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医妇科学总论题
(三) 生活因素
生活因素是致病的条件,也是影响体质因素的条件,在一定程度上是损伤体质强健的重要原因。 1.房劳多产
妇女若先天不足,或早婚、房事不节、产多乳众,都可损伤肾气,耗伤气血。引起各种月经病、带下病、胎动不安、堕胎小产、不孕等。 2.饮食失节
若暴饮暴食、过食肥甘、饮食偏嗜、或寒温失宜,都可损伤脾胃,引起脾气虚、脾阳虚、脾之化源不足等诸病。若过食辛辣助阳之品,可致月经先期、月经过多、经行吐衄、胎动不安等;过食寒凉生冷食物,可致痛经、闭经、带下病等。 3.劳逸过度
妇女在月经期、妊娠期和产育期劳动要适度。劳则气耗,逸则气滞。劳倦伤脾,过力伤肾。若经期繁劳过力,可致经期延长或月经过多,月经愆期,甚至崩漏,闭经。孕期持重过劳,可致胎动不安、堕胎、小产;反之过度安逸,气血凝滞,易成滞产。产后持重、操劳过早,易致子宫脱垂。 4.跌扑闪挫
跌仆伤血,闪挫伤气,气血两伤,冲任失调导致经产诸病。妇女在经期、孕期登高持重,或跌仆闪挫,易致月经过多、崩漏、胎动不安、堕胎小产等病,阴户受伤可致阴户血肿或撕裂伤。 5.调摄失宜
过度节食减肥,还是药物减肥,首先受累的器官是性腺系统(现代研究证明,GnRH浓度可降至青春期前水平),可致月经后期、月经过少,甚至闭经。口服短效避孕药,有的发生阴道不规则少量出血,有的闭经。孕前酗酒可致“胎儿酒精中毒综合征”(生长迟缓、小头畸形),孕后大量吸烟,可致流产、死胎、畸胎、低体重儿及胎儿宫内窒息等。 (四) 体质因素
人体的体质因素明显地表现出抗病能力的强弱,它不仅决定着上述致病因素能否损伤机体导致疾病,而且决定着导致疾病的种类、程度、转归和预后。同时,不同类型的体质因素,可能影响机体对某种致病因素的易感性。易风为病者,表气素虚;易寒为病者,阳气素弱;易热为病者,阴气素衰;易伤食者,脾胃必亏;劳伤者,中气必损。
人体由于先天禀赋的不同,后天营养状态和生活习惯的影响,可以形成不同类型的体质,有的人素禀阳盛,经常便秘、手足心热;有的人素禀阴盛,经常便溏、畏寒肢冷。不同类型的体质,同一因素致病可有不同临床表现。此外,体质强健者,病轻而易治;体质虚弱者,病重而难愈。由此可见,体质因素在疾病的发生、发展、转归和预后的整个过程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三、综合能力测试题 (一)、填空
1.导致妇科疾病的生活因素主要有 、 、 、 和 。 2.寒邪就部位而言有 之分,就性质而论有 之别,但应以 为纲。
3.热邪有外热、内热、实热、虚热之分,但应以 为纲。无论实热、虚热都可损伤 而致病。
4.湿邪为有形之阴邪,因此湿邪伤人无 之分。但却随人体的 盛衰,以及 之久暂,而发生从化的转变,如湿热、寒湿等。 (二)、A1型单项选择题
1.以下哪项病证与寒邪无关( )
A.月经先后不定期 B.妊娠腹痛 C.月经后期 D.痛经 E. 闭经
2.情志因素导致的妇科疾病,多易引起什么病变( ) A.肝脾 B.气分 C.血分 D.气血 E.冲任
3.导致妇科疾病主要淫邪因素是( )
A.风、寒、湿 B.寒、热、湿 C.风、湿、热 D.燥、湿、火 E.暑、湿、热
4.下列除哪项外,均与寒邪致病有关( ) A.月经后期 B.痛经 C.闭经 D.癥瘕 E.崩漏
5.下列哪项病证与寒邪有关( )
A.月经先期 B.经间期出血 C.月经过多 D.胎动不安 E.闭经
6.下列哪项病证与热邪有关( )
A.月经先后不定期 B.经行乳房胀痛 C.月经后期 D.恶露不绝 E.月经过少
(三) B1型单项选择题
A.崩漏 B.子肿 C.带下病 D.妊娠腹痛 E.妊娠恶阻
1.与热邪有关的病证是( ) 2.与湿热有关的病证是( ) (四)简答题
试述体质因素对疾病的影响。 四、参考答案 (一)、填空
1.房劳多产;饮食失节;劳逸过度;跌扑损伤;调摄失宜 2.外寒、内寒;实寒、虚寒;虚、实 3.虚、实;冲任经脉 4.虚、实;阴阳;湿浊停留 (二)、A1单项选择
1.A 2.B 3.B 4.E 5.E 6.D (三) B1型单项选择题 1.A 2.C (四)简答题
人体的体质因素明显地表现出抗病能力的强弱。它不仅决定着上述致病因素能否损伤机体导致疾病,而且决定着导致疾病的种类、程度、转归和预后。不同类型的体质因素,可能影响机体对某种致病因素的易感性。例如,易风为病者,表气素虚;易寒为病者,阳气素弱;易热为病者,阴气素衰;易伤食者,脾胃必亏;劳伤者,中气必损。
人体由于先天禀赋的不同,后天营养状态和生活习惯的影响,可以形成不同类型的体质,有的人素禀阳盛,经常便秘、手足心热;有的人素禀阴盛,经常便溏、畏寒肢冷。不同类型的体质,同一因素致病可有不同临床表现。此外,体质强健者,病轻而易治;体质虚弱者,病重而难愈。
由此可见,体质因素在疾病的发生、发展、转归和预后的整个过程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第二节 病 机 一、 学习要点
重点:掌握脏腑功能失常、气血失调以及直接损伤胞宫,都必须是损伤了冲任督带功能才导致妇科疾病发生的核心机理; 掌握肾、肝、脾功能失常导致妇科常见疾病的主要机理; 熟悉气血失调导致妇科常见疾病的主要机理;了解直接损伤胞宫导致妇科疾病的主要机理。
难点:脏腑功能失常、气血失调以及直接损伤胞宫,都必须是损伤了冲任督带功能才导致妇科疾病发生的核心机理。 二、知识点精析
妇产科疾病的病理机转,可以概括三个大方面:脏腑功能失常影响冲任为病;气血失调影响冲任为病;直接损伤胞宫影响冲任为病。
在生理上胞宫是通过冲任(督带)和整体脏腑经脉联系在一起的,在病理上脏腑功能失常、气血失调等只有损伤了冲任(督带)的功能时,才能导致胞宫发生经、带、胎、产、杂等诸病。 (一) 脏腑功能失常影响冲任为病
中医学认为脏腑功能活动是人体生命的根本。脏腑功能失常可以导致气血失调,影响冲任督带和胞宫的功能,导致妇科经、带、胎、产诸病的发生,其中与肾、肝、脾胃的功能失常关系密切。 1. 肾的病机
肾藏精,主生殖,胞络系于肾。在临床上有肾气虚、肾阴虚、肾阳虚等不同证型。
(1) 肾气虚 肾气不足,则冲任不固,系胞无力,可致子宫脱垂;冲任不固,胎失所系,可致胎动不安;冲任不固,封藏失职,可致崩漏;冲任不固,血海失司,蓄溢失常,可致月经先后无定期;冲任不固,不能摄精成孕,可致不孕等病。
(2) 肾阴虚 肾阴亏损,则精亏血少,冲任血虚,血海不按时满,可致月经后期、月经过少、闭经;冲任血虚,胞脉失养,可致经断前后诸证;冲任血虚,胎失所养,可致胎动不安;冲任血虚,不能凝精成孕,可致不孕。若肾阴亏损,阴虚内热,热伏冲任,迫血妄行,则致月经先期、崩漏等。
(3) 肾阳虚 肾阳不足,冲任失于温煦,胞脉虚寒,可致痛经、妊娠腹痛、胎动不安、不孕等;冲任失于温煦,胞脉虚寒,血行迟滞,可致月经后期、月经过少,甚至血海不满而致闭经。经期血气下注冲任,命火愈衰,可致经行泄泻;气化失常,湿浊下注冲任,带脉失约,可致带下病;孕期冲任养胎,胎阻气机,湿浊泛溢肌肤,可致妊娠肿胀等病。 2. 肝的病机
肝藏血,调节血量;主疏泄,而司血海,性喜条达;通调气机,体阴而用阳,助脾胃消食运化。在临床上有肝气郁结、肝郁化热、肝经湿热、肝气犯胃、肝阳偏亢等不同证型。
(1) 肝气郁结 若情志不畅,肝气郁结,则血为气滞,冲任失畅,血海蓄溢失常,可引起月经先后无定期、经量多少不定;冲任失畅,胞脉阻滞,可引起经行不畅、痛经、闭经等。
(2) 肝郁化热 若肝郁化热,热伤冲任,迫血妄行,可引起月经先期、月经过多、崩漏等;肝郁化热,经期冲脉气盛,气火循经上犯、损伤阳络,可致经行吐衄。
(3) 肝经湿热 若肝气犯脾,肝郁化热,脾虚生湿,湿热蕴结,下注冲任,带脉失约,可引起带下病、阴痒、阴肿、阴痛。 (4) 肝气犯胃 若肝气犯胃,孕期冲脉气盛,挟胃气上逆,可引起妊娠呕吐。
(5) 肝阳偏亢 若肝血不足,孕后血聚冲任养胎,肝血愈虚,肝阳偏亢,可引起妊娠眩晕;甚则肝风内动,发为妊娠痫证。若在产后,可致产后痉证。若肾阴不足,致肝阳偏亢者,可致经断前后诸证。 3. 脾的病机
脾主运化,在气为湿,与胃同为气血生化之源,为人体后天之本;脾司中气,其气主升,对血液有收摄、控制和保护作用。在临床上有脾气不足、脾虚血少、脾阳不振等不同证型。
(1) 脾气不足 若脾气不足,则冲任不固,血失统摄,可致月经先期、月经过多、崩漏等;冲任不固,胎失所载,可致胎动不安、胎漏、堕胎、小产等;冲任不固,系胞无力,可致子宫脱垂。
(2) 脾虚血少 若脾虚血少,化源不足,冲任血虚,血海不按时满,可致月经后期、月经过少、闭经等;冲任血虚,胎失所养,可致胎动不安、堕胎、小产等。
(3) 脾阳不振 若脾阳不振,湿浊内停,下注冲任,痰浊阻滞胞脉,可致月经后期、闭经,甚至不能摄精成孕而不孕;湿浊内停,下注冲任,带脉失约,任脉不固,可致带下病;湿浊内停,孕期冲脉气盛,挟痰饮上逆,可致妊娠呕吐;湿浊内停,孕期冲任养胎,胎阻气机,湿浊泛溢于肌肤,可致妊娠肿胀。 4. 心的病机
心藏神,主血脉。若忧思不解、积念在心,阴血暗耗,心气不得下达,冲任血少,血海不能按时满盈,可致月经过少、闭经;阴血不足,心火偏亢,届绝经之年,肾水不足,不能上济心火,可致经断前后诸证;心火偏亢,移热小肠,传入膀胱,可致妊娠小便淋痛;营阴不足,神失所养,可致脏躁。 5. 肺的病机
肺主气,主肃降,朝百脉而通调水道。若阴虚肺燥,经期阴血下注冲任,肺阴愈虚,虚火上炎,损伤肺络,可致经行吐衄;孕期肃降失职,则致妊娠咳嗽。若肺气失宣,水道不利,可发生妊娠小便不通、产后小便不通。 (二) 气血失调影响冲任为病
气血失调,是妇产科疾病中一种常见的发病机理。由于经、孕、产、乳都是以血为用,而且皆易耗血,所以机体常处于血分不足,气偏有余的状态。情志变化主要引起气分病变,而寒、热、湿邪则主要引起血分病变。当然,脏腑功能失常亦可导致气血失调。 1. 气分病机
气是指在人体内流动着的精微物质,也是脏腑经络活动能力的表现,它函概了元气、宗气、卫气、营气的全部功能。
(1) 气虚 气虚则冲任不固,血失统摄,可致经行先期、月经过多、崩漏、产后恶露不绝;冲任不固,不能载胎,则胎动不安;气虚,冲任胞宫气弱,无力送胞,可致胞衣不下;气虚下陷,冲任不固,系胞无力,则子宫脱垂。气虚卫表不固,经期血气下注冲任,卫气愈虚,感受风热,而致经行 ;气虚卫表不固,产后腠理不实,而致产后自汗;气虚卫表不固,易感外邪,可致产后发热,产后身痛。
(2) 气滞 气郁、气结则气滞。气滞可以引起疼痛,其痛以胀为主,痛无定处。气滞血滞,冲任失畅,血海失司,可致月经先后无定期;冲任失畅,血行迟滞,可致月经后期;气滞,冲任失畅,经期冲脉气血充盛,可致经行乳房胀痛;冲任失畅,产后阻滞乳汁运行则缺乳。气滞血瘀,冲任阻滞,可致痛经、闭经、癥瘕、不孕等。气滞湿郁,经期气血壅滞冲任,湿浊宣泄不利,可致经行浮肿;气滞湿郁,痰湿内生,下注冲任,胞脉阻滞,可致月经后期、闭经、不孕;气滞湿郁,孕期冲任养胎,胎阻气机,湿浊泛溢于肌肤,而致妊娠肿胀。气郁化热,热伤冲任,迫血妄行,可致月经先期、崩漏。气郁化火,经期冲脉气盛,气火上逆,扰犯神明,可致经行情志异常。
(3) 气逆 怒则气上,经行之际,血气下注冲任,冲脉气盛,则气逆冲上,损伤阳络,可致经行吐衄;孕期血气下注冲任,冲脉气盛,则气逆冲上,可致妊娠呕吐;孕期冲脉气盛,气逆冲上,肺失肃降,而致妊娠咳嗽。
(4) 气寒 寒伤阳气,或素体阳虚,寒自内生,可见气寒。临床月经后期、月经过少、痛经、闭经、不孕、妇人腹痛等多有气寒之征。
(5) 气热 五志化火,或感受热邪,入里化热,可见气热。气火上炎可见经行吐衄;湿热蕴结致妇人腹痛,感染邪毒致产后发热等病,多有阳明经证和腑证等气热之征。当然临床上月经先期、月经过多、崩漏等也有气热之证。 2. 血分病机
血乃中焦脾胃所纳水谷化生之精微物质,上输于肺心变化为赤色的血,亦可由肾精化生而来。血循行于脉道之中,内养五脏六腑,外濡形体肌肤,是人体精神活动的物质基础。
(1) 血虚 冲任血少,血海不按时满,导致月经后期、月经过少、闭经;冲任血少,胞脉失养,导致痛经、妊娠腹痛、妇人腹痛;冲任血少,胎失所养,导致胎动不安、滑胎、胎萎不长;冲任血少不能凝精成孕,导致不孕;冲任血少,乳汁化源不足,导致产后缺乳。
(2) 血瘀 冲任阻滞,胞脉不畅,导致经行不畅、经期延长、痛经、产后腹痛;冲任阻滞,瘀停胞脉,导致闭经、癥瘕、异位妊娠;瘀停胞脉,血不归经,可致崩漏;瘀停胞脉,不能摄精成孕,可致不孕。瘀阻冲任,气机不畅,营卫不通,可致产后发热;瘀阻冲任,絪緼之时,阳气内动,引动瘀血,血不循经,可致经间期出血。
(3) 血热 热伤冲任,迫血妄行,可致月经先期、月经过多、崩漏、产后恶露不绝;热扰冲任,损伤胎气,可致胎动不安;热伤冲任,热与血结,阻痹胞脉,不通则痛,可致产后腹痛。阴虚血热,热伏冲任,亦可迫血妄行,导致月经先期、崩漏,但血量甚少。血热兼湿者,湿热下注冲任,可致带下病、阴疮;湿热与血搏结,瘀阻冲任,胞脉失畅,可致妇人腹痛;湿热蕴结于冲任,絪緼之时,阳气内动,迫血妄行,而致经间期出血。
(4) 血寒 寒客冲任,胞脉阻滞,血为寒凝,可致月经后期、月经过少、痛经、闭经、癥瘕、产后腹痛等;寒客冲任,不能摄精成孕,而致不孕。阳虚内寒者,生化失期,气虚血少,冲任不足,亦可致月经后期、月经过少、痛经,但其经血色淡。血寒兼湿者,寒湿凝滞,瘀阻冲任,血行不畅,可致痛经、闭经、妇人腹痛;寒湿客于冲任,寒湿生浊伤胎,可致鬼胎;寒湿客于冲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