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立交设计讲座3
立交设计讲座-平面设计-D匝道
今天将D匝道做完,平面设计就告一段落,下次讲座可能是有关立交平面设计的知识的总结和可能要注意的问题,当然讲完这此后肯定是纵断面设计、横断面设计,那里面还是有许多关键点的,只有按要求做还是能成功的,下面开始D匝道设计。
1、新建项目,纬地就这样,每次都要新建项目,这我相信经过前几次实践,每个人对新建项目不再陌生。
2、由于我们要接的A匝道在此位置是圆曲线,所以我们新建的第一条曲线是圆曲线,半径可参考A匝道,我这A匝道半径为150米,那么接的曲线半径为152.75米,偏移的距离2.75米(匝道中心偏移距离为行车道中心线位置。即0.5+0.5+1.75=2.75米),流出角度为1/17.5,即为0.057,希望各位看《公路路线设计规范2006》的67、68页,当然随后接S型曲线,然后确定圆半径200米,接线选择圆-缓-直即可。
3、最后平面设计完后的图纸如下:
平面设计做完,下一讲主要是总结技术要点。
立交设计讲座-平面设计-C匝道
C匝道的设计简单些,但圆曲线半径的确定是试出来的,从200米一直试到60米,最后选择65米。下面讲讲设计过程。 1、新建项目,定为C,不详写;
2、确定减速车道的长度,我没有计算了,你们做设计先计算一下,流出角度选择1/22.5,即0.044,匝道中心偏移距离为行车道外侧车道中心线位置。即1.5+0.75+3.75+1.875=7.875米,STA随便填,反竟拖动后改变了,我随便填100,选择文件控制2,文件为Z1这线。为什么选择文件控制2,我们采用角度和点控制,如果采用两点控制选择文件控制1,好的,第一段线出来了。
3、存盘后关闭对话框,打开设计向导,选择立交设计,为什么要这样呢?设计立交我们控制A值,纬地默认平面设计方式,控制Ls值,为了控制A值,所以存盘后进行设计向导,选择立交,然后再看就是控制A值了,以前学生总问多这问题,现在明白了吗?
4、设计一段缓和曲线,并设计接圆的半径,我建议你们多试,我是从200米一直试到60米,后来取65米的半径。因为我接的地方为圆曲线,所以接线选择圆缓圆形式,接线匝道中心偏移距离为行车道中心线位置。即0.5+0.5+3.50+0.5+1.75=6.75米。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