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题海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高考语文新题型逻辑推断教学案(含答案附教材)

高考语文新题型逻辑推断教学案(含答案附教材)

  • 62 次阅读
  • 3 次下载
  • 2025/5/26 7:51:14

乙:光知道说我,别忘了,你这次也考得不怎么样。 ① 一天到晚坐在教室里,就能证明学习态度端正吗?

② ③ 2、请反驳:

爱迪生经历了几千次失败才做出伟大的发明,难道不正说明逆境有利于人的成长吗?

课堂总结 课外练习与探究

1、下面文段有三处推断存在问题,请参照①的方式,说明另外两处问题。

信息化时代,人们的生活节奏加快,这就造成了人们的生活、工作压力加大,只要这种压力存在,人们就不能阅读各类文字;只要一个人长期不读书,就会让自己的生活变成一团糟;为了不让我们的生活出现各种压力,就只有每天读书才能避免。

① 工作、生活中有了压力未必就不能阅读各类文字。

② ③ 2、下面文段有三处推断存在问题,请参照①的方式,说明另外两处问题。

布置“为父母洗脚”这种家庭作业,是对青少年进行亲情教育的一种方式。家长们面对孩子们端上来的热水,都高兴得合不拢嘴。相信只要认真落实,学生做完“作业”后,都会发生使家长和老师感到欣慰的变化。因此,只要认真落实“为父母洗脚”的作业,贯彻亲情教育,就会培养出有孝心的孩子。家长认可这种做法,势必会在全社会推广开来。

① 学生做完“作业”后不一定都会发生变化。

② ③ 3、(2018日照一模)下面文段有三个语句存在逻辑问题,请参照①的方式,回答另外两处问题。(5分)

就承诺而言,即使千金一诺最为沉重,但空口无凭又最为虚泛,观其行径还要等待漫漫时间的印证,所以“信”在外化体现方面,就产生了一种加固信任的仪式。信誉建立,比城池建造更难,信诺百事才可能筑造起一道信任的高墙,而且毁诺一事就可颠覆信任的根基。国之信,建之无形,毁之无影,易毁难建,去即无存。一国对外要维护信用,对内要建立信誉,政府的公信力就能形成。

①假设关系不成立,应当修改为:虽然千金一诺最为沉重。

②______________,应当修改为:但毁诺一事就可颠覆信任的根基。 ③充分条件关系不成立,应当修改为: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4、(2018广州测试)下面文段有三处逻辑不当,请参照①的方式,修改另外两处。

面部识别技术在生活中的广泛运用,推动了时代科技的飞速发展。与指纹识别技术相似,面部识别技术具有的生物基础,使人脸具有唯一性和不易复制性。计算机以非接触的方式获

5

取识别对象的面部图像后,与数据库图像进行比对,完成识别过程。人面识别的准确率越高,人面数据库的数据覆盖率就越高。面部识别技术非常适合用于机场、地铁等人群密集场所的安保。

① 时代科技的飞速发展,推动了面部识别技术在生活中的广泛运用。

② ③ 5、(2018烟台3月检测)根据材料内容,从逻辑角度看,最为合理的一条结论是(3分)( ) 最近几年,一些电动自行车生产企业为占领市场,生产的电动自行车质量越来越大,速度越来越快,引发的交通安全事故日益增多,造成大量人员伤亡。

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四部委为此发布了新的、强制性的电动车国家标准,对旧标准进行了一定调整。其中,最高车速由20km/h调整为25km/h,整车质量由40kg调整为55kg,电机功率由240W调整为400W。

新标准正式实施后,对于消费者已经购买的不符合新标准的电动自行车,将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根据有关法律规定和当地实际情况,制定妥善解决办法,如通过自然报废、以旧换新、发放报废补贴等方式进行淘汰,或暂时将其纳入机动车管理范围。

A.电动车与机动车相撞引发交通事故,电动车是造成事故的主要原因。 B.部分最高标准的上调,会增加交通安全风险,导致更多交通事故发生。 C.新标准实行以后,国内发生的道路交通事故总量将会大幅减少。 D.部分电动车可以参照新标准纳入机动车管理,暂时免于强制报废。 6、(2018国考行测)选出一组与题干词语在逻辑关系上最为贴近、相似或匹配的词。

众人拾柴︰火焰高

A.多行不义︰必自毙 B.打破沙锅︰问到底 C.敬酒不吃︰吃罚酒 D.四海之内︰皆兄弟 闪电战︰战术︰突袭

A.润滑油︰机械︰减震 B.戈壁滩︰地形︰干旱 C.防空洞︰轰炸︰隐蔽 D.斑马线︰标记︰通过

7、(2018国考行测)日记 对于 ( ) 相当于 ( ) 对于 数据

A.纪念 查证 B.经历 内存 C.年鉴 计算机 D.日期 图片

8、(2018国考行测107)有调查显示,部分学生缺乏创造力。研究者认为,具有创造力的孩子在幼年时都比较淘气,而在一些家庭,小孩如果淘气就会被家长严厉呵斥,这导致他们只能乖乖听话,创造力就有所下降。

这项调查最能支持的论断是( )

A.幼年是创造力发展的关键时期 B.教育方式会影响孩子创造力的发展 C.幼年听话的孩子长大之后可能缺乏创造力

D.有些家长对小孩淘气倾向于采取比较严厉的态度 9、(2018国考行测)独立证明法和归谬法是间接论证的两种方法,其中独立证明法是通过证明与被反驳命题相矛盾的命题为真,从而确定被反驳命题为假的方法。归谬法就是由所要反驳的命题为真,引出荒谬的结论,从而证明所要反驳的命题为假。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论证中使用了独立证明法的是( ) A.甲:人类是由猿猴进化而来的。

6

乙:不可能!有哪一个人见过,哪一只猴子变成了人? B.甲:天不生仲尼,万古如长夜。

乙:难道仲尼以前的人都生活在黑暗之中? C.甲:人性本恶。

乙:如果真的人性本恶,那么道德规范又从何而来呢? D.甲:温饱是谈道德的先决条件。

乙:温饱绝不是谈道德的先决条件。古往今来,没有解决衣食之困的社会也在谈道德。 10、(原创)参照示例中反驳方式,针对材料中的逻辑错误,作出恰当的反驳。(5分)

示例:问题语段:多读书一定是有好处的。

反驳:这要看读什么书,为什么读和怎样去读。读好书有益,读内容不好、乃至有毒的书,非但无益反而有害。

问题语段:多做题一定能取得好成绩。

反驳:

参考答案

一、①并列不当:概念交叉 ②并列不当:概念包含 ③并列不当:概念全异

④充分条件关系不成立:条件不充分;取得好成绩有很多因素,兴趣只是其中之一,有了浓厚的兴趣不一定取得好成绩。

⑤必要条件关系不成立:条件不必要;激发好奇心不一定必须学工科,不是只有学了工科才能激发好奇心。 ⑥强加因果

⑦表述绝对化:火灾可能会造成人身伤亡,是可能性,不是必然性。

⑧表述绝对化:吃腐乳可能会使盐的摄入量超标,是可能性,不是必然性。

巩固练习:② 必要条件关系不成立:广泛使用“共享单车”未必就能够完成世界性的环境保护任务。③ 充分条件关系不成立:不广泛使用“共享单车”未必没有办法(也有可能)彻底解决世界性难题的环保问题。

二、①错:充分条件关系不成立,条件不充分,目标能落实只是保证后代需求的条件之一。

②对:条件充分(只有“气候容量有限”一个前提),否定这个前提,结论也否定。 ③错:条件不充分,前提否定,结论未必否定(还可能会有其他因素使学者从事考据学)。 ④对:条件不充分,前提否定,结论未必否定,但结论为可能性表述,正确。 ⑤对:必要条件关系成立。⑥错:强加因果。

⑦对:前提暗含结论信息。⑧对:前提与结论意思一致,换了说法(喻体→本体)。 ⑨错:前提不可靠。⑩错:前提不正确。 ?错:归纳推理不成立:枚举不全面。?错:不符合推理规则:偷换概念。

巩固练习:1、D(A是对材料信息的提取概括而非依据材料推出的结论;B、C以偏概全)

2、D

三、1、(1)那里摆放着一堆上好的木头,你能说它就是一件好家具吗?

那里摆放着一堆上好的土豆,你能说它就是一盘好菜吗? 这张纸上写着很多好词,你能说它就是一片好文章吗?

(2)反驳:①小强没来上班可能有多种原因,一天不上班不能说明他就是自暴自弃、心理有问题。 ②听说你现在还没吃早饭,你是不是看破红尘,悲观厌世了?

2、如果语言是生产工具,能够生产出物质资料,那么夸夸其谈的人就是百万富翁了。

7

如果流行的一定是被喜欢和接受的,那么流行感冒也就成为最受欢迎的疾病了。 如果成功了就是英雄,那么二战初期的希特勒创建第三帝国,铁蹄横扫欧洲,不可

不谓是个英雄。如果失败了就不是英雄,那荆轲、布鲁诺都不是英雄。 巩固练习:1、② 大部分同学都这样做就能证明学习方法不需要改进吗?

③ 别人存在问题,就能证明你自己没有问题吗?

2、难道你只看到了爱迪生,却不看千千万万在逆境中消沉了而一蹶不振的芸芸众生吗? 难道你只看到爱迪生的试验失败了,却不看他拥有多么好的科研条件吗? 课外练习与探究:

1、②造成自己生活一团糟的原因不只是长期不读书。

③每天读书未必能避免我们的生活中出现各种压力。 2、②认真落实贯彻不一定会培养出有孝心的孩子。 ③家长认可不代表会在全社会推广开来。 3、【答案】②递进关系不成立 ③政府的公信力才能形成 4、【答案】②人脸具有唯一性和不易复制性是面部识别技术具有的生物基础。(2分) ③人面数据库的数据覆盖率越高,人面识别的准确率就越高。(3分) 5、D 6、A,D 7、B 8、C 9、D 10、略

逻辑基本知识

一、概念:

★概念间关系:全同,包含,交叉,矛盾,反对,全异 二、判断 类型 联言判断 逻辑联结词 并且(和)、……而且……、……而…… 、既……又……、不但……而且、虽然……但是……等 选言判断 或者、要么 要么……要么……、不是……就是……、或者……或者……二者必居其一、……或……二者不可得兼 假言判断 充分必要条件关系 负判断 ★必要条件关系 ★充分条件关系 如果……那么……、只要……就……、假如……就……、既然……就……、有了……就…… 只有……才……、除非……不……、没有……就没有……、不……就不…… 当且仅当……就…… ★因果关系逻辑联结词:因此,所以,造成,导致,使得 三、推理

推理由前提和结论两个部分组成。

★结论提醒词:由此可见,可见,说明,因此,所以

一个正确的推理要具备两个基本条件:其一,前提真实;其二,推理过程要遵守推理规则。(不要用虚假的前提进行推理,也不要滥用关联词语,强加因果关系,更不能偷换概念)

演绎推理、归纳推理、类比推理

8

  • 收藏
  • 违规举报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10.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推荐下载
本文作者:...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

文档简介:

乙:光知道说我,别忘了,你这次也考得不怎么样。 ① 一天到晚坐在教室里,就能证明学习态度端正吗? ② ③ 2、请反驳: 爱迪生经历了几千次失败才做出伟大的发明,难道不正说明逆境有利于人的成长吗?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单篇付费下载
限时特价:10 元/份 原价:20元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
Copyright © 云题海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6052595号-3 网站地图 客服QQ:370150219 邮箱:37015021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