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医妇科学总论题
则冲脉、任脉气血充盛,与脾一样为胞宫的功能提供物质基础。 5.心与胞宫
心与胞宫的经络联系:①“胞脉者属心而络于胞中”;②督脉“上贯心入喉”。心通过胞脉、督脉与胞宫相联系。
心与胞宫的功能联系:心主神明,心主血脉,统辖一身上下。因此,胞宫的行经、胎孕的功能正常与否,和心的功能有直接关系。 6.肺与胞宫
肺与胞宫的经络联系:肺与督脉、任脉相通,并通过督、任二脉和胞宫相联系。
肺与胞宫的功能联系:肺主一身之气,有“朝百脉”和“通调水道”而输布精微的作用,机体内的精、血、津、液皆赖肺气运行。因此,胞宫所需的一切精微物质,是由肺气转输和调节的。 (三)天癸的生理基础与作用 1.天癸的生理基础
天癸的定义:天癸源于先天,为先天之精,藏之于肾,受后天水谷精微的滋养,是促进人体生长、发育和生殖的物质。 (1)天癸源于先天,藏之于肾,受后天水谷精微滋养。人体发育到一定时期,肾气旺盛,肾中真阴不断得到充实而化生并成熟,天癸即先天之精。
(2)天癸,男女皆有,是一种促进人体生长、发育和生殖的根本物质。 2.天癸的生理作用
(1)“天癸至”则“月事以时下,故有子”,“天癸竭,则地道不通,故形坏而无子也”,说明天癸是促成月经产生和孕育胎儿的重要物质。
(2)在天癸的“至”与“竭”的生命过程中,天癸始终存在,并对冲任、胞宫起作用。 所以天癸的生理作用不仅促使胞宫生理功能的出现,而且是维持胞宫行经、胎孕正常的物质。 (四)气血对胞宫的生理作用
气血是人体一切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经、孕、产、乳无不以血为本,以气为用。
气血由脏腑化生,通过冲、任、督、带、胞络、胞脉运达胞宫,在天癸的作用下为胞宫的行经、胎孕、产育及上化乳汁提供基本物质,完成胞宫的特殊生理功能。 三、综合能力测试题 (一)名词解释 天癸 (二)填空题
1. 胞宫所表现出来的功能,是人体生命活动的一部分,是 、 、 、 作用的结果。
2. 从形态上看,冲、任、督、带四脉属 范畴;从功能上看,冲、任、督、带四脉有 一样的功能,冲、任、督、带四脉是互相 。同时溢于这四条经脉的气血,不再逆流于 。 3. 天癸的生理作用,主要表现在对 、 的作用,是促成 、 的重要物质。 4. 在月经产生的机理中 是起主导作用和决定作用的。
5.《素问?上古天真论》云:“女子七岁,肾气盛,齿更发长;二七而 , , ,月事以时下,故有子。??????七七 ,太冲脉 , , ,故形坏而无子也。” (三)A1型单项选择题
1. 冲、任、督三脉起于( ) A.胞中 B.胞脉 C.带脉 D.阴户 E.胞络
2. “十二经之海”是( )
A.任脉 B.冲脉 C.带脉 D.督脉
E.胞脉
3. 下列除哪项外均为冲任督带四脉的共同特点( )
A.四脉有湖泽、海洋一样的功能 B.四脉是相互连通的
C.四脉共同主宰人体的精气血 D.流蓄于四脉的气血不再逆流于十二经 E.从形态上看四脉属经络范畴,而有经络形象 4. 月经来潮与绝经是由以下哪项决定的( ) A.冲任 B.胞脉 C.天癸 D.脾 E.肝
(四)B1型单项选择题
A.经、带、胎、产、杂 B.经、孕、产、乳 C.胞宫、产道 D.冲任、天癸 E.脏腑、气血、经络
1. 妇女的生理特点是( ) 2. 妇女的病理特点为( )
A.任脉 B.冲脉 C.督脉、 D.胞脉 E.带脉
3. “阳脉之海”是指( ) 4.“阴脉之海”是指( ) (五)X型题
1.肾与下列哪项女性生理有关( ) A.主生长、发育 B.化生天癸 C.主导月经的产生 D.主生殖 E.系胞宫
2.肾通过哪些经络与胞宫相联系( ) A.任脉 B.冲脉 C.胞络 D.督脉 E.胞脉 (六)简答题
冲任督带四脉的共同特点是什么? (七)论述题
何谓天癸?其生理作用是什么? 四、参考答案 (一)名词解释
天癸源于先天,为先天之精,藏之于肾,受后天水谷精微的滋养,是促进人体生长、发育和生殖的物质。 (二)填空题
1、脏腑;经络;气血;天癸 2、经络;湖泽海洋;连通;十二正经 3、冲任、胞宫;月经产生;孕育胎儿 4、肾气盛
5、天癸至;任脉通;太冲脉盛;任脉虚;衰少;天癸竭;地道不通 (三)A1型单项选择题
1、A 2、B 3、C 4、C
(四)B1型单项选择题
1、B 2、A 3、C 4、A (五)X型题
1、ABCD E 2、ABCDE (六)简答题
(1)从形态上看,四脉皆属经络范畴,而有经络现象。(2)从功能上看,四脉皆有湖泽、海洋一样的功能,即十二经脉中气血旺盛流溢于奇经,使奇经蓄存着充盈的气血。(3)四脉是相互联通的。这对调节全身气血,渗灌溪谷,濡润肌肤,和协调胞宫生理功能都有重要意义。(4)流蓄于冲、任、督、带四脉的气血不再逆流于十二正经。 (七)论述题
天癸源于先天,藏之于肾,受后天水谷精微的滋养,是促进人体生长、发育和生殖的物质。对女性来说,其生理作用主要表现在它对冲任、胞宫的作用方面。“天癸至”则“月事以时下,故有子”,“天癸竭,则地道不通,故形坏而无子也”,说明天癸是促成月经产生和孕育胎儿的重要物质,即在天癸“至”与“竭”的生命过程中,天癸始终存在并对冲任、胞宫起作用。因此,天癸通达于冲任经脉,不仅促使胞宫生理功能出现,而且是维持胞宫行经、胎孕正常的物质。 第二节 女性的特殊生理 一、 学习要点
重点:掌握月经的生理现象与产生机理及临床意义;熟悉带下生理现象与产生机理;妊娠期机体的生理特点、妊娠表现与妊娠机理;产育中预产期计算、分娩先兆、产褥期时限、新产后机体生理特点、恶露持续时间 难点:天癸的生理基础与生理作用。 二、知识点精析 (一) 月经
胞宫周期性地出血,月月如期,经常不变,称为“月经”。因它犹如月亮的盈亏,海水之涨落,有规律和有信征地一月来潮一次,故又称它为“月事”、“月水”、“月信”等。 1.月经的生理现象 (1)月经初潮
妇女月经第一次来潮的时间称为月经初潮。初潮年龄在14岁左右。可受地区、气候、体质、营养而异,在我国女子初潮年龄早自11周岁,迟至18周岁,都属正常范围。 (2)绝经
健康女子一般到49岁左右月经闭止,称为“绝经”或“断经”。在我国女子46~52岁期间绝经,也属正常范围。 (3)正常月经的临床表现
正常月经周期,一般为28天左右,但在21~35天也属正常范围。 经期,指每次行经持续时间,正常者为3~7天,多数为4~5天。 经量,指经期排出的血量,一般行经总量约为50~80ml;
经色,指月经的颜色,正常者多为暗红色,由于受经量的影响,所以月经开始时的颜色较淡,继而逐渐加深,最后又转呈淡红。 经质,指经血的质地,正常经血应是不稀不稠,不凝结,无血块,也无特殊气味。
经期症状,一般无不适感觉,仅有部分女性经前和经期有轻微的腰酸,小腹发胀,情绪变化等。
此外,有月经惯常二月一至的,称为“并月”;三月一至的,称为“居经”或“季经”;一年一行的,称为“避年”;终身不行经而能受孕的,称为“暗经”。还有受孕之初,按月行经而无损于胎儿的,称为“激经”、“盛胎”、“垢胎”。根据避年、居经、并月的最早记载应属病态或异常。 2 月经的产生机理
根据《素问?上古天真论》“女子七岁,肾气盛,齿更发长;二七而天癸至,任脉通,太冲脉盛,月事以时下”的记载,可以明确月经产生机理的主要过程及其环节,即“肾气-天癸-冲任-胞宫”的月经机理。
(1) 肾气盛 肾藏精,主生殖。女子到了14岁左右,肾气盛,则先天之精化生的天癸,在后天水谷之精的充养下最后成熟,同时通过天癸的作用,促成月经的出现。所以在月经产生的机理中,肾气盛是起主导作用和决定作用的。
(2)天癸至 “天癸至”则“月事以时下”,“天癸竭,则地道不通”,说明天癸是促成月经产生的重要物质。“天癸至”是天癸自肾下达于冲任(自上向下行,曰至),并对冲任发挥重要生理作用。
(3)任通冲盛 “任脉通,太冲脉盛”,是月经产生机理的又一重要环节,也是中心环节。“任脉通”是天癸达于任脉(通,达也),则任脉在天癸的作用下,所司精、血﹑津﹑液旺盛充沛。“太冲脉盛”,王冰说:“肾脉与冲脉并,下行循足,合而盛大,故曰太冲”,说明肾中元阴之气天癸通并于冲脉为“太冲脉”。冲脉盛(盛,音成)是冲脉承受诸经之经血,血多而旺盛。因此“太冲脉盛”即天癸通并于冲脉,冲脉在天癸的作用下,广聚脏腑之血,使血海盛满。
至此,由于天癸的作用,任脉所司精、血、津、液充沛,冲脉广聚脏腑之血而血盛。冲任二脉相资,血海按时满盈,则月事以时下。
(4)血溢胞宫、月经来潮 月经的产生是“血海满盈、满而自溢”的理论,因此血溢胞宫,月经来潮。 (5)与月经产生机理有关的因素 脏腑、气血和督带二脉参与了月经产生的生理活动。
督脉调节,带脉约束 在天癸的作用下,督带二脉调节和约束冲任及胞宫的功能,使月经按时来潮。因此,督脉的调节和带脉的约束应该是控制月经周期性的重要因素。
气血是化生月经的基本物质 气血充盛,血海按时满盈,才能经事如期。因此在月经产生的机理上,气血是最基本的物质。 脏腑为气血之源 气血来源于脏腑。脏腑之中心主血;肝藏血;脾统血,胃主受纳腐熟,与脾同为生化之源;肾藏精,精化血;肺主一身之气,朝百脉而输布精微。故五脏安和,气血调畅,则血海按时满盈,经事如期。
综前所述,在“肾气—天癸—冲任—胞宫”这一月经产生机理的过程中,肾气化生天癸为主导;天癸是元阴的物质,表现出化生月经的动力作用;冲任受督带的调节和约束,受脏腑气血的资助,在天癸的作用下,广聚脏腑之血,血海按时满盈,满溢于胞宫,化为经血,使月经按期来潮。 3 月经产生机理的临床意义
(1)从“肾气—天癸—冲任—胞宫”的月经机理中,肾气在女性生理活动中起主导作用,而具有特殊地位。所以在治疗妇科疾病时,肾气是时刻要考虑的因素。因此补肾滋肾是妇科的重要治疗大法。
(2)气血 参与月经产生的生理活动,是冲任经脉维持胞宫正常生理活动的基本物质。因此,气血失调成为妇科疾病的重要病机。使调理气血在妇科治疗中占有重要地位,而成为又一治疗大法。
(3)脏腑 化生气血,与冲任有密切的经络联系,参与月经产生的生理活动。因此,致病因素导致脏腑功能失常也会影响冲任而使胞宫发生经、带、胎、产诸病。所以脏腑功能失常成为妇科疾病的又一重要病机。在治疗上,补肾滋肾的同时,疏肝养肝、健脾和胃也成为妇科的重要的治疗大法。
(4)在月经产生机理的理论中,中医学的“肾气—天癸—冲任—胞宫”的月经机理与西医学的“丘脑—垂体—卵巢—子宫”的作用环路相对应。这为中西医结合治疗月经病,提供了理论根据。 因此,中医学的月经产生机理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二) 带下
带下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带下是泛指妇女经、带、胎、产诸病而言;狭义带下是专指妇女阴中流出一种粘腻液体而言。在狭义带下之中又有生理、病理的不同。本节主要阐述女性带下的生理现象与产生机理。
1. 带下的生理现象 健康女子,润泽于阴户、阴道内的无色无臭、粘而不稠的液体,称为生理性带下。 带下的量 生理性带下其量不多,润滑如膏,不致外渗。经间期、妊娠期带下量可有增多。 带下的色 生理性带下是无色透明的,有的略带白色。 带下的质地 生理性带下是粘而不稠,滑润如膏,无异臭气味。
带下的功能 生理性带下是肾精下润之液,具有濡润、补益作用,充养和濡润前阴空窍。 2. 带下的产生机理
生理性带下的产生机理是:肾气旺盛,并化生天癸,在天癸作用下,任脉广聚脏腑所化水谷之精津,则任脉所司的阴精、津液旺盛充沛,下注于胞中,流于阴股,生成生理性带下,此过程又得到督脉的温化和带脉的约束。 (三) 妊娠
从怀孕到分娩这个阶段,称为“妊娠”,也称“怀孕”。 1. 妊娠的生理现象
妊娠后母体的变化,明显地表现是月经停止来潮,脏腑、经络之血,下注冲任,以养胎元。因此妊娠期间整个机体出现“血感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