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5.9早读生物背诵 - 图文
21.传导性耳聋:鼓膜或听小骨损伤,会引起听力下降 神经性耳聋:耳蜗、听神经或听觉中枢损伤, 会造成听力完全丧失
22.外界声波经过外耳道传到鼓膜,引起鼓膜振动,振动通过听小骨传到内耳,刺激了耳蜗内的听觉感受器,产生神经冲动;神经冲动通过与听觉有关的神经传递到大脑皮层的听觉中枢,形成了听觉。
2.非特异性免疫:生来就有,对多种病原体有防御作用。 3.特异性免疫:后来获得的,只针对某一种特定的病原
体或异物起作用。
4.人体的第三道防线包括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免疫器官是指脾、胸腺和淋巴结。免疫细胞是指淋巴细胞。 5.抗体是指病原体侵入人体以后,能够刺激淋巴细胞产生一种抵抗该病原体的特殊的蛋白质。 6.引起人体产生抗体的物质叫做抗原。
7.免疫是人体的一种生理功能;人体依靠这种功能识别“自己”和“非己”成分,从而破坏和排斥进入人体的抗原物质,清除人体本身产生的损伤细胞和肿瘤细胞等,以维持人体内部环境的平衡和稳定
8.免疫具有三个功能防御、免疫监视和自我稳定。 9.抗体的特点:(1)抗体是由抗原引起的;
(2)抗体是一类蛋白质,也称免疫球蛋白; (3)抗体存在体液中。
10.病原体与抗原的区别:病原体是从传染病的角度分析;抗原是从免疫角度分析。
10.预防传染病的一般措施:
控制传染源:将患者隔离、治疗;将病死动物焚烧、深埋。
切断传播途径:消灭蚊虫;不随地吐痰;生吃瓜果要洗净;不喝生水、不吃生冷食物;勤通风换气;保持环境卫生;戴口罩出门;饭前、便后、外出后要用肥皂洗手;不去人员集中的场所。
保护易感人群:进行预防接种;加强体育锻炼;注意个人卫生。
传染源是指能够散播病原体的人或动物。 病原体是指能传播疾病的病原微生物,如细菌、病毒、寄生虫等。
患传染病的人肯定是传染源,但健康的人也有可能是传染源,如艾滋病病毒患者并没有表现临床症状,但能传播艾滋病。患者和隐性感染者都属于传染源。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