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题海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必修二 第一章 人口与环境单元复习题

必修二 第一章 人口与环境单元复习题

  • 62 次阅读
  • 3 次下载
  • 2025/5/30 0:34:51

必修二 第一章 人口与环境单元复习题

考点一:人口的增长和分布。世界人口的增长。世界人口的分布。中国人口的增长和分布。中国的人口政策。

考点梳理1:人口增长模式及其转变

决定因素: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人口增长的快慢,归根结底取决于生产力的发展水平。

考点梳理2:人口增长模式的地区分布 世界:属于“过渡型”,处在向“现代型”转变的阶段 发达国家:多为“现代型”。当代(接近)零增长及负增长的国家.接近零增长有英国比利时芬兰; 零增长有希腊葡萄牙波兰奥地利;负增长有意大利匈牙利德国 发展中国家:多为“过渡型”(非洲、亚洲、拉丁美洲大部分、大洋洲除澳、新外)但韩国、新加坡、古巴、乌拉圭、中国已进入或正要进入“现代型”

中国人口增长状况:由于计划生育的实施,20世纪70年代以来人口出生率和自然增长率都有大幅下降,人口增长模式正逐步由“高低高”型向“三低”型过渡。 训练题组一:

1.人口增长模式由( ) A.人口总数量决定 B.人口年龄结构决定

C.人口出生率、死亡率和自然增长率决定 D.人口性别结构决定

2.就全球而言,影响人口数量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人口的迁移 B.人口的地域分布特点 C.人口的机械增长 D.人口的自然增长 3.下列各大洲中,人口的自然增长率最高的是( ) A.大洋洲 B.北美洲 C.非洲 D.欧洲

4.工业革命以前,世界人口增长的特点是比较缓慢的,根本原因是( ) A.人口出生率低 B.人口死亡率低 C.人口死亡率高

D.生产力不发达,经济基础落后,人类生活水平、健康水平低

读人口出生率与死亡率的统计图,回答5~6题。 5.图中①②③④代表的国家需要计划生育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6.图中标示的国家中,最需要鼓励生育的有( ) A.① B.② C.③ D.④

下图为“新中国人口自然变动图”,据此完成7~9题. 7.1950~2000年间,人口出生率最高年份的数值约为

( ) A.33‰ B.43‰ C.27‰ D.15‰

8.人口自然增长率为负值的年份是( ) A.1960~1961年间 B.1959~1960年间 C.1957~1958年间 D.1949~1950年间

9.根据图上曲线延伸的变化,未来10—20年内将会出现( ) A.人口总量稳定 B.人口老龄化加速

C.人口自然增长率约在17‰左右 D.人口总量逐渐减少

下面是“三个区域的人口统计图”。读图,完成10~11题。 10.关于a区域的人口增长模式说法正确的是( ) A.人口增长快

B.自然增长率很低,是经济发达人们的生育意愿低

C.老龄化严重

D.生产力水平低,医疗卫生水平差,死亡率高 11.影响c区域人口自然增长率的最主要因素有( )

A.经济发展水平较高 B.人口受教育水平较低 C.医疗卫生水平较低 D.人们的生育意愿较低

考点二:人口合理容量:人口数量与环境的关系。人口增长模式及地区分布。环境承载力。合理容量。控制人口数量的意义。 考点梳理1:环境人口容量的概念

简单地说:就是环境所能容纳的最大人口数

影响因素:资源、科技发展水平及人口的文化和生活消费水平,资源是首要因素 正相关:资源(决定因素)、科技、对外开放;负相关:生活和文化消费水平 考点梳理2:环境人口容量的估计

不确定性:现有资源总数不确定、科技、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相对确定性:在假定技术水平、资源的基础和潜力相对稳定,人口消费水平变化不

大容量的条件下进行相对定量的估计

合理人口容量:指保证合理健康的生活水平、且能促进社会、经济和环境可持续发展

的人口规模,有些接近地区最适宜人口的涵义 考点梳理3:地球的环境人口容量

假定条件不同,估计方法不同,结果不同

悲观者认为现在世界人口已经大大超出了地球的环境容量 乐观者认为未来世界人口不会达到地球环境人口容量的极限值

介于上述两者之间的观点认为地球环境人口容量在100亿左右,联合国认为在110亿或多一些

我国的环境人口容量:按土地资源最高容量在16亿左右 训练题组二:

1.关于环境人口合理容量的正确叙述是

A.准确的说是指在一定的自然资源和经济社会条件下,一个国家或地区所能容纳的最高人口数量。

B.是指在有效和持续利用资源、环境并获得最大经济效益的情况下,一定地区所能容纳的人口数量。

C.是一个地区自然环境对人口的承载能力

D.指一定时期内,在维持相对稳定的前提下,环境、资源所能容纳的人口规模和经济规模。

2.关于我国环境人口容量的叙述,正确的是

A.我国已经很好地实施计划生育国策,不需要估计环境人口容量 B.我国环境人口容量最高应控制在13亿左右 C.我国环境人口容量最高应控制在16亿左右

D.我国环境人口容量是只根据多种资源的人口承载力估计的

盛水的木桶是由许多块木板箍成的,盛水量也是由这些木板共同决定的。若其中一块木板很短,则此木桶的盛水量就被短板所限制。这块短板就成了这个木桶盛水量的“限制因素”(或称“短板效应”)。若要使此木桶盛水量增加,只有换掉短板或将短板加长才行。人们把这一规律总结为“木桶原理”。如图,据此回答3~4题。 3.下列关于“木桶”的说法最正确的是( ) A.根据“木桶原理”,地球的环境承载量可以无限制地扩大,因此不必担心人口过多的问题

B.如果木桶代表环境人口容量,则在一定历史阶段内人口容量具有不确定性

C.如果桶板代表资源,则长板决定了环境人口容量 D.如果桶板代表资源,则短板决定了环境人口容量

4.日本、荷兰等国土地、矿产资源都不足,但人口合理容量较高的最主要原因是( ) A.气候适宜

B.本国自然资源丰富

C.大量地利用了其他国家的资源 D.人口素质较高

人类与环境相互影响、相互制约,人类的发展要受到环境承载力和人口合理容量的影响。据此完成5~6题。

5.我国北方地区比西北地区承载着更多的人口,这说明北方地区比西北地区( )

A.土地面积更广阔 B.资源利用条件更优越 C.矿产资源更丰富 D.草场资源更丰富

6.下图中显示能提高青藏地区人口合理容量的有效途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考点三:人口迁移与环境: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我国人口迁移的现状和原因。

考点梳理1:人口选移的概念和分类

考点梳理2: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推拉理论):自然因素、社会经济因素和政治因素

考点梳理3:人口迁移的影响

A.有利 对输入地:提供了廉价的劳力和人才

对输出地:缓解了就业压力,促进两地的经济交流和发展 B不利 对输入地:造成就业压力和不安定因素 对输出地:造成人才外流

大量农村人口迁入城市,既有积极意义,也给城市环境造成巨大压力

自然环境对人口迁移的影响作用正逐步减弱,社会经济因素成为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

训练题组三:

1.有关人口迁移与环境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在人类发展过程中,社会经济因素始终是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 B.人口迁移对环境的影响,迁出地比迁入地影响更为广泛 C.在人类发展的早期,社会经济因素对人口迁移的影响不大 D.大量农村人口涌入城市,只有积极的一面,无负面影响 读下图,回答8~9题。

2.行政区界常被用来区分是否发生人口迁移。图中A、B、C是三个不同行政区。其中常被认为是人口迁移的是

A.c1→c2 B.a1→a2 C.b1→b2 D.a1→b1

3.如果A、B、C是三个不同国家,a1、b1、c1是农村地区,a2、b2、c2是城市地区。下列能够代表当今世界发展中国家人口主要迁移方向的是 A.a1→a2、a1→b1 B.b1→b2、c1→c2 C.a1→b1、b1→b2 D.c1→c2、a1→c1

读下面人口迁移示意图,回答4~6题。

4.若此图表示“二战”后世界人口迁移的主要方向,则甲可能表示( )

A.北美 B.亚洲 C.西亚 D.欧洲

5.若该图表示近年来我国民工流动的主要方向,则该图表示的民工流向可能是( )

A.从湖南流往广东 B.从河北流往山东 C.从新疆流往内地 D.从湖北流往重庆

  • 收藏
  • 违规举报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10.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推荐下载
本文作者:...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

文档简介:

必修二 第一章 人口与环境单元复习题 考点一:人口的增长和分布。世界人口的增长。世界人口的分布。中国人口的增长和分布。中国的人口政策。 考点梳理1:人口增长模式及其转变 决定因素: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人口增长的快慢,归根结底取决于生产力的发展水平。 考点梳理2:人口增长模式的地区分布 世界:属于“过渡型”,处在向“现代型”转变的阶段 发达国家:多为“现代型”。当代(接近)零增长及负增长的国家.接近零增长有英国比利时芬兰; 零增长有希腊葡萄牙波兰奥地利;负增长有意大利匈牙利德国 发展中国家:多为“过渡型”(非洲、亚洲、拉丁美洲大部分、大洋洲除澳、新外)但韩国、新加坡、古巴、乌拉圭、中国已进入或正要进入“现代型” 中国人口增长状况:由于计划生育的实施,20世纪70年代以来人口出生率和自然增长率都有大幅下降,人口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单篇付费下载
限时特价:10 元/份 原价:20元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
Copyright © 云题海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6052595号-3 网站地图 客服QQ:370150219 邮箱:37015021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