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职业卫生管理档案(模版)
WORD格式..可编辑 检修、维护情况(包括检修的原因、检修部门、检修费用、检修效果等): 验收意见: 负责人(签名): 日期: 年 月 日
表1-3 年度个人防护用品发放使用记录
车间名称 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 个人防护 用品名称 型号 数量 领取人 领取日期 专业知识整理分享
WORD格式..可编辑 编制: 审核(签字): 编制日期: 年 月 日
附:个人防护用品的生产、供货单位,使用说明和产品合格证明
岗位职业健康操作规程
1、总则
为了保证职工在生产过程中安全开展工作,预防、控制、和消除职业危害,保护职工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促进生产发展,制定本操作规程。
生产工作中存在的职业危害有:粉尘、噪声。在生产中凡涉及职业危害的场所和工作地点必须严格执行本规程,本
专业知识整理分享
WORD格式..可编辑
规程适用于公司所属部门、班组。
2、职业病危害因素种类、分布、危害程度及卫生标准 2.1粉尘
2.1.1产生的原因:
2.1.2危害程度:粉尘进入人体后主要可引起职业性呼吸系统疾病,长期接触高浓度粉尘可引起肺组织纤维化为主的全身性疾病——尘肺病,如:尘肺、呼吸系统肿瘤、粉尘性炎症等;对上呼吸道粘膜、皮肤等部位产生局部刺激作用可引起相应疾病。
2.1.3 职业健康卫生标准
产生粉尘浓度卫生标准为:1mg/m3
2.1.4 主要涉及岗位: 岗位、 岗位。
2.2噪声
2.2.1 产生原因:
2.2.2 危害程度:给人带来烦恼,影响人们工作、学习、休息。长期接触强噪声会引起听力下降、神经性衰弱综合症等病症。
2.2.3 卫生限值
职业接触8小时,工作地点噪声允许标准为85dB(A) 职业接触4小时,工作地点噪声允许标准为88dB(A) 职业接触2小时,工作地点噪声允许标准为91dB(A) 职业接触1小时,工作地点噪声允许标准为94dB(A) 2.2.4 主要涉及岗位: 岗位、 岗位。
3.职业病防护措施 3.1 防尘措施
3.1.1 粉尘制造设备应有效密封,不得向外泄漏粉尘。 3.1.2 各除尘器应有效备用,在设备运行时,其相应配置的除尘设备应投入使用。
3.1.3设置除尘系统,地面设水冲洗设施,及时清洗地面灰尘。
专业知识整理分享
WORD格式..可编辑
3.1.4在粉尘较多区域佩戴防尘口罩等防护用品。 3.1.5对长时间在粉尘环境中工作的职工应定期进行身体检查。
3.2 防噪声措施 3.2.1设置消音器。
3.2.2各值班室应采用适当的隔音措施。 3.2.3进入噪音区域佩戴耳塞。
3.2.4在噪声较大区域连续工作时,宜分批轮换作业。 3.2.5对长时间在噪声环境中工作的职工应定期进行身体检查。
4.职业病危害应急措施 4.1粉尘
4.1.1 粉尘污染较为严重时应迅速撤离至通风良好的地方,用清水冲洗口、鼻。
4.1.2 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人员出入。
4.1.3 联系相关岗位调整运行方式,控制粉尘产生。开启通风换气设备,降低空气中的粉尘浓度。必要时采用雾化水进行降尘处理(但必须满足电气设备的防潮规定)。
4.1.4 参与处置人员应穿戴工作服、工作帽,并根据粉尘的性质,选戴相应的防尘口罩。参与处置人员若发生头晕、胸闷等不适反应,应及时撤离到空气清新区域休息,有条件给予吸氧。
4.2 噪声
4.2.1发生噪声危害症状者,迅速撤离至安静的地方休息。
4.2.2造成耳朵听力下降、身体不适等情况到医院接受治疗。
专业知识整理分享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