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题海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藤野先生》导学案及答案

《藤野先生》导学案及答案

  • 62 次阅读
  • 3 次下载
  • 2025/5/1 20:43:47

(四)探究拓展

1.文中哪些地方可以看出作者离开仙台后对藤野先生的怀念?

2.藤野先生对我的人生产生什么影响?

3.夜深人静之时,面对东墙上藤野先生的照片,想到恩师已阔别二十多年,鲁迅一定有很多话要说。把握文章主旨,展开合理想像,模仿作者的口吻,给藤野先生写一封信,表露作者当时的心迹。

(四)全文总结

1.文章回忆藤野先生对自己的亲切关怀和严格教诲,赞扬他的( )( )( ),抒发了怀念之情,并追述自己当年( )的思想变化,表现了不忘恩师教导,认真做人的决心。

2.本文依据( )的推移,与藤野先生的( )、( )、( )为顺序记叙的,脉络非常清晰,但还有一条内在线索,那就是贯穿始终的( )。 四、拓展阅读:

华老师,你在哪里

小学二年级时,我们班换了一位老师叫华霞菱,女,刚从北平师范学校(简称北师)毕业,20岁左右,个子比较高,脸挺大,还长了些麻子,校长介绍说,她是“北师”的高材生,将担任我们的级任(犹今之班主任)老师。

华老师对学生非常严格,尤其对一些“坏学生”特别严厉,我们都认为这个老师很厉害,怕她。但她教课、改作业实在是认真极了,所以,包括被处罚得哭了个死去活来的同学,也一致认为这是一个非常好的老师。谁说小孩子不会判断呢?

小学二年级,平生第一次做造句,第一题是“因为”。我造了一个大长句,其中有些字不会写,是用注音符号拼写的。那句子是:

放学以后,看到妹妹正在浇花呢,我很高兴,因为她从小就不懒惰。 华老师在全班念了我这个句子,从此,我受到了华老师的“激赏”。

5

但是,有一次我出了个“难题”实在有负华老师的希望。华老师规定,“写字”课必须携带毛笔、墨盒和红模字纸,但经常有同学忘带致使“写字”课无法进行,华老师火了,宣布说再有人不带上述文具来上写字课,便到教室外面站壁角去。

偏偏刚宣布完我就犯了规,等想起这一节是“写字”课时,课前预备铃已经响了,回家再取已经不可能。

我心乱跳,面如土色。华老师来到讲台上,先问:“都带了笔墨纸了吗?” 我和一个瘦小贫苦的女生低着头站了起来。 华老师皱着眉看着我们,她问:“你们说怎么办?”

我流出了眼泪。最可怕的是我姐姐也在这个学校,如果我在教室外面站了壁角,这种奇耻大辱就会被她报告给父母……天啊,我完了。

全班都沉默着,大家感到了问题的严重性。

那个瘦小的女同学说话了:“我出去站着吧,王蒙就甭去了,他是好学生,从来没犯过规。”听了这个话我真是绝处逢生,我喊道:“同意!”

华老师看了我一眼,摇摇头,叹了口气,厉声说了句:“坐下!”

事后她把我找到她的宿舍,问道:“当×××(那个女生的名字)说她出去站而你不用去的时候,你说了什么来着?”我脸一下子就红了,我无地自容。

这是我平生受到的第一次最深刻的品德教育,我现在写到这儿的时候,心仍然怦怦然,不受教育,一个人会成为什么样呢?

华老师有一次带我去先农坛参加全市中小学生运动会,会前,还带我去一个糕点铺吃了一碗油茶,一块点心,这是我平生第一次“下馆子”了,这种在糕点铺吃油茶的经验,我借用了写到《青春万岁》里苏君和杨蔷云身上了。

运动会开完了,天黑了,挤有轨电车时,我与华老师失散了,真挤呀,挤得我脚不沾地。结果,我上错了车,我家本来在“西四牌楼”附近,却坐了去“东四牌楼”的车,到东四,仍然下不来车,一直坐到了北新桥终点……后来我还是找回了家,从此,我反而与华老师更亲了。

我们上三年级,级任老师就要换的,因此,华老师就不再教我们了,此后也有许多好老师,但没有一个像华老师那样细致地教育过我。 1.根据要求分析文中画线句子。

(1)“华老师看了我一眼,摇摇头,叹了口气”表现了华老师怎样的心情?

(2)“我脸一下子就红了,我无地自容”,“脸红”和“无地自容”的原因是什么?

2.本文叙事详略得当,哪一件事详写?哪几件事略写?这样处理有什么好处?

3.综观全文,说明华老师具有哪些优秀品质?请用简洁的语言进行概括。

6

4.你认为本文语言的突出特色是什么?

五、课后作业:

1.完成导学稿“拓展阅读”所有练习; 2.预习《生命与和平相爱》。

《藤野先生》第一课时导学案答案

二、预学导学:

(1)fēi xǜn nì jiàn jī jié piē yǎo wù cuò huì

(2)鲁迅,周树人 豫才,文学家,思想家,教育家《 朝花夕拾》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社戏》《孔乙己》 (3)

油光可鉴──鉴,原意是镜子,这里作动词用。这里是说头发上擦油,梳得很光亮,可当镜子

照。

抑扬顿挫──声音低和高。形容声音高低转折和谐悦耳。 模胡──这里指马虎、不讲究。

掌故──关于历史人物、典章制度的传说或故事。这里指学校里发生过的一些事情。 匿名──不具名或隐藏真名。 诘责──质问并责备

杳无消息──远得不见踪影,毫无消息。

2.根据时间的推移、地点的转换,将全文分成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第1—3段)写“我”在东京的见闻及感受以及转到仙台求学的原因。

第二部分(第4—36段),这是全文的主体部分,写“我”在仙台结识藤野先生,受先生教益,赞

扬先生的崇高品质,以及“我”弃医学文的原因。

第三部分(第36—38段)写“我”离开仙台后对藤野先生的怀念之情,以

及先生的崇精神品德对我的激励与鼓舞。

3.(1)①“我”在东京;②“我”在仙台;③“我”离开仙台后。

(2)修改讲义,纠正解剖图,关心我的解剖实习,向我了解中国女人裹脚的事 二、课堂互动探究

(二)(1)文章是按事情发展的时间先后顺序来组织典型材料的。 (2)以作者的思想感情变化为线索。 (3)变换了三个地点

(4)与藤野先生相处写了他四个典型事例,

7

(三)品读欣赏课文,理解人物: 1.外貌描写(白描)

“黑瘦”“八字须”“戴着眼镜…?挟着一叠大大小小的书”,讲课是“缓慢而很有顿挫”,衣着“模胡”,“冬天是一件旧外套,寒颤颤的”。

——活透出先生的生活俭朴、不拘小节、治学严谨。

2.主动关心“我”的学习,认真为“我”改讲义。自始至终认真负责的精神。 为“我”改正解剖图。对学生的严格要求和循循善诱。 关心“我”的解剖实习。热情诚恳,关心入微。

向“我”了解中国女人裹脚。对骨学的兴趣和求实精神。 三、课堂练习

(一)同步反馈训练

1.绯红、宛如、 驿站、解 剖、 油光可鉴 畸形、 不逊、 匿名、杳无消息、 深恶痛疾 诘责、 凄然、教诲、 瞥 见、 抑扬顿挫 2.C

(二)链接中考: 1.D,2.C,3 。A

《藤野先生》第二课时导学案答案

三、互动探究

(二)1.A、“匿名信事件”

讥刺“我”得了教员漏出来的题目,才考试合格的。

“中国是弱国,所以中国人当然是低能儿,分数在六十分以上,便不是自己的能力了:也无怪他们疑惑。”

——前半句揭露了日本“爱国青年”的荒谬逻辑,表达对此的愤恨和抨击;后半句写出了作者在遭受屈辱后极为辛酸和愤懑的感情。 B、“看电影事件”

做侦探的中国人被日本军队枪毙,别的中国人在围观,日本观众在欢呼。 “呜呼,无法可想。”

——反映出作者难以抑制的激愤! 2.这两件事各有什么侧重?

匿名信事件——弱国国民受人歧视。

看电影事件——中国老百姓的愚昧、不觉悟。 3.与藤野先生相比,你觉得他“伟大”在何处?

藤野先生在日本举国上下都鄙视中国人的风气下,能够做到没有狭隘的民族偏见,以公正之心对待来自弱国的学生,给予极大的关心、鼓励和真诚的帮助,尤其显得难能可贵。所以,在“我”的眼里和心里是伟大的。

4.清国留学生、“我”。 抓住他们盘辫子的特征。运用比喻、夸张、反语,表明了作者对清国留学生的厌恶、嘲讽。

5.文中哪些方面体现出“我”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感情? A、对清国留学生的失望、厌恶;

8

搜索更多关于: 《藤野先生》导学案及答案 的文档
  • 收藏
  • 违规举报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10.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推荐下载
本文作者:...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

文档简介:

(四)探究拓展 1.文中哪些地方可以看出作者离开仙台后对藤野先生的怀念? 2.藤野先生对我的人生产生什么影响?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单篇付费下载
限时特价:10 元/份 原价:20元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
Copyright © 云题海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6052595号-3 网站地图 客服QQ:370150219 邮箱:37015021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