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课时12.1 杠杆 -2020学年下学期八年级物理课时同步检测
A.变大
B.不变
C.变小
D.不能确定
【解析】如图,用一个始终水平向右的力F,把杠杆OA从图示位置缓慢拉至水平的过程中,阻力的大小不变(等于物重G),阻力臂变大,动力臂不断变小,根据杠杆平衡条件F1L1=F2L2可知,动力将变大。
故选:A。
16.(2019?台州)消防安全,人人有责。下列有关灭火器使用方法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
A.提灭火器时,手靠近瓶口,容易提起 B.拔保险销时,放开手柄,有利于拔出 C.用力压手柄时,手靠近瓶口,容易压下
D.对准火源根部扫射,灭火物质覆盖可燃物,快速灭火
【解析】A.提灭火器时,灭火器的重力为阻力,手掌上部与柄接触的位置为支点,手的下部对柄向上的力为动力,手靠近瓶口,这样能减小阻力臂,根据杠杆平衡条件可知,可以减小下面手的动力,容易提起灭火器,故A正确;
B.拔保险销时,放开手柄,减小了对保险销的压力,从而减小了摩擦力,有利于拔
出,故B正确;
C.由图3知,用力压手柄(手柄类似于衣服夹子,如下图),手靠近瓶口时(即靠近支点),动力臂减小,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可知,动力应增大,所以不容易压下手柄,故C错误;
D.根据灭火原理可知,对准火源根部扫射,灭火物质覆盖可燃物与氧气隔绝,可以快速灭火,故D正确。 故选:C。
三.作图题(共3小题)
17.(2019?葫芦岛)图甲是汽车上的手动刹车装置,为防止车移动需要把刹车杆拉起。刹车杆相当于一个绕O点转动的杠杆,其简化示意图如图乙所示,F2是杠杆受到的阻力。请在图乙中画出杠杆平衡时的阻力臂l2、作用在A点的最小动力F1及其动力臂l1
【解析】(1)从支点O作动力F2作用线的垂线,支点到垂足的距离为动力臂l2; (2)由杠杆平衡条件F1 L1=F2 L2可知,在阻力跟阻力臂的乘积一定时,动力臂越长,动力越小;图中支点在O点,因此OA作为动力臂l1最长;动力的方向应该向上,过点A垂直于OA向上作出最小动力F1的示意图,如图所示:
18.(2019?大连)如图所示,用杠杆将物体A吊起,O是支点,请画出拉力F1的力臂
L1和物体A所受重力的示意图。
【解析】O点是杠杆的支点,从支点向拉力F1作用线做垂线,可得动力臂L1; 重物的重心在物体的几何重心,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的,从重心沿竖直向下的方向,画一条带箭头的线段,标上重力符号G,如图所示:
19.(2019?常州)杠杆OAB可绕O点自由转动,为使杠杆在如图所示位置保持平衡,请画出施加于B点的最小动力F(保留作图痕迹)。
【解析】由杠杆平衡条件F1 L1=F2 L2可知,在阻力跟阻力臂的乘积一定时,动力臂越长,动力越小;图中支点在O点,因此OB作为动力臂最长,由图知动力的方向应该向上,如下图所示:
四.实验探究题(共2小题)
20.(2019?荆州)小华在做“探究杠杆平衡条件”实验的装置如图,杠杆上相邻刻线间的
距离相等。
(1)杠杆在如图甲的位置静止时 (选填“是”或“不是”)处于杠杆平衡状态的。 (2)为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应将平衡螺母向 (选填“左”或“右”)端调节。 (3)如图乙,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后,在A点挂两个钩码,每个钩码重0.5N,在B点竖直向下拉弹簧测力计,仍使杠杆水平位置平衡,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应为 N.当弹簧测力计改为斜拉时,再次使杠杆水平位置平衡,则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将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4)小华改变钩码的个数和位置进行了多次实验,其目的是 。
【解析】(1)杠杆的平衡状态是指杠杆处于静止或匀速转动状态,图甲中杠杆处于静止状态,因而杠杆处于平衡状态;
(2)图甲可知,杠杆不在水平位置,左端向下倾斜,说明杠杆的重心在左端,平衡螺母应向较高的右端调节;
(3)每个钩码重0.5N,由图可知OB:OA=2:3, 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可得,F×OB=2G×OA, 测力计的示数:F=
=
=1.5N;
斜向下拉时,阻力和阻力臂一定,动力臂变小,动力变大,所以,测力计的示数将大于1.5N;
(4)本实验中进行多次测量的目的是:使实验结论更具有普遍性,避免实验结论的偶然性;
故答案为:(1)是;(2)右; (3)1.5;变大;(4)使实验结论更具有普遍性,避免实验结论的偶然性。
21.(2019?包头)如图是“利用杠杆测量石块密度”的实验。(ρ水=1.0×103kg/m3)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