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解剖学思考题答案
杯形细胞 软骨 气管腺 平滑肌 最多 较多 多 有,较多 少量 少量碎片 少 有,成束 更少 大多已消失 无 相对增多 无 无 无 形成完整的环肌层
第七章 泌尿系统
26.解释:肾单位、球旁复合体、肾门。 27.描述肾额状切面肉眼可见结构。
28.试分析肾的血液循环与其泌尿机能相适应的结构特点。 29.试述终尿自集合管排出体外的途径。 30.简述输尿管的狭窄处。
第八章 生殖系统
31.解释:卵泡、放射冠、黄体、透明带、卵丘。 32.试述精子的生成及排出体外的途径。 33.简述卵泡发育的发育过程。 34.简述卵巢所分泌的激素。 35.简述子宫的位置、形态与分部。 36.简述输精管的分部和行程。 37.简述输卵管的分部。
第九章 内分泌系统
38.解释:内分泌、旁分泌、靶器官和靶细胞、激素、垂体门脉系统。 39.列表比较甲状腺、甲状旁腺、肾上腺和垂体的结构和所分泌的激素。
40.举例说明下丘脑-垂体-靶腺的相互联系。
第十章 感觉器
41.解释:黄斑、生理性盲点、螺旋器、位觉斑。
黄斑:是视网膜后极的一浅黄色区域,正对视轴处,成横向椭圆形,其中央有一浅凹成为中央凹。中央凹是视网膜最薄的部分,只有色素上皮和视锥细胞。
生理性盲点:位于黄斑鼻侧,圆盘状,呈乳头隆起,中央略凹,为视神经穿出处,并有视网膜中央动、静脉穿过。无感觉细胞。
螺旋器:又称柯蒂氏器,是听觉感受器。由蜗管下壁的上皮细胞特化形成,主要由支持细胞和毛细胞构成。
位觉斑:在椭圆囊和球囊的壁上局部黏膜增厚,分别称为椭圆囊斑和球囊斑,均为位觉感受器,总称位觉斑。是头部位置变动或机体作直线加速与减速运动的感受器。 42.简述视网膜的组织结构。
色素上皮层:视网膜的最外层,单层立方型色素上皮细胞,
具有屏障作用。
视细胞层:视锥细胞和视杆细胞构成,前者感受强光,后
者感受弱光。
双极细胞层:双极细胞是连接视细胞和节细胞的纵向中间神
经元
节细胞层:其发出轴突组成视神经
43.简述眼球内含物的结构与功能。
结构:充满于眼房的透明液体,由睫状体的血
液渗出和非色素上皮细胞分泌物组成
房水:
功能:具屈光作用,营养晶状体和角膜、维
持眼压
结构:具弹性的双凸透明体 眼球内含物 晶状体
功能:眼球屈光系统的主要装置
结构:无色透明的胶状体位于晶状体、睫状体
与视网膜之间水分占99%,
玻璃体
功能:具屈光作用,尚有支撑视网膜的作用 44.外界声波引起听觉,其传导途径如何?(结合54听觉传导路) 传导途径:
声波→耳廓→外耳道→鼓膜→听小骨链→前庭窗→前庭阶→蜗管→螺旋器毛细胞→耳蜗内蜗神经节的双极细胞(蜗神经)→蜗前核、
蜗后核→内侧膝状体→听辐射→经内囊后肢→颞横回
45.外界光线引起视觉,其传导途径如何?(结合53视觉传导路) 传导途径:
光→视锥细胞、视杆细胞→双极细胞(第一级神经元)→节细胞(第二级神经元)→视神经→视交叉→视束→外侧膝状体(第三级神经元)→视辐射→内囊后肢→枕叶视区。 第十一章 神经系统
46.解释:神经纤维、神经核、神经节、灰质与皮质、白质与髓质、锥体系、皮质脊髓束、上丘、下丘。
神经纤维:神经纤维是由神经元的轴突或树突、髓鞘和神经膜组成。神经元是组成神经系统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也称神经细胞。
神经核:在脑和脊髓内,除皮质以外,机能相近的神经元胞体聚集成的灰质块称神经核。
神经节:在周围神经系统内,形态和功能相似的神经元胞体聚集成团,称神经节。
灰质与皮质:在中枢神经系统内,神经元胞体及其树突聚集在一起,在新鲜标本上色泽灰暗,成灰质。在大脑和小脑表面的灰质层又称皮质。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