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题海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毕业班语文阅读答题技巧教学设计

小学毕业班语文阅读答题技巧教学设计

  • 62 次阅读
  • 3 次下载
  • 2025/7/7 3:55:24

小学毕业班语文阅读答题技巧教学设计

一、阅读理解三步骤

1.概读——通读全文,掌握大意

在解答阅读理解时,先要快速的浏览一下整篇文章,理清脉络,了解基本梗概。 注意:

(1)不要把时间花在生词难句上; (2)在阅读时,最好用笔标记重要信息;

(3)重视标题(中心)、开头段(观点)、结尾段(结论)及各段落的首句(主题句);

(4)每认真读完一段,要及时概括段意。 2.细读——浏览问题,细读答题

在掌握文章的大意之后,同学们可浏览一下短文后面的题目,然后带着这些问题仔细的阅读第二遍,以做到有目的的阅读。 注意:

(1)画出问题中的关键字; (2)在原文中找到关键字;

(3)阅读关键字所在段的首尾句、前后句、所在句(以句号判断); (4)能请问题意思;

(5)结合上下文、推断问题答案。 3.复读——复读全文,验证答案

答题完毕时,同学们应对照答案将整篇文章从头到尾再看一遍,以确保答案的正确。 注意:

(1)再次审读问题;

(2)检查答案是否准确,简洁,全面; (3)检查答案有无多字、漏字、错别字; (4)检查语句是否通顺,标点是否正确。 二、各块答题技巧

(一)字 1.选择正确的读音

一般出现的是多音字,根据自己的积累和文章中的词语作出恰当的选择。 2.选择恰当的字词

仔细阅读字词所在的句子,了解句意,揣摩作者的写作目的。 认真分辨两个词语的区别是什么,以1为依据作出选择。 考法:

1.考法: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

例如:瞻前顾后。所谓“瞻前顾后”具体是指联系文章前后文的句子明确词义,在具体语境中揣摩词义的变化,用自己最通俗的语言表达出来。

答题方法:应先答出本来意思,再答出在文中的意思。 解释词语的方法有很多,找近、反义词;抓住关键词解释等。 2.直接理解加点字、词,表达作者什么感情?(举例:《梅花魂》中祖父“轻轻地用刀片刮去,慢慢地抹”这几个词体现了什么?/在文中有什么表达效果?/你如何理解这几个词?) 方法:解释字、词在句子中的意思,结合文章中心。 3.加点字、词换成另外的字、词,好不好? 4.加点字、词删去,好不好?

方法(3、4):表态,解释原字、词的意思,在句子中有何表达效果,换(删)有何效果,所以不能换(删)。

例如:“春风又绿江南岸”中“绿”字用得很好,可不可以将它换成“吹”字?为什么?

答:不可以。(表明态度)“绿”在文中是作为动词,有“吹绿”“染绿”的意思,(解释字的意思),更能体现春风所带来的生机(在文中的作用和表达效果),而“吹”只是表示春风的动作,如果换了就不能体现这种生机,所以不能换。 (二)词

? 1.组词法:如果要解释的一个字,我们可以组一个词语来解释。 ? 2.分合法:如“勘测”的意思是“勘探、测量”。

? 3.近义词法:如“不畏”就是“不怕”。 ? 4.反义词加否定的方法:“崎岖”就是“不平坦”。 ? 5.描绘法:如“踉跄”是“走路不稳的样子”。 (三)理解句子的含义 考法:

1.你怎么理解“??”这句话?

谈谈自己读句子的体会——字面+中心,所谓“字面+中心”指的是,先理解句子的字面意思,解释句中的关键词语,连词成句;联系文章前后的内容来解释句子,联系文章中心来理解句意,作者写文章的目的是表达自己的情感,或者说明一个道理,希望与我们达到共鸣,我们要联系自己的生活,来谈体会。 方法:

从文中理解,把文章中的这句话用最通俗的方法再说一遍,可以给这个句子换说法,也可以给这个句子作解释。然后根据文章的中心再理解句子,说出自己的看法,最后可以联系生活再说说。

举例:《窃读记》中国学老师说的话“你们是吃饭长大的,也是读书长大的。”如何理解这句话?

成长需要物质和精神都有保证,吃饭保证了我们在身体健康方面的成长,而读书保证了我们的精神方面也会成长,二者缺一不可。 2.划线的句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表达了什么感情?(也可问你印象最深刻的句子)

方法:确认修辞手法+修辞本身的作用+结合句子语境 比喻、拟人: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对象+特性。 (小溪唱着歌,欢快地跑向了远方。

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小溪的水声悦耳,充满生机活力。)

排比:有气势,加强语气,对点明主旨起强化作用等;强调了+对象+特性

(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但是,聪明的,你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

强调了万事万物都有再来再生的时候,从而更强调了时光的匆匆和珍

贵。)

3.划线的句子用了什么表达方式?表达了作者什么思想感情? 方法:记叙、抒情、描写(细节)、议论、说明+表达了中心思想。 细节描写:也有可能是突出了关键人物的某种特点和品质。(见关键人物的评价)

4.划线的句子,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方法:

开头:很可能是文章的中心句,一般起到总起全文(统领全文)的作用。

中间:一般有承上、启下、承上启下等作用。 结尾:总结全文,点明中心。 5.文中的环境描写,有什么作用? 方法:

①从环境本身的特点(怎样的风光,什么时间、季节,渲染营造了怎样的氛围)

②环境描写与人物的关系(衬托人物什么心理,交代人物什么身份,表现人物什么性格)

③环境描写对情节的作用(推动着故事情节的发展,为下文埋伏笔,作铺垫。)

(举例:分析《穷人》中“屋外狂风大作,屋里却温暖而舒适”和《詹天佑》中“塞外狂风怒号,黄沙满天”这两句环境描写的作用) 6.“为什么”的题型:为什么说??

方法:写清楚“因为??所以??”,这是答题的习惯。因为的原因有两方面,一是文章内容,二是文章中心,每一方面至少都要考虑两点以上,或者记住文中有几个人物就从每个人物身上找要点。 7.“从哪里看出来??”的题型

方法:首先找到问答中的关键词语,要就是“抓手”,然后在文中中间勾画出来,再在这个关键词语的前后找语句回答,跟着记住一定要先把语句抄下来,最后写自己的理解。 (四)段

1.记叙文:回答清楚(什么时间、什么地点)什么人做什么事

  • 收藏
  • 违规举报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10.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推荐下载
本文作者:...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

文档简介:

小学毕业班语文阅读答题技巧教学设计 秦 红 一、阅读理解三步骤 1.概读——通读全文,掌握大意 在解答阅读理解时,先要快速的浏览一下整篇文章,理清脉络,了解基本梗概。 注意: (1)不要把时间花在生词难句上; (2)在阅读时,最好用笔标记重要信息; (3)重视标题(中心)、开头段(观点)、结尾段(结论)及各段落的首句(主题句); (4)每认真读完一段,要及时概括段意。 2.细读——浏览问题,细读答题 在掌握文章的大意之后,同学们可浏览一下短文后面的题目,然后带着这些问题仔细的阅读第二遍,以做到有目的的阅读。 注意: (1)画出问题中的关键字; (2)在原文中找到关键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单篇付费下载
限时特价:10 元/份 原价:20元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
Copyright © 云题海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6052595号-3 网站地图 客服QQ:370150219 邮箱:37015021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