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2全册导学案
Na 2 S:
反思总结:1含有离子键的化合物均为离子化合物,离子化合物一定含离子键,不一定含共价键键。
2 金属和非金属不一定形成离子键,例如:氯化铝。非金属和非金属也能形成离子键,例如:氯化铵
3阳离子的电子式一般是离子符号本身,而阴离子的电子式要用方括号括起来。 4用电子式表示离子化合的形成过程时,左边写原子的电子式,右边写化合物的电子式,中间用箭头连接,离子化合物还要用箭头表示出电子的转移方向,不写反应条件。
当堂检测: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离子键就是阴阳离子间的静电引力
B.所有金属元素与所有非金属元素间都能形成离子键 C.钠原子与氯原子结合成氯化钠后体系能量降低 D.在离子化合物CaCl2中,两个氯离子间也存在离子键
2.下列各数值表示有关元素的原子序数,能以离子键相互结合成稳定化合物的是 ( )
A.10与19
B.6与16
C. 11与17
D.14与8
3.下列不是离子化合物的是( )
A.H 2 O B.CaI 2 C.KOH D.NaNO 3
4.下列电子式或结构式错误的是 ..
A.OH-的电子式 B.NH4Br的电子式
C.Na2O的电子式:A.溶于水
D.熔融状态能导电
D.Na+的电子式:Na+
( )
B.熔点较高 C.水溶液能导电
5.下列性质中,可以证明某化合物内一定存在离子键的是
6.A和B两元素能形成AB 2 型离子化合物,则A和B的原子序数可能是( ) A.6和8 B.11和6 C.20和8 D.20和17 课后练课习与提高:
37
7.同主族元素形成的同类型的化合物,往往其结构和性质相似。下列对化合物碘化磷(PH 4 I)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它是一种离子化合物
B.这种化合物加热时,可能产生有色气体
C.这种化合物的电子式为
D.这种化合物不能跟烧碱发生反应 .
参考答案:1C 2C 3A 4C 5D 6D 7CD
学校: 化学 孙洪娟 张卫超
第一章 物质结构 元素周期律
第三节 化学键 (第2课时) 课前预习学案
一 预习目标 1.理解共价键、非极性键、极性键的含义。 2.能用电子式表示共价化合物的形成过程。
3.知道化学键的含义及其分类,并从化学键的角度认识化学变化的本质。
二 预习内容:理解共价键的含义,共价键的形成条件和分类,能用电子式表示共价化合物
的形成过程,知道化学键的含义及其分类。
三 提出疑惑:共价键的形成条件是什么?怎样用电子式表示共价化合物的形成过程?化学
键该如何分类
课内探究学案
学习目标: 1.理解共价键、非极性键、极性键的含义。 2.能用电子式表示共价化合物的形成过程。
3.知道化学键的含义及其分类,并从化学键的角度认识化学变化的本质
学习重难点 :共价键、非极性键、极性键的含义、用电子式表示共价化合物的形成过程 学习过程: 根据H Cl的形成过程,结合课本填写下列空白。
38
一、共价键 1、共价键
叫做共价键 ①成键微粒 : ②成键本质: ③成键条件:
注意:(1)只含有共价键的化合物属于共价化合物(即若存在离子键,一定为离子化合物)
(2)共价键存在于非金属单质的双原子分子中,共价化合物和某些离子化合物 中(如NaOH、Na2O2 ) 。
2、共价键的表示方法
①电子式:H2 Cl2 N2 O2
CO2 CH4 HCl H2O NH3
②结构式(用短线“-”表示一对共用电子):H2 N2 HCl
H2O NH3 CO2 CH4 Cl2 二 用电子式表示共价化合物的形成过程:
H2 :
HCl:
例1 用电子式表示下列化合物的形成过程
CO2 :
H2O: 三 共价键的分类 :
①非极性键:在双原子单质分子中,同种原子形成的共价键,两原子吸引电子的能力 ,共用电子对 任何一个原子,成键的原子都 电性。这样的共价键叫做非极性共价键,简称非极性键,可见非极性键是同种原子之间形成的共价键。如:H-H键,Cl-Cl键,Na2O2 中的O-O键等。
②极性键::在化合物分子中,不同种原子形成的共价键,由于不同种原子吸引电子的能力 ,共用电子对必然偏向吸引电子能力 的一方,所以吸引电子能力强的一方显 电性,吸引电子能力弱的一方显 电性。这样的共价键叫做极性
39
共价键,简称极性键,可见极性键是不同种原子之间形成的共价键。如:H-Cl键,NaOH中的O-H键等。
例2. 下列共价化合物中,以极性键结合的( ),以非极性键结合的( )
(1)F2 (2)O2 (3)NH3 (4)CH4 (5)SO2
四、化学键 1.含义及其分类
通称为化学键,包括离子键和共价键。化学
键的形成与 有关,它主要通过原子的 或 来实现。
2.一个化学反应的过程,本质上是旧化学键断裂和新化学键的形成。 例3. 物质之间发生反应时,一定发生变化的是( )
A.颜色 B.状态 C.化学键 D.原子核 五、分子间作用力和氢键 1.分子间作用力
在分子内 我们称为化学键。在分子之间还存在一种
的作用力,叫做分子间作用力,又称 。分子间作用力不是化学键,它比化学键要弱得多,它广泛地存在于分子与分子之间,但只有在分子与分子充分接近时,分子间才有明显的作用。分子间作用力对物质的熔点、沸点、溶解度等都有影响。 2.分子间作用力与化学键的区别
分子间作用力存在于:分子与分子之间。化学键存在于:分子内相邻的原子之间。 3.分子间作用力对物质物理性质的影响
一般来说,对于 和 的物质, , ,物质的 、 也越高。例如,卤素单质,随着相对分子质量的增大,分子间作用力增大,它们的熔点,沸点也相应升高。
4.HF、H2O、NH3 的沸点有反常现象,是因为它们的分子之间存在着一种比分子间作用力稍
强的相互作用,这种相互作用叫 。氢键比 弱,比 强,所以把氢键看作是一种稍强的分子间作用力。例如:H2Te、H2Se、H2S随相对分子质量的减小,分子间作用力依次减弱,因而熔沸点依次降低。然而H2O由于分子间氢键的形成,分子间作用力骤然增强,从而改变了Te—O氢化物熔沸点降低的趋势而猛然升高,卤族中的HF和氮族中的NH3也有类似情况。
40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