规定粘贴管道标志及内容物流向,对管道上的关键
控制阀门,使用人员应熟知,操作时需指定专人,必要时还应悬挂状态标志牌。 10. 设备操作人员应认真阅读该设备使用说明书,并按照使用说明要求,严格遵守
操作规程。不许违章操作,对于发现的违章操作,要坚决制止,立即纠正。 11. 严格遵守安全用电的有关规定,严禁车间非电工人员擅自对电器进行接线和维
修。
12. 班组中管道、阀门出现泡、冒、滴、漏现象,机器及电器使用中发现明显异常,
应及联系有关人员进行检查、修理,当天不能修复的,应及时向上级汇报。 13. 生产现场未经公司有关部门批准,未采取相关预防事故发生的措施之前,不允
许动火。
14. 使用高温、电加热器时,应有防止烫伤及发生火灾的保护措施,盛放加热介质
的容器应放置牢固,如需手工搬运,一次盛放量不应超过容器最大盛放体积的3∕4,重量不宜超过30 Kg,电加热设备使用后,应降温至室温条件下存放。 15. 车间内消毒或生产用酒精等易燃易爆物品,应盛放在带盖的密闭容器中,不得
在高温条件下放置,并由专人负责,上锁管理。存放量不宜过多,如生产需要,存放量不得多于两天使用量。
16. 接触对人体有强烈刺激或伤害的化工原料、化工气体的生产岗位,需按规定采
取必要的人员防护措施,如带橡胶手套,带防护眼镜,配带防毒面具。人员进
入房间前用新鲜空气进行置换等。操作上应采取双人制。
17. 生产现场物品要排列整齐,放置有序,距动力设备应留有适当的安全距离,要
保持道路畅通,禁止用物品堵塞安全通道和安全门。
18. 班长每天生产结束后,应采取一人操作,一人复核的检查方法,关闭人流、物
流通道,关闭班组内水、电、气等管道阀门和生产设备、房间照明的电路开关,把门锁好,并设记录。
19. 车间内非连续生产时,在停产期间,应关闭班组中的水、汽阀门,关闭生产设
备、照明电路开关;不许存放易燃易爆物品。
20. 生产操作前应检查本岗位机械设备状况(如制粒设备捕尘袋、筛网、总混机等)。
如有隐患及时汇报。
21. 在生产过程中如出现异常情况应及时上报车间或生产部,填写异常情况处理报
告,以便及时处理。
22. 总混机操作时,人员一定要站在安全线以外操作,以免造成人身伤亡事故。投
料口和出料口的盖一定要卡紧,以免在混合时漏料造成浪费。
23. 严格执行中间站管理制度,保证站内物料帐物相符,状态标志明显;划分区域
管理,严格执行中间站上锁管理。
24. 颗粒分装操作人员应认真小心操作,要随时注意检查产品,以保证质量产品和
设备安全。不允许在操作间内聊天,留意切刀和热封轴,在对设备厂房进行75%乙醇消毒时,应尽量避开热流,以免造成事故。
25. 制剂车间与综合库之间的物料入口为物流通道,严禁人员由此进入综合库,物
流通道制剂车间侧门使用后应及时上锁。 26. 严禁设备带病操作。
27. 在操作整粒机时严禁在开机状态下用金属棒伸入粉碎机腔。
28. 口服固体全体人员都有责任对违反以上制度的人员加以制止和批评教育。 29. 安全检查监督员每天在下班时对车间内各重要房间门锁、水、电、汽阀门等进
行一次检查,各班组长对本班组的安全负责。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