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题海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语言学试题汇总

语言学试题汇总

  • 62 次阅读
  • 3 次下载
  • 2025/5/5 17:29:58

 韵摄(南开2001,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汉语言文字学)  对转(南开2001,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汉语言文字学)  开口呼(南开2001,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汉语言文字学)  新附字(南开2001,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汉语言文字学)  区别字(南开2001,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汉语言文字学)  古今字(浙大2000,中国古代文学)  异体字(浙大2000,中国古代文学)  假借(浙大2000,中国古代文学)  通假(浙大2000,中国古代文学)  连绵字(浙大2000,中国古代文学)  如字(浙大2000、2001,中国古代文学)  貌(浙大2000、2001,中国古代文学)  黏(浙大2000,中国古代文学)  平分阴阳(浙大2001,中国古代文学)  浊上作去(浙大2001,中国古代文学)  入派三声(浙大2001,中国古代文学)  阴阳对转(浙大2001,中国古代文学)  读为(浙大2001,中国古代文学)  读若(浙大2001,中国古代文学)  谓之(浙大2001,中国古代文学)  之言(浙大2001,中国古代文学)

 对文则别,散文则通(浙大1998,中国古代文学)

 同谐声者必同部(浙大1998,中国古代文学)  经传释词(浙大1998,中国古代文学)  重文与重言(浙大1998,中国古代文学)  如字与破读(浙大1998,中国古代文学)  亦声(浙大1999,中国古代文学)  形训(浙大1999,中国古代文学)  经典释文(浙大1999,中国古代文学)  重唇音(浙大1999,中国古代文学)  合音词(浙大1999,中国古代文学)

试题分析 【考点】古文字学、训诂学、音韵学知识,学术名词。 【难点】数量众多,体系复杂,不易掌握全面。 【重点】训诂学、音韵学知识。 填空题 试题检索

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采取“书同文”的国策,将文字统一成小篆,丞相李斯作《( )》,中车府令( )作《爰历篇》,太史令赵高作《博学篇》,成为文字的范本,这三部书也合称为《( )》。(南开2000,汉语言文字学)  《说文解字》正文收字( )个,以部首统属之,分为( )部。(南开2000,汉语言文字学)  许慎给“六书”中的“转注”下的定义是( )。(南开2000,汉语言文字学)

 在五代宋初时期以研究《说文解字》著称于世的有( )和( )兄弟。(南开2000,汉语言文字学)  东汉( )为汉代经学的集大成者,遍注群经,今存《周礼注》、《仪礼注》、《礼记注》和《( )》。(南开2000,汉语言文字学)  《尔雅》是我国第一部训诂学著作,东晋( )曾为该书作注。(南开2000,汉语言文字学)  唐代陆德明所著《( )》是一部极其重要的训诂学著作,该书收集汉魏六朝时期( )家音切,又是研究这一时期音韵的宝贵材料。(南开2000,汉语言文字学)

 《读书杂志》是清代( )撰写的重要的训诂学著作,他的儿子( )撰写的《( )》是一部成就非常高的研究古汉语虚词的著作。(南开2000,汉语言文字学)。

 清代古音学昌盛,研究古音的学者分为( )和( )两派。(南开2000,汉语言文字学)

 清代学者钱大昕提出的( )和( )被现代学者誉为中国的“格里姆定律”。(南开2000,汉语言文字学)  许慎的《说文解字》按照六书的原则,分析篆文的形体,概括出( )个部首;明代梅膺祚的《字汇》减少为( )部,使检字方便了许多。(复旦1997,语言学、现代汉语、汉语史)  “孟尝君客我”中的“客”是( )用法。“齐将田忌善而客待之”中的“客”是( )用法。(复旦1997,语言学、现代汉语、汉语史)  “西为之箪食与肉,诸橐以与之”中的“诸”是( )的合音词。(复旦1997,语言学、现代汉语、汉语史)   “示现”是一种修辞格,指的是( )。(复旦1997,语言学、现代汉语、汉语史)

 “子何故肯逃我”中的“逃”在句中是动词的( )用法。(北师大2001,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汉语言文字学)

 “寡人有子,未知其谁立焉”中的“谁”在句中的语法成分是做( )语。(北师大2001,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汉语言文字学)

 “颖”字的形旁是( )。(北师大2001,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汉语言文字学)  小篆的楷书形体是( )。(北师大2001,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汉语言文字学)

 “天地盈虚,与时消息”中“消息”的意义是( )。(北师大2001,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汉语言文字学)  清代的段玉裁把古韵分为( )部。(北师大2001,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汉语言文字学)

 在黄侃的古韵二十八部中,和阴声韵歌韵、阳声韵元韵相配的入声韵是( )韵。(北师大2001,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汉语言文字学)

 《说文通训定声》的作者是( )。(北师大2001,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汉语言文字学)

 汉人所作的章句,除了赵岐《孟子章句》之外,还有( )。(北师大2001,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汉语言文字学)

 抄写、刊刻古书误增的文字,校勘学称作( )。(北师大2001,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汉语言文字学)  我国第一部图书分类目录是( )的《( )》。(南开2001,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汉语言文字学)  词〖JP3〗义引申的方式主要有( )、( )两种。(南开2001,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汉语言文字学)  要想知道某字在古书中大致有哪些引申义和假借义最好是查《( )》。(南开2001,语言文学及应用语言

学、汉语言文字学)

 要想知道某字在古书注解中大致有哪些种解释,可查《( )》。 (南开2001,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汉语言文字学)

 ( )所〖JP3〗〖BF〗撰《三国志注》、( )所撰《世说新语注》、郦道元撰写的《( )》和李善撰写的《( )》是引书资料最为丰富的四部训诂著作。(南开2001,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汉语言文字学)

 用音训的方法解释词义时,如用术语,应该使用( )、( )。(南开2001,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汉语言文字学)

 郭璞曾给《( )》和《( )》两部训诂著作作过注解。(南开2001,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汉语言文字学)

 清代翟灏的《( )》和( )的《恒言录》都是收集考证方言俗语的书。(南开2001,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汉语言文字学)

 《说文》“四大家”是指( )、( )、( )、( )。(南开2001,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汉语言文字学)  “六书”的名称是( )、( )、( )、( )、( )和( )。其中( )、( )、( )、( )是造字之法,而( )、( ) 则是用字之法。(浙大2000,中国古代文学)

 清代学者研究《说文解字》的人中影响最大的是所谓“说文四大家”,其中最切合实用的是( )的( )和( )的( )。(浙大2001,中国古代文学) 试题分析

【考点】古汉语研究的著名著作,训诂学、音韵学知识。 【难点】均属基本知识,无难点。 【重点】古代汉语研究的代表著作。 简答题

试题检索  请用连线的方式,指出古汉语中音同或音近的常见假借字。 例: 舟时 是周朝

搜索更多关于: 语言学试题汇总 的文档
  • 收藏
  • 违规举报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10.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推荐下载
本文作者:...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

文档简介:

 韵摄(南开2001,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汉语言文字学)  对转(南开2001,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汉语言文字学)  开口呼(南开2001,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汉语言文字学)  新附字(南开2001,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汉语言文字学)  区别字(南开2001,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汉语言文字学)  古今字(浙大2000,中国古代文学)  异体字(浙大2000,中国古代文学)  假借(浙大2000,中国古代文学)  通假(浙大2000,中国古代文学)  连绵字(浙大2000,中国古代文学)  如字(浙大2000、2001,中国古代文学)  貌(浙大2000、2001,中国古代文学)  黏(浙大2000,中国古代文学)  平分阴阳(浙大2001,中国古代文学)  浊上作去(浙大2001,中国古代文学)  入派三声(浙大2001,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单篇付费下载
限时特价:10 元/份 原价:20元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
Copyright © 云题海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6052595号-3 网站地图 客服QQ:370150219 邮箱:37015021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