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2015高考历史(岳麓版)大一轮考点两级梯度练:第22讲 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曲折发展
练出高分
基础训练——练熟主干知识
1. 中共中央在一份文件中指出:“要克服很多农民在分散经营中所发生的困难??要使国
家得到比现在多得的商品粮及其他工业原料??就必须提倡‘组织起来’。”为此开展了
( )
A.土地改革运动 B.农业合作化运动 D.“大跃进”运动
C.人民公社化运动 答案 B
2. 下表是1957~1960年我国工农业总产值构成比例表,对表中所示数据信息解读正确的是
( )
年份 1957 1958 1959 1960 占工农业总产值% 农业总产值 43.3 34.3 25.1 21.8 轻工业总产值 31.2 30.5 31.1 26.1 重工业总产值 25.5 35.2 43.8 52.1 ①资本主义工商业逐步萎缩 ②经济建设中“左”倾错误严重 ③工农业生产比例严重失调
④中共“八大”提出的主要任务基本完成 A.①④ 答案 B
解析 利用表格时间内1957~1958年,结合所学知识,可知①错误,到1956年三大改造基本完成,资本主义工商业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④错误,1956年八大提出的方针根本没有坚持下来。这样排除含有①或④的选项。
3. 据国家统计局《国民收入统计资料汇编》显示,从1952年到1957年,农业产值增长了
12.8%,工业产值增长为128.6%。在全部工业产值中,以农产品为主要原料的产值约占50%左右,农副产品和用农业原料制成的工业品,在国内市场主要商品供应量中约占90%左右,在出口总额中约占75%左右。上述材料反映了 A.农业集体化有利于工业化 B.建立了完备的工业体系 C.土地革命取得了一定成效 D.外贸出口额大幅度增长 答案 A
( )
B.②③
C.①②③
D.②③④
解析 本题材料主要反映了农业的发展在工业发展中所起的重要作用。再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当时广大农民参加农业生产合作社,走集体化道路,克服了分散落后的小农经济的局限性,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农业的发展,也有利于工业化的开展。
4. 读下图,对一五到二五时期国内生产总值构成变化的原因分析,不正确的是( )
A.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提出 B.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的实施 C.“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D.八字方针的贯彻 答案 A
解析 一五计划从1953年开始,提出发展重工业,建立社会主义国家工业化的初步基础,二五计划完成后为我国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打下了进一步发展的基础,在图中的表现是二五计划期间第二产业比重上升。二五计划(1958~1962年)实行时我国实施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因此开展“大跃进”运动,全国掀起大炼钢铁的浪潮,人民公社运动、农业浮夸风使得农业遭受一定程度上的打击,比重下降。为解决经济困难,1961年又开始实行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故B、C、D都属于原因。A项的过渡时期总路线提出于1953年,指导了三大改造和一五计划的实施。故不属于本题的原因,因此 选A。
5. 1956年12月,毛泽东提出:现在我国的自由市场,基本性质仍是资本主义的??上海
地下工厂同合营企业也是对立物。因为社会有需要,就发展起来。要使它成为地上,合法化,可以雇工??可以开私营企业,定个协议,十年、二十年不没收??可以消灭了资本主义,又搞资本主义。”材料中“地下工厂”应该是 A.中外合资企业
B.手工业个体户和手工工厂 C.国营企业
D.手工业生产合作社 答案 B
解析 解题的关键在于把握住题干时间1956年12月,而这一时期我国三大改造已经基本完成,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了社会主义公有制。而从“地下工厂同合营企业也是对立物”可以看出“地下工厂”属于生产资料还属于私有的手工业个体户和手工工厂。 6. 下图是我国某一“五年计划”时期工农业生产的发展状况(单位:万吨)。在该“五年计
( )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