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步步高】2017-2018学年高二生物人教版选修3专题检测卷(二) Word版含答案
合,形成杂种细胞。A细胞和B细胞融合后形成AA、BB和AB三种融合细胞。
23.(8分)如图所示为动物细胞培养过程中,动物细胞增殖情况的变化曲线(图中B、D两点表示经筛选后继续培养),请据图回答下面的问题:
(1)OA段的培养称为________________培养,AB段可能发生了________________现象,需要用________酶处理使组织细胞分散开来。
(2)动物细胞培养和植物组织培养过程中,就细胞增殖、分化来说,动植物细胞都要进行________________,不同的是植物细胞还要进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为制备单克隆抗体,需将________注射到小鼠体内,以此获取________细胞,同时可选取图中________点的细胞与该细胞融合形成杂交细胞,所选取的细胞,其细胞膜上的____________比正常细胞显著减少,为筛选能够产生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细胞,可用________培养基达到目的。
答案 (1)原代 接触抑制 胰蛋白 (2)增殖或分裂 脱分化和再分化 (3)抗原 B淋巴 D 糖蛋白 选择
解析 动物组织消化后的初次培养称原代培养,分瓶后的培养称传代培养;当动物细胞表面相互接触时,会发生接触抑制现象。动植物细胞培养都必然发生细胞增殖,从而使细胞数目增多;另外,植物组织培养一般都可以发生脱分化和再分化的过程。制备单克隆抗体时,需要将产生单一抗体的B淋巴细胞与能够无限增殖的细胞杂交。欲获得B淋巴细胞必须先注射抗原,检测到有相应抗体的存在才可以提取到相应的B淋巴细胞,而癌细胞表面的糖蛋白减少,黏着性降低,近似球形,易于扩散。筛选一般用选择培养基来进行。
24.(10分)如图是某实验室做的通过动物纤维母细胞等获得单克隆抗体的实验研究。据图回答相关问题:
(1)X、Y、Z细胞的名称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①过程类似于植物组织培养技术中的____________过程,与纤维母细胞相比,诱导干细胞
的
全
能
性
较
________
。
②
过
程
的
实
质
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③过程中需用到的生物诱导剂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④处需要筛选,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 (5)若用含放射性
32
P标记的核苷酸的培养基培养Z细胞,能测到放射性
32
P的细胞器是
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骨髓瘤细胞 抗原刺激过的B淋巴细胞 杂交瘤细胞 (2)脱分化 高 基因的选择性表达
(3)灭活的病毒 (4)筛选出能产生特异性抗体的杂交瘤细胞 (5)核糖体 线粒体 解析 (1)由于单克隆抗体是由杂交瘤细胞产生的,根据示意图可知,Z是杂交瘤细胞,X细胞是由诱导干细胞形成的,因此为骨髓瘤细胞,Y细胞是由病毒刺激产生的B淋巴细胞。(2)①过程是将高度分化的纤维母细胞诱导形成诱导干细胞,类似于植物组织培养技术中的脱分化过程,与纤维母细胞相比,诱导干细胞的全能性较高。②过程的实质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3)③过程中的诱导方法有物理法、化学法和生物法,需用到的生物诱导剂是灭活的病毒。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