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20102011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试卷高二语文 - 5
2010—2011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试卷
高二语文
大同一中 邢丽茹
第Ⅰ卷 客观卷(共24分)
一、基础知识(每题3分共15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痉挛(jìng) 赝品(yàn) 踯躅(chú) ...B.倾圮(pǐ) .C.蹒跚(shān) .D.干瘪(biě) .
脚踝(huái) .
黏泥(nián) .
蜷缩(quán) .
伛偻(yǔ) .
颐指气使(yí) .
卷帙浩繁(zhì) .戛然而止(gá) .浑身解数(jiě) .
龌龊 (chuò) 皱襞 (bì) ..
2.下列各项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可是他还在他们前面走着,他快乐而安祥。
B.为什么我们要把我们的气力浪废在思想上、悲伤上呢?
C.读者在人物与背景、命运与现实的描绘中流连、品位,捉摸和把握那些貌似客观的细节描写,从而体会作者的意图。
D.骄傲的勇士丹柯望着横在自己面前的广大的草原笑起来。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我总是以为意识流小说似乎就是把心理的活动不加掩饰、无视逻辑地罗列一番,然后写得越抽象,越空洞,越支离破碎越好。可是,我又一次犯了浅薄的毛病。 ....B.英国女作家伍尔芙著作等身,是意识流文学的始作俑者,应当在现代文学中占有一席之地。 ....
C.清兵卫收藏的那些产于不同时代、具有不同造型、来自不同地区的葫芦,把小小的书房挤得满满当当,间不容发。 ....D.素芭的这种语言琳琅满目,从蟋蟀鸣叫的草地到星空无言的世界,只有手势、表情、音乐、哭泣和叹息,....充盈在那广阔的语言世界。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卡尔维诺有一篇小说《树上的男爵》,讲的是一个男孩子发狠上了树,从此他的一生就在树上度过。 B.研究小说的专著可以帮助读者完成文学鉴赏中从“知其然”到“知其所以然”的飞跃。 C.“迷惘的一代”这个称呼的来历,出自侨居巴黎的美国老一辈女作家格特鲁德·斯坦因之口。
D.仅在短短的三年之前,电脑“上网”对人们还是陌生的,但对今天的学生来说,显然已经是比较熟悉的了。
5.下列有关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清兵卫与葫芦》出自志贺直哉之手,他是日本近代文学史上“新感觉文学”流派的主要代表。他的作品追求个性解放,提倡人道主义精神,强调人的尊严和意志。代表作有长篇小说《暗夜行路》。
B.泰戈尔是一位印度诗人、哲学家和印度民族主义者,1913年他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是第一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亚洲人。他的作品充满了鲜明的爱国主义和民主主义精神,同时又富有民族风格和民族特色。其重要诗作有诗集《吉檀迦利》、《新月集》、《飞鸟集》等。
C.苏联作家高尔基的《丹柯》充满了“有价值东西被毁坏”的悲剧性,而情节设置上一波三折又进一步凸显了主题的悲剧意味,丹柯这一英雄形象也因此显得丰厚饱满。从审美效果来说,结尾崇高的悲剧色彩更能使作品获得成功。 D.《桥边的老人》中,法西斯的威胁近在咫尺,老人却还在挂念着自己照看的小动物,表现出人性的光辉;而《老人与海》中的桑提亚哥说:“一个人可以被毁灭,但不能被打败。”这是他的生活信念,也是海明威要表达的思想——人类面对艰难困苦时必须具有坚不可摧的精神力量。 二、阅读下面一篇唐代小说,完成6—8题目。(9分)
离魂记 陈玄祐
天授三年,清河张镒因官家于衡州。性简静寡知友。无子,有女二人。其长早亡,幼女倩娘端妍绝伦。镒
外甥太原王宙,幼聪悟,美容范。镒常器重,每曰:“他时当以倩娘妻之。”后各长成,宙与倩娘常私感想于寤寐,家人莫知其状。后有宾僚之选者求之,镒许焉。女闻而郁抑,宙亦深恚恨。托以当调,请赴京,止之不可,遂厚遣之。
宙阴恨悲恸,决别!上船,日暮,至山郭数里。夜方半,宙不寐,忽闻岸上有一人行声甚速,须臾至船。问之,乃倩娘徒行跣足而至。宙惊喜发狂,执手问其从来。泣曰:“君厚意如此,寝梦相感。今将夺我此志,又知君深情不易,思将杀身奉报,是以亡命来奔。”宙非意所望,欣跃特甚。遂匿倩娘于船,连夜遁去。倍道兼行,数月至蜀。
凡五年生两子。与镒绝信。其妻常思父母,涕泣言曰:“吾曩日不能相负,弃大义而来奔君。向今五年恩慈间阻,覆载(天地)之下,胡颜独存也?”宙哀之曰:“将归,无苦。”遂俱归衡州。既至,宙独身先至镒家首谢其事。镒曰:“倩娘病在闺中数年,何其诡说也?”宙曰:“见在舟中。”镒大惊,促使人验之。果见倩娘在船中,颜色怡畅。讯使者曰:“大人安否?”家人异之,疾走报镒。室中女闻喜而起,饰妆更衣,笑而不语。出与相迎,翕然而合为一体,其衣裳皆重。其家以事不正,秘之。惟亲戚间潜有知之者。后四十年间,夫妻皆丧。二男并孝廉擢第,至丞尉。
玄祐少尝闻此说而多异同,或谓其虚。大历末,遇莱芜县令张仲规,因备述其本末。镒则仲规堂叔,而说极备悉,故记之。
6.对文中加点字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宙亦深恚恨(伤心) B.乃倩娘徒行跣足而至(白白地) ..C.见在舟中(看见) .
D.今将夺我此志(改变) .
7.下列句子中的“其”的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是 A.家人莫知其状 B.何其诡说也 ..C.其妻常恩父母 .
D.或谓其虚 .
8.对这篇小说内容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张镒从前曾答应自己的外甥王宙,等女儿长大以后,把女儿送到太原去和王宙结婚,可后来张镒却答应了宾僚的求婚,把女儿嫁给了宾僚。
B.张镒被征调到京城去做官,但张镒不愿离开清河,就派王宙到京城去贿赂朝廷官员,于是才有了王宙与倩娘的生离死别。
C.当王宙和倩娘决别上路以后,倩娘自杀身亡,然后她的灵魂追上了王宙,和王宙私奔到四川,并生下了两个孩子,后来又和王宙一起回到了清河娘家。出人意料的是,在这五年里,张镒家竟然还没有埋葬倩娘。
D.陈玄祐小时候曾听到过倩娘离魂的事,后来又亲耳从张镒的堂侄、莱芜县令张仲规那里听到这件事的始末,意在表明这件事是真实的,而不是作者胡编乱造出来的。
第Ⅱ卷 主观卷(共76分)
9.翻译文中划线的句子(6分)
(1)镒常器重,每曰:“他时当以倩娘妻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遂匿倩娘于船,连夜遁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0—13题。(15分)
一小时的故事 凯特·肖班
①大家都知道马拉德夫人的心脏有毛病,所以在把她丈夫的死讯告诉她时是非常注意方式方法的。是她的姐姐朱赛芬告诉她的,话都没说成句,吞吞吐吐、遮遮掩掩地暗示着。她丈夫的朋友理查德也在她身边。
②要是别的妇女遇到这种情况,一定是手足无措,无法接受现实,她可不是这样。她立刻一下子倒在姐姐的怀里,放声大哭起来。当暴风雨般的悲伤逐渐减弱时,她就独自走向自己的房里,不要人跟着她。
③正对着打开的窗户,放着一把舒适、宽大的安乐椅。全身的精疲力竭,似乎已浸透到她的心灵深处,她一屁股坐了下来。
④她能看到房前场地上洋溢着初春活力的轻轻摇曳着的树梢。空气里充满了阵雨的芳香。下面街上有个小贩在吆喝着他的货色。远处传来了什么人的微弱歌声;屋檐下,数不清的麻雀在嘁嘁喳喳地叫。对着她的窗的正西方,相逢又相重的朵朵行云之间露出了这儿一片、那儿一片的蓝天。
⑤她坐在那里,头靠着软垫,一动也不动,嗓子眼里偶而啜泣一两声。她还年轻,美丽,沉着的面孔出现的线条,说明了一种相当的抑制能力。可是,这会儿她两眼只是呆滞地凝视着远方的一片蓝天,从她的眼光看来她不是在沉思,而像是在理智地思考什么问题,却又尚未做出决定。什么东西正向她走来,她等待着,又有点害怕。那是什么呢?她不知道,太微妙难解了,可是能感觉得出来。这会儿,她的胸口激动地起伏着。她开始认出来那正向她逼近、就要占有她的东西,她挣扎着决心把它打回去——可是她的意志就像她那白皙纤弱的双手一样软弱无力。当她放松自己时,从微弱的嘴唇间溜出了悄悄的声音。她一遍又一遍地低声悄语:“自由了,自由了,自由了!”她的目光明亮而锋利,她的脉搏加快了,循环中的血液使她全身感到温暖、松快。
⑥她知道,等她见到死者那张一向含情脉脉地望着她、如今已是僵硬、灰暗、毫无生气的脸庞时,她还是会哭的。不过她透过那痛苦的时刻看到,来日方长的岁月可就完全属于她了。她张开双臂欢迎这岁月的到来。在那即将到来的岁月里,没有人会替她做主;她将独立生活。再不会有强烈的意志而迫使她屈从了,多古怪,居然有人相信,盲目而执拗地相信,自己有权把自己的意志强加于别人。在她目前心智特别清明的一刻里,她看清楚:促成这种行为的动机无论是出于善意还是出于恶意,这种行为本身都是有罪的。
⑦当然,她是爱过他的——有时候是爱他的,但经常是不爱他的。那又有什么关系!有了独立的意志,爱情这未有答案的神秘事物,又算得了什么呢!“自由了!身心自由了!”她悄悄低语。
⑧朱赛芬跪在关着的门外,苦苦哀求让她进去。“露易丝,你干什么哪?看在上帝的份儿上,开开门吧!”“去吧,我没事。”她正透过那扇开着的窗子畅饮那真正的长生不老药呢,在纵情地幻想未来的自由美好岁月,春天,还有夏天以及所有各种时光都将为她自己所有。她终于站了起来,在她姐姐的强求下,打开了门。她眼睛里充满了胜利的激情,搂着姐姐的腰,一齐下楼去了。
⑨有人在用弹簧锁钥匙开大门。进来的是布兰特雷〃马拉德,略显旅途劳顿,但泰然自若地提着他的大旅行包和伞。他不但没有在发生事故的地方呆过,而且连出了什么事也不知道。他站在那儿,大为吃惊地听见了朱赛芬刺耳的尖叫声;看见了理查德急忙在他妻子面前遮挡着他的快速动作。不过,理查德已经太晚了。
⑩医生来后,他们说她是死于心脏病——说她是因为极度高兴致死的。
【注】凯特?肖班(Kate Chopin,1851—1904)生活在19世纪后半叶,曾被誉为“美国女权主义文学创作的先驱之一”。
10.指出第四自然段中景物描写采用的技巧,并简析景物描写的作用。(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布兰特雷·马拉德的形象着墨不多,但给人印象深刻,请简要分析这一形象。
(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整个故事发生在一个小时内,“门”和“窗”在小说中多次被提及,请结合文意指出这两个意象的含义及
作用。(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一小时的故事》一经发表,引起了极大的反响,成为议论的焦点。有人指责,有人赞赏,众说纷纭。你持
怎样的观点,请作简要分析。(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文字表达(15分)
14.这是解放初期著名的农村作家赵树理的代表小说《李有才板话》中的一段文字,请按要求恰当表述。(8分)
老杨同志吃了早饭起程①,天不晌午就到了阎家山,他一进村公所,正遇着广聚跟小元下棋②(提示:“老杨”与“广聚和小元”双方彼此陌生)。他两个因为一步棋争起来,就没有看见老杨同志进去。老杨同志等了一会,还没有跟他搭话,他就在这争吵中问道:“哪一位是村长?”广聚跟小元抬头一看,见他头上箍着块白毛巾③,身上白小布衫深蓝裤,脚上穿着半旧的硬鞋。从这服装上看,村长广聚以为他是哪村派来送信的④,就懒洋洋地问道:“哪个村来的?”
如果“老杨同志”自己按着当时的情态,事后对别人讲述这一段经历,画线句子的内容该怎样表述?请写在下面横线上。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3分)
我曾看到她在几架翼琴的伴奏下跳波洛涅兹舞,曾听见她用懒洋洋的声音朗诵《叶甫盖尼〃奥涅金》
中的篇什。于是那古朴的、充满幻想的生活又映现在我眼前????当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她们长长的睫毛妩媚地垂在忧悒而温柔的双眸上??
将下面四句话按合理的顺序填在上段文字里,依次是______________。 ①她们娇妍的脸庞上流露出贵族的气度 ②在贵族庄园里有过多么好的少女和妇人啊 ③她们的华发梳成古色古香的发式 ④她们的肖像从墙上俯视着我
16.“我给‘文学人物’写句话”主题活动中,赵伟同学写下的这句话(例句),获得了同学们的好评。请你在
提供的人物中任选两个,以“希望”开头拟写句子。要求在内容上能体现与人物相关的信息,句式、修辞....等与例句基本相同。(4分)
例句:写给“祥林嫂”:希望就是你对阿毛的无尽惦念,如春天贺家墺漫山遍野的绿色,在你的心头鲜活到永远。
写给“清兵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写给“丹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写给“素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窗外,雨依旧下着,那淅淅沥沥的雨声,好像在诉说着什么??
请自拟标题,并以此为开头,写一篇800字左右的文章
2010—2011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试卷
高二语文答案
1.B(A.躅 .zhú
C.戛 .jiá
D.解xiè)
2.D 解析:A项,安祥—安详;B项,浪废—浪费;C项,品位—品味。 3.A 4.B 5.A
6—8 DBD
9.张镒非常器重这个外甥,每每对他说:“将来定当把倩娘嫁给你做妻子。”王宙于是就将倩娘隐匿在船中,连夜逃走。 10.技巧:
①衬托(以景衬人)。
②分层写景,远近高低结合。
③多角度写景,视觉听觉嗅觉结合。 作用:
①烘托欢快、愉悦气氛。
②为下文人物心情的转变作铺垫。
③暗示人物获得自由的兴奋和舒适心情。
(技巧与作用各写出两点发即可得满分。一点1分)
11.布兰特雷·马拉德对妻子“一向含情脉脉”关心、爱护她,(1分)但是他把自己的意志强加于妻子,使其
屈从,是专制、无视妻子人格的男人,(1分)他代表了男权社会的规范。(1分)
12.这里的门与窗,具有象征意义。“门”折射出女主人翁所经受的婚姻枷锁和残酷的社会现实,门内门外两
重天;而“窗”反映了女主人翁渴望美好与自由的一种美好心境。(3分)“门”和“窗”,在结构上推动着故事情节的发展。(1分)
13.可以指责也可以赞赏,两种观点均可。指责的可从道德层面考虑,赞赏的可从文章深刻地阐述了女性追求
平等和自由的主题角度考虑。观点明确给1分,言之成理给2分,表达简明流畅给1分。 14.参考答案:
①我吃了早饭起程 ②正遇着两个人下棋
③两个人抬头打量我——我那天头上箍着块白毛巾 ④其中一位大概是村长,也许以为我是哪村派去送信的
解析:本题的原文是作者用第三人叙述的,叙述者对事情是全知全觉的,如知道“广聚”和“小元”的名字,也知道谁是村长;如改变为“老杨同志”自己讲述,就应把“老杨同志”变为第一人称“我”,并改变原来的全知全觉的叙述方式。 15.②④①③
16.每句要有人物相关的信息,句式、修辞等与例句基本相同. 17.作文,参照高考作文评分标准
附译文:
武则天天授三年,清河郡有个张镒,因为到衡州做官,就在那里安了家。张镒性情简淡好静,少有知音朋友。膝下无子,只有两个女儿。长女早年夭折,幼女名唤倩娘,端庄美丽,无人能及。张镒的外孙王宙是太原人士,从小就聪明有悟性,貌美有风仪。张镒非常器重这个外甥,每每对他说:“将来定当把倩娘嫁给你做妻子。”渐渐的,倩娘和王宙各自长大了,他们私下里时时彼此爱慕思念,家人却并不知道。后来张镒的幕僚中有去选部的人向张家求亲,张镒就同意了。倩娘听闻此事,郁郁寡欢;王宙知道后也深深怨恨,随即托词说应当调任,向张家请辞去京城。张家劝止不住,于是厚礼相待地送走了外甥。
王宙与舅舅告别上船,心中暗暗悲怆。傍晚时分,船行水路穿过山峦几重停在了数里之外。半夜里,王宙正辗转难眠,忽然听到岸上有人赶来,步履非常迅速匆忙,片刻之间就到了船边。一问之下才知道,是倩娘赤着脚徒步追来。王宙欣喜若狂,抓住倩娘的手问她因何而来。倩娘泣声回答道:“你的情谊是如此厚重,即便在睡梦里我都感应。如今父亲将我许给别人,强行改变我的意愿,而我又知道你对我情深似海不会轻易改变,我前思后想惟恐你杀身徇情,所以不顾性命、舍弃了家人来私自投奔。”王宙听完喜出望外,欢欣雀跃。于是就将倩娘隐匿在船中,连夜船行而去。两人加速赶路,不出数月就到了四川。
又过了五年,两人已经生了两个儿子,与张镒更是音信断绝。倩娘思念父母,常常对着王宙哭泣说:“我当年不肯辜负你的情义,背弃了礼仪伦常和你私奔。从那时到现在五年了,与父母恩断义绝(和父母断绝来往),生在天地之间,有什么脸面一个人活下去呢?”
王宙听了,也为妻子的话伤心,说:“我们这就将回去,再也不必为远离双亲而痛苦。”于是夫妻二人一起回到了衡州。等到了衡州,王宙独身一个人先到了舅舅张镒家中,为自己带走倩娘的事谢罪叩头。张镒诧异道:“我女儿倩娘明明卧病家中已经好几年了,你怎么这样胡说呢!”王宙说:“你若不信,可以到船上与倩娘相见!”张镒大惊,忙差家人去看,果然看到倩娘坐在船中,神情怡然欢畅,见到来验看的家人,还询问说:“我父母可否安泰?”家人惊为异事,急忙跑回来告知张镒。此时内室中卧病多年的女儿也听闻后欢喜地起身,梳妆更衣,笑颜逐开却并不说话。这倩娘出去迎接她,忽然两人完全合为一个,她们的衣服裤子也都叠合在一起。
张家觉得这件事终究算是离奇不正,于是隐瞒不说。只有亲戚中偶有偷偷知道的。后来又过了四十年,王宙倩娘夫妇过世了。他们的两个儿子因为孝廉而获取了功名,当了县丞县尉。
我陈玄佑年少的时候常常听说这个故事,或雷同或相异,或有人说是假的。唐代宗大历年末,我遇见了莱芜县令张仲规,他向我详细讲述了这个故事的本末。因为张镒是他的堂叔,而他的讲说也十分细致完备,我因此把它记录下来。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