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思想政治课的导入艺术
思想政治课的导入艺术
人们常说:“教师教学要讲究艺术,成功的教学能给人一种美的享受。”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在其著作《大教学论》中就写道:“大教学论是阐明把一切事物交给一切人类的全部艺术。”卢梭在《爱弥儿》一书中提出:“教育的艺术是使学生喜欢你教的东西。”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教学和教育过程有三个源泉:科学、技巧和艺术。”在中国,早在春秋时代,伟大的教育家孔子就提出了启发式教学思想。
如何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贯彻新课程理念,把政治课上得更生动一些,更鲜活一些,讲究教学艺术,是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提高课堂效率的有效途径,也是焕发新课程课堂生命力的有力推动器。常言说,良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导入新课做得好,可以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引起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是学生积极思维,用于探索,愉快主动地去获取知识。在课堂教学中,一定要重视教学伊始的导入艺术。
一、导入的基本要求
1. 针对性。课堂教学是一种目的性很强的活动,新课导入必须目的明确,针对性强。首先,新课导入要针对教学内容来设计,使之直指教学主题,引导课堂迅速进入新知识的教学。切忌空求形式,离题万里。其次,新课导入要针对学生实际,要根据学生年龄特征、心理状态、知识基础、思想水平等来设计,既给学生的思维定向,也是学生兴趣高涨。
2. 新颖性。新课导入通常要能集中学生注意、引起学生兴趣,对学生有较强的吸引力,为此导入必须新颖。这种新颖可体现在:一是材料新,即紧跟时代步伐,运用社会生活中出现的、与教学内容密切联系的新问题、新事物、新现象引入教学。二是角度新,即对学生熟悉的材料,通过从新的角度的分析,使学生产生新奇感,进而导入新课。三是方法新,即导入的方式要多种多样,且多种方式要配合交叉使用,不能固守一种模式,否则,必然淡而无味,平而无奇,难以起到激发学习兴趣、引人入胜的作用。
3. 趣味性。新课导入既有情趣又有意味,是趣味性导课的基本标志。充满情趣的导入能引起学生的注意,调剂课堂教学的气氛和节奏,形成师生间的默契交流;而富有意味的导入则能启发学生思维,引导学生探求有关道理。
4. 简洁性。新课导入不是教学的主体过程,因而要力求简洁明快、内容精当、要求具体,争取用最少的话语、最短的时间,迅速巧妙地转入正题,将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学习新课上来,切忌罗嗦、冗长,喧宾夺主。
二、导入的主要方法1. 温故导入
即通过温习已学过的旧知识,抓住新旧知识间的内在联系而导入新课的方法。例如,
将“价格变动的影响”时,可先引导学生复习巩固影响价格的因素,在此基础上进行总结:供求影响价格,价值决定价格,那么,价格被影响变动后又会对人们的生活、生产产生哪些影响呢?从而导入新课。
2. 设疑导入
即教师围绕教学主题,设疑问难、制造悬念,从而调动学生思维、引发学生好奇心和求知欲的导入方法。例如“意识的作用”课始,可以这样导入:“大家知道,一幢大楼时物质的一种具体形态,而这幢大楼的设计图是人脑思维的产物,是意识现象。根据前面学过的原理,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物质决定意识,那么就应该先有大楼,后有设计图。但现实中却是先有设计图,而后按图施工建大楼。这不就违反了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吗?如何解释这种现象呢?要知道其中的奥秘,就必须学习:意识的作用。”这样,通过巧设疑难,抓住了学生的思维,使学生带着问题进入新知识的学习。
3. 激情导入
即教师运用富有情感的手段和方法,包括歌曲、录像、语言描述等,创设生动具体的教学情境,渲染课堂气氛,感染、激励学生进入新知识学习的导入方法。如有位老师讲高一《经济生活》“市场配置资源”课时,首先播放了《在月光下弹唱》改唱的《奶粉门》,“?奶粉门?事件,把婴幼儿害惨,还抹杀几条生命在摇篮,那无辜双眼成千上万,饱受着肾结石病的煎熬,利益面前道德已沦陷,我以为只是三鹿的个案,排查后发现牛奶也污染,最著名的品牌上榜黑名单,找明星代言,把老百姓来蒙骗,免检的光环,变成造假的保护伞,如今黑幕揭穿,纷纷出来道歉,还装作一副无知的嘴脸,?民以食为天?,食品安全最关键,?奶粉门?事件,亡羊补牢还不晚,希望大力监管,希望天天检验,不要让类似悲剧在重演”通过歌声让学生了解“奶粉门”事件,激起学生的情感,引起学生的思索:为什么会发生三鹿奶粉事件,怎样亡羊补牢?从而进入新知识的学习。
4. 事例导入
即通过对教学内容有关的故事、童话或生活中的典型的形象描述来导入新课的方法。例如,讲“人的认识从何而来”,教师可以先讲这样一个故事:哲学家问船夫:“你懂数学吗?”“不懂。”船夫说。“你的生命失去了三分之一,”哲学家说,“你懂哲学吗?”“更不懂。”哲学家感慨:“那你的生命价值就失去了一半。”一个巨浪把船打翻,哲学家掉在河里,船夫问:“你会游泳吗?”“不会,不会!”船夫说:“那你的生命价值就失去了全部。”这则寓言说明了说明了什么道理?从而导入教学主题:人的认识来源于实践。
5. 直接导入
即上课伊始教师开门见山地直接点明课题,阐明学习目的、要求等,而进入新课教学的方法。例如,讲“政府的职能:管理与服务”时,一位老师就作如下导入:“人民为了真正享有富裕、民主、文明、和谐的生活,需要一个能够了解民情、反映民意、集中民智、珍惜民力的有权威的政府。我国的政府就是这样的政府。大到社会管理,小到公
民的日常生活,我们时时刻刻感受到政府的作用。现在我们就来共同探讨?政府的职能:管理与服务?这一课题。”
6. 直观导入
即教师通过演示直观教具,唤起学生表象,并以引人入胜的分析引起学生的兴趣与思考,从而进入新课学习的导入方法。例如,讲“信用工具”时,教师可以出示银行卡、“一卡通”、支票等,并通过这些卡引导学生思考这些卡有什么作用?从而导入新知识的学习。
7. 引文导入
即通过优秀诗文、名人名言、谜语、比喻、谚语等导入新课的方法。如讲“永恒的中华民族精神”时,有教师以鲁迅的话导入新课:“唯有民魂是值得宝贵的,唯有他发扬起来,中国才有真进步。”“我们自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虽是等于为帝王将相作家谱的所谓?正史?,也往往掩不住他们的光耀,这就是中国的脊梁。”“民魂”“中国的脊梁”体现了什么精神?从而引入新课。
总之,导入新课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上面的七种方法只是从内容和形式两个方面对优化导入进行了粗浅的探讨。我们在设计导入时,要尽量从学生的角度出发,采用一些贴近学生、贴近生活、贴近实际的事例、图片、音乐等等材料,这样不仅起到了激发兴趣、诱发思考的作用,而且还在潜移默化中把学生带入到新课知识的学习中去,使原本学生并不看好的政治课堂充满了生机和活力,得到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正所谓“导之有法,导无定法”,我们教师不妨在平时的教学实践中针对性地结合学生的实际和教材的需要灵活运用多种导入方法,以期达到事半功倍、引人入胜的效果。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