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河流和湖泊学案(二)
【答案】(1)长江水系的湖面不断缩小 泥沙沉积湖中和围湖造田使湖泊面积减小
(2)①长江上游段草场退化严重,导致水土大量流失 ②中游段对森林资源乱砍滥伐,导致森林覆盖率下降,水土流失严重 ③由于地表植被的大量减少,使森林的涵养水源功能减小 易出现洪涝灾害
(3)防洪 “南水北调”
例2.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也是我国开发整治的重点河流之一。读“黄河流域”示意图,回答:
(1)古诗云:“黄河之水天上来”,从河水补给角度可理解为________。古诗问:“百
川归大海,何日复西归”,从水循环角度解释,通过____环流实现水汽输送,形成水的海陆间循环。
(2)黄河是北方河流,其中游河段形成东西对称水系,常使河水在七、八月份有____特点;
春季在____河段易形成凌汛。
(3)黄河流域是我国缺水最严重的地区之一,与上游地区相比较,下游地区尤甚,这是因为上
游地区____________________
(4)历史上有“黄河百害,唯富一套\之说。上游的宁夏、河套平原由于____形成了富庶的
农业区;“害”主要发生在它的____河段,消除水害的主要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
(5)沿河地区资源丰富,按注重发展优势产业和特色产业的构想,开发____资源,为兰州
发展化学、冶金等多种工业提供了有利条件;利用____资源,在内蒙古、山西等省区发展高能耗工业。 答案:
(1)雨水是主要补给源 季风
5
(2)暴涨 上游河套和下游河口
(3)流量大,水利枢纽多,起调节作用,人口少,工农业生产需水量较少 (4)引黄灌溉下游 中游 水土保持,发挥水利枢纽的调节功能 下游加固大堤 (5)水能 煤炭
课后练习: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6分)
(2012·江西宜春期末)读“黄河天然径流量与断流天数示意图”,完成1~3题。
1.图中不同年份黄河断流天数存在较大差异的原因之一是( ) A.大部分流经干旱、半干旱地区,降水量年际变化大 B.中上游地区耕作面积变化大
C.气温的年际差异造成冰雪融水量年际不均 D.城市中工业和生活用水量年际变化大
解析:黄河断流天数变化的自然原因是降水的年际变化大导致的河流径流量的年际变化,人为因素是引水量的大小;进入新世纪以来,由于对黄河水量实行全流域的有效管理,因此,在枯水年黄河也没有断流。
答案:A
2.下列能反映郑州河段水体补给关系的一项是( )
解析:黄河在郑州河段为“地上河”,河水全年补给地下水。 答案:B
3.下列对黄河天然径流量的大小起决定作用的因素是( ) A.冰川融水量 B.农业的引水量 C.大气降水量 D.河水的下渗量
解析:黄河河水的主要补给形式为大气降水补给。
6
答案:C
(2012·华南师大附中模拟)读下图,完成4~6题。
4.图中河流流经山地的名称是( ) A.横断山脉 B.巫山
C.太行山 D.祁连山
解析:图中山脉南北走向,为横断山脉。
答案:A
5.关于图中长江河段水系特征正确的选项是( )
①水量丰富 ②比降大 ③河窄谷深 ④含沙量大 ⑤降水补给丰富 ⑥湖泊少 ⑦支流分布南北不对称 ⑧航运价值小 ⑨集水面积包括广东、广西省区 A.①②③④⑤ B.②③④⑧⑨ C.②③⑥⑦⑧ D.①②④⑤⑥⑧
解析:水量、含沙量及补给等是河流的水文特征。 答案:C
6.图中众河段含沙量最大的季节是( ) A.冬季 B.春季 C.夏季 D.秋季
解析:夏季降水量大,水量大、流速快,河流的含沙量大。 答案:C
(2009·山东文综)下图为我国西南地区某流域1973~2002年部分土地利用类型面积变化图。读图回答7~8题。
7.关于该流域土地利用类型面积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前期增加后期减少的是林地 B.增幅和减幅均最大的是灌丛草地 C.前期减少幅度最大的是旱地
7
D.整个时期耕地总体上是减少的
解析:读图分析可知,林地面积在前期和后期均有增加,旱地面积在前期增加最多,不会导致旱地减少幅度最大,因此可排除A、C两项,综合分析图中水田和旱地的总体变化可知,无论前期还是后期,总体上是减少的。
答案:D
8.以下土地利用类型中,其面积前后期变化能反映流域生态状况由退化趋于好转的是( ) ①林地 ②灌丛草地 ③建设用地 ④裸岩地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解析:灌丛草地前期面积减少,说明植被破坏严重,生态状况退化,后期面积增加,生态趋于好转。裸岩地面积在前期增大,说明生态恶化,在后期面积减小,说明生态趋于好转。 答案:B
甲图和乙图分别是黄河干流年径流量和含沙量的变化图。读图,回答9~10题。
9.兰州至河口段水量变化的自然原因是( ) A.流经干旱半干旱地区,蒸发量大 B.农业引水灌溉
C.沿途植被覆盖好,河水下渗严重
D.有支流汇入
10.在含沙量变化图中,正确反应黄河含沙量沿程变化的折线是( )
A.折线① B.折线② C.折线③ D.折线④
解析:黄河在兰州至河口段径流量明显减少的自然原因,要明确该段地处西北地区,流经干旱、半干旱地区,蒸发量大。黄河干流沿程含沙量的变化折线的判断:一是要明确黄河泥沙主要来自中游黄土高原,故河口以下河段河流含沙量陡增;二是要明确黄河下游流经华北平原,部分泥沙在河床沉积,含沙量呈下降趋势。 答案:9.A 10.D (2012·黄冈2月)读我国某地区年降水量分布图,回答11~13题。
8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