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必修二政治笔记(全部按课上老师所教而做的笔记)
第六课:我国的政党制度
第一框题:中国共产党执政:历史和人民的选择
1.中国共产党地位:中国共产党是我国的执政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核心 2.执政地位的确立:
a、历史:人民的选择,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执政地位不是自封的,是中国人民经历长期的实践郑重作出的历史系 b、宗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c、性质: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先锋队,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 3.为什么要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只有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才能始终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才能维护国家统一、民族团结,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创造稳定、和谐的社会环境。才能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政治领导:方针、政策、路线
4.领导方式 思想领导:科学理论 全党、全民
组织领导: 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选拔考核推荐监督干部
5.执政方式:
科学执政:遵循规律(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以科学的思想、制度和方法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
民主执政:坚持为人民执政、靠人民执政,支持和保证人民当家作主,坚持和完善人民民主专政、坚持和健全民主集中制,以发展党内民主带动人民民主,壮大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
依法执政:坚持依法治国,领导立法,带头守法,保证执法,不断推进国家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活法制化、规范化。(支持人民代表大会依法履行职能是依法执政的重要体现)
6.依法行政、民主执政、科学执政的关系:
依法执政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基本方式,科学执政,民主执政要通过依法执
政体现出来,又要靠依法政治来保证实现,科学执政与民主执政互为前提条件。
依法行政有利于保证党始终发挥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
第二框题:中国共产党:以人为本 执政为民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
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 指导思想: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1.邓小平理论
1)内容:围绕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主题,深刻揭示了社会主义的本质,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初步回答了中国社会主义发展的一系列基本问题 2)核心内容: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3)精髓: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2.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1)基本内容:中国共产党必须始终代表最先进生产力发展要求;代表先进文 化发展方向;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2)主要内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问题,创造性地回答了在长期执政条件下,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 3)本质: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3. 科学发展观
1)内涵: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2)主要内容: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的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
3)科学发展观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
4.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意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毛泽东思想,凝结了几代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人民不懈探索实践的智慧和心血,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中国共产党最可宝贵的政治和精神财富,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
5. 执政理论;以人为本,执政为民
6. 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原因:相信谁、依靠谁、为了谁,是否站在最广 大人民的立场上,是判断马克思主义政党的试金石。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决定了它决不为少数人谋利益,也没有自身的特殊利益
7. 怎样做才能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1)党坚持以人为本。党的一切工作都是为了造福人民
2)党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3)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发挥人民首创精神,保障人民各项利益,走共同富裕道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第三框题: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中国特色的政党制度
一:我国的民主党派
1.八个民主党派: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民革);中国民主同盟(民盟);中国
民主建国会(民建);中国民主促进会(民进);中国农工民主党(农工党);中国
致公党;九三学社;台湾民主自治同盟(台盟)
8. 性质:作为各自所联系的一部分社会主义劳动者、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拥 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的政治联盟
二:我国的政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1.地位:政党制度是中国特色的政党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2.内容;特点;优点:
1)通力合作的友党关系:
a、地位: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各民主党派是参政党。
b、民主党派参政的基本点:参加国家政权,参与国家大政方针和国家领导人选的协商,参与国家事务的管理,参与国家方针、政策、法律、法规的制定和执行。
C、关系:中国共产党和民主党派是通力合作、共同致力于社会主义事业的亲密友党 2)多党合作的首要前提和根本保证: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为什么各民主党派不约而同的拥护和接受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呢?
各民主党派通过各自的实践感受到只有共产党才具有凝聚全国各族人民的力量 各民主党派确信中国要建设社会主义,没有共产党的领导是不行的 各民主党派接受中国共产党的基本纲领
3)多党合作的基本方针: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
“长期共存”是中国共产党存在多久,民主党派就存在多久,多党合作制度要长期存在下去。“互相监督”是指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要在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基础上相互监督,尤其强调参政党监督执政党。要“长期共存”必须“互相监督”
“肝胆相照”“荣辱与共”,表明参政党要和执政党一道经受考验,共同承担国家和民族盛衰兴亡的责任。
4)多党合作的根本活动准则:遵守宪法和法律
A、承认和保护宪法规定的政治自由、组织独立和法律地位平等;B、都要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开展活动
5)多党合作的重要机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简称人民政协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