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题海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语文《一剪梅》学案(共3课时)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高中语文《一剪梅》学案(共3课时)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 62 次阅读
  • 3 次下载
  • 2025/5/25 4:05:44

一剪梅

学习目标

1、把握李清照词深婉细腻的艺术风格

2、在诵读品味中提高审美情趣,培养学生诗词鉴赏能力 3、解读文句,分析意境,把握李清照词的艺术风格

二、自主学习指导

1、学生回顾作者李清照

李清照(1084-1155) 代著名女词人,号 。1127年靖康之乱,李清照随家颠簸南下,后来丈夫病死,李清照亡国继以亡家,余生孤苦,郁郁而终。

南渡之前,李清照多写闺情相思,明快妍丽;南渡之后,则多写国破家亡的离乱生活,沉哀入骨,词情凄黯。 2、写作背景

李清照婚前婚后都生活在书香世家,其父李格非是苏轼的学生,其夫赵明诚是著名的金石考据家。李清照夫妇雅好词章,常相唱和,伉俪情笃。李清照与赵明诚婚后不久,赵明诚即远行,李清照便写下了这首《一剪梅》寄给丈夫。 3、词牌名的由来

一剪梅,词牌名,亦称“腊梅香”,得名于周邦彦词中的“一剪梅花万样娇”。乃取前三字为调名。有“一朵梅花百和香”句,故又名《腊梅香》,李清照词有“红藕香残玉簟秋”句,故又名《玉簟秋》。 三、学习任务

1、.学习上阕

“轻解罗裳,独上兰舟”是作者在孤寂中所想到的排遣寂寞的方法,她排遣掉寂寞了吗?你从哪里看出来的? ( 引导学生揣摩关键字)

2、为了稍减闲愁,词人又臆想鸿雁能传书信,请描述一下“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这句词是一幅怎样的优美意境呢? (引导学生运用联想法)

3.上阕小结:写女诗人的独居生活。 ㈡学习下阕赏析名句

1.“花自飘零水自流” 蕴含的意义是什么?

2. 名句赏析:“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四、当堂训练

类文鉴赏: 《声声慢》李清照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一剪梅》和《声声慢》两词中都写“愁”绪,乍一看是相同的,而细细品味,我们便可发现这“愁”的内涵是不同的,正所谓“一般愁字别样情”。细品两词,体会两者之愁有何区别?

1、在这两首词中,作者都用了直抒胸臆和融情于景两种抒情方式,我们先来看看浸染词人愁情的景(意象)?

2、找出两词中直抒胸臆的词句,说说它们抒发的情感有何不同。

3、小结:

《一剪梅》和《声声慢》虽然都是李清照写愁的名篇,然而我们从对比中可以发现,两者“愁”的内涵是不同的。 《一剪梅》是

《声声慢》之愁绪却是

由此也可看出李清照前后期词风的不同。 五、课堂小结

探讨婉约词风格: 刚才复习和学习的三首词在风格上有一个共性,即都是婉约词。试说说婉约词的风格特点

一剪梅学案(二)

学案编号:14 编写人:梁志伟 审核人:贾立恩 张广胜

一、 学习目标

1、明确诗歌感情的种类

2、掌握诗歌感情鉴赏的答题方法,规范答题步骤 二、考点讲解

1、熟识古诗中常见的思想情感

①忧国忧民

? 战乱离散的痛苦:杜甫《春望》。

? 同情人民的疾苦: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 反映社会黑暗,揭露统治者腐朽:杜甫“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 表达对山河沦落国破家亡的痛楚:陆游《示儿》、文天祥《过零丁洋》。 ? 揭露统治者的横征暴敛穷兵黩武:杜甫《兵车行》。 ②建功报国

? 保家卫国的决心,建功立业的豪情:“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王昌

龄《从军行》)、陆游《书愤》。

? 贬官谪居的怨恨,仕途失意的苦闷:白居易《琵琶行》、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

时有》。

? 怀才不遇的寂寞,报国无门的激愤:辛弃疾《京口北固亭怀古》。 ? 年华消逝的感慨,壮志难酬的悲叹:苏轼《水调歌头·赤壁怀古》 ③思乡怀人

? 天涯羁旅的愁思:孟浩然《宿建德江》、温庭筠《商山早行》。 ? 思亲念友的孤独: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苏轼《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 ? 边关征夫的思乡:范仲淹《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 ? 闺中怨妇的怀人:王昌龄《闺怨》、欧阳修《踏莎行·候馆梅残》、李白《乐府》(长

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 ④超尘脱俗

? 寄情山水的悠闲,退隐田园的淡远:王维《山居秋暝》、孟浩然《过故人庄》。 ? 厌离官场的险恶,归耕隐居的自在:陶潜《归园田居》。 ⑤生活杂感

? 昔胜今衰的沧桑,时事变迁的感慨:姜夔《扬州慢》、刘禹锡《乌衣巷》。 ? 青春易逝的伤感,时不我予的焦虑:李清照《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 ? 告慰平生的喜悦:杜甫《春夜喜雨》《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 仕途失意的苦闷 如:白居易《琵琶行》 2.从诗歌的风格流派方面分析思想情感

①山水诗 主要通过景物的描绘,给读者展现出一种自然美。

②田园诗 田园诗主要描写田园风光或劳动场景。一般较清新、自然、质朴,富有生活情调。大都反映出诗人对劳动人民的朴素的思想感情。

③ 咏物诗 咏物诗一般表面写物,而实际上往往在这一表面的形象下寄托了诗人的情怀或思想。在写法上最突出的特色是托物言志。

④怀古诗 一般来说,怀古诗不仅要叙古事,而且要融入诗人自己的感受与评论。有时则是借古讽今,曲折地反映自己对现实的关注。

⑤送别诗 送别诗一般表现离情别绪,或留恋、或安慰、或嘱咐、或祝愿,有伤心、有惆怅、有期望,等等。一般来讲,其感情色彩比较悲凉,但也有不同凡响的送别佳句。 ⑥ 行旅诗 主要表现行旅之人的旅途寂寞、艰辛,以及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 ⑦ 边塞诗 这是唐诗中的一朵奇葩。奇特的边塞风光,悲壮的沙场征战,寂寞的军旅生活,凄楚的对月思亲…… 3.解题思路

? 第一步 确定诗歌题材,如怀古咏史诗、咏物抒怀诗、边塞征戍诗、山水田园诗等。

(若不能准确判断最好不写)

? 第二步 具体分析所涉及的诗句分别写了什么,概述内容答题形式是“××句(联)

写了×××”。

? 第三步 揭示诗歌主旨或诗人的思想情感。 ? 答题范式:

? 这是一首什么样的诗+诗歌各句分别写了什么+通过什么手法+抒发什么情感+

评价(总分总式) 。

三、【典型例题】

例1、(05全国2)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回答问题(8分) 邯郸冬至夜思家 白居易 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 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

[注]冬至:二十四节气之一,唐朝时是一个重要节日。

(1)简析“抱膝灯前影伴身”一句,并说出作者当时怀有一种什么样的心情。(3分) 【答案】:“抱膝”二字生动地勾画出作者默默呆坐的神态,用“灯前”自然引出“影”,而“伴”字又将“影”和“身”联系起来,抱膝枯坐的“影”陪伴抱膝枯坐的“身”,显得形影相吊。(2分) 这充分反映出作者思家时的一种孤寂心情。(1分) 例2、 送友人 李白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注:“萧萧班马”出自《诗经》。班马:离群之马

1. 颈联用怎样的艺术手法表达出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答案:颈联两句是很工整的对偶;又巧妙地用“浮云”“落日”作比,“浮云”比友人的行踪不定、任意东西;“落日”比自己象落日不肯离开大地一样对朋友依依惜别的心情。

一剪梅学案(三)

学案编号:15 编写人:梁志伟 审核人:贾立恩 张广胜

学习任务:

(一) 阅读下面一首诗,回答问题:

题稚川山水 戴叔伦(唐) 松下茅亭五月凉,汀沙云树晚苍苍。 行人无限秋风思,隔水青山似故乡。

问题:山水诗向来多是对自然美的歌咏,但本诗的归趣却并不在山水,而是别有寄意,这寄意是什么?试作简要说明。

答:

  • 收藏
  • 违规举报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10.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推荐下载
本文作者:...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

文档简介:

一剪梅 学习目标 1、把握李清照词深婉细腻的艺术风格 2、在诵读品味中提高审美情趣,培养学生诗词鉴赏能力 3、解读文句,分析意境,把握李清照词的艺术风格 二、自主学习指导 1、学生回顾作者李清照 李清照(1084-1155) 代著名女词人,号 。1127年靖康之乱,李清照随家颠簸南下,后来丈夫病死,李清照亡国继以亡家,余生孤苦,郁郁而终。 南渡之前,李清照多写闺情相思,明快妍丽;南渡之后,则多写国破家亡的离乱生活,沉哀入骨,词情凄黯。 2、写作背景 李清照婚前婚后都生活在书香世家,其父李格非是苏轼的学生,其夫赵明诚是著名的金石考据家。李清照夫妇雅好词章,常相唱和,伉俪情笃。李清照与赵明诚婚后不久,赵明诚即远行,李清照便写下了这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单篇付费下载
限时特价:10 元/份 原价:20元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
Copyright © 云题海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6052595号-3 网站地图 客服QQ:370150219 邮箱:37015021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