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2011年高考化学试题分类汇编解析(离子共存、反应)
2011年高考化学试题分类汇编解析──离子共存、离子反应
1.(2011江苏高考)常温下,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A. 1.0 mol·L的KNO3溶液:H、Fe、Cl、SO4 B. 甲基橙呈红色的溶液:NH4、Ba、AlO2、Cl C. pH=12的溶液:K、Na、CH3COO、Br
D. 与铝反应产生大量氢气的溶液:Na、K、CO3、NO3
解析:本题以溶液中离子共存的方式考查学生对硝酸的氧化性、亚铁离子还原性、甲基橙呈红色水溶液的呈酸性、酸性溶液AlO2不能在其中共存、与铝反应产生大量氢气有强酸碱性两种可能等相关知识的理解程度,考查学生综合运用所学化学知识解决相关化学问题的能力。
答案:C
2.(2011安徽高考)室温下,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A. 饱和氯水中:Cl、NO3、Na、SO3 B. c(H)=1.0×10
+
-13-
-
+
2--+
+
2-
-
+
+
-
-
+
2+
-
-
-1
+
2+
-
2-
mol/L溶液中:C6H5O、K、SO4、Br
+
-
2+
-+2--
C. Na2S溶液中:SO4、 K、Cl、Cu D. pH=12的溶液中:NO3、I、Na、Al
解析:饱和氯水具有强氧化性,能将SO3氧化成SO4,A中不能大量共存;c(H)=1.0×10
-13
2-
2-
+
-
-
+
3+
2-
mol/L溶液,说明该溶液显碱性,因此可以大量共存;S和Cu可以结合生成难溶
3+
2-2+
性CuS沉淀,所以不能大量共存;pH=12的溶液,说明该溶液显碱性,而Al与碱不能大量共存。所以正确的答案是B。
答案:B
3. (2011广东高考)能在水溶液中大量共存的一组离子是
A. H、I、NO3、SiO3 B. Ag、Fe、Cl、SO4 C.K、SO4、Cu、NO3
解析:本题考察离子共存问题。SiO3属于弱酸硅酸的酸根与酸不能大量共存,同时在酸性溶液中,NO3具有氧化性能氧化I生成单质碘,A不正确;Ag与Cl和SO4均可生成难溶性物质AgCl和Ag2SO4,B不正确;在碱性溶液中NH4和HCO3均与OH结合分别形成氨水和CO3,因此D也不正确,所以答案是C。
答案:C
2-
+
-
-
-
-
+
-
2-
2-
+
2-
2+
-
+
-
-
2-
+
3+
-
2-
D.NH4、OH、Cl、HCO3
+---
4.(2011全国II卷)将足量CO2通入下列各溶液中,所含离子还能大量共存的是 A.K、SiO3、Cl、NO3 B.H、NH4、Al、SO4 C.Na、S、OH、SO4 D.Na、C6H5O、CH3COO、HCO3
解析:SiO3与CO2反应;OH与CO2反应;C6H5O与CO2反应。 答案:B
5.(2011四川高考)甲、乙、丙、丁四种易溶于水的物质,分别由NH4、Ba、Mg、H、OH、Cl、HCO3、SO4中的不同阳离子和阴离子各一种组成。已知:①将甲溶液分别与其它三种物质的溶液混合,均有白色沉淀生成;② 0.1mol/L乙溶液中c(H)>0.1mol/L;③ 向丙溶液中滴入AgNO3溶液有不溶于稀HNO3的白色沉淀生成。下列结论不正确的是
A. 甲溶液含有Ba B. 乙溶液含有SO4 C丙溶液含有Cl D.丁溶液哈有Mg
解析:可以形成白色沉淀的有BaSO4、BaCO3、Mg(OH)2,因此甲只能是Ba(OH)2;0.1 mol/L乙溶液中c(H)>0.1 mol/L,那么乙是硫酸;向丙溶液中滴入AgNO3溶液有不溶于稀HNO3的白色沉淀生成,说明丙是MgCl2,所以丁是NH4HCO3。
答案:D
6.(2011上海高考)某溶液中可能含有Na、NH4、Ba、SO4、I、S。分别取样:①用pH计测试,溶液显弱酸性;②加氯水和淀粉无明显现象。为确定该溶液的组成,还需检验的离子是
A. Na B.SO4 C. Ba D.NH4
解析:溶液显弱酸性,说明有NH4(水解显酸性);加氯水和淀粉无明显现象排除I、S2-。所以必需含有SO42-,故不能有Ba2+。Na+无法排除。
答案:A
7.(2011江苏高考)下列表示对应化学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FeCl3溶液与Cu的反应:Cu + Fe=== Cu+ Fe B.NO2与水的反应:3NO2 + H2O === 2NO3+ NO + 2H
C.醋酸溶液与水垢中的CaCO3反应:CaCO3 + 2H=== Ca+ H2O + CO2↑
+
2+
-
+
3+
2+
2+
+
-
+
2-
2+
+
+
+
2+
2-
-
2-
+
-
2+
2+
2-
+
+
-
-
-
2-
+
2+
2+
2-
-
-
+
2-
-
2-
+
-
-
-
+
2-
-
-
+
+
3+
2-
D.向NaAlO2溶液中通入过量CO2:2AlO2+ CO2 + 3H2O === 2Al(OH)3↓+ CO3
解析:A选项电荷不守恒,离子方程式要注意三守恒(元素、电子、电荷)等,正确的方程式是:Cu + 2Fe=Cu+ 2Fe;B选项NO2与水的反应生成硝酸和NO,仅硝酸可拆成离子;C选项用食醋除去水瓶中的水垢涉及到弱电解质及难溶物质的书写,碳酸钙、醋酸均不能拆成离子,内容来源于必修二的课本内容。正确的方程式是:
CaCO3 + 2CH3COOH === 2CH3COO+ Ca+ H2O + CO2↑;D选项向NaAlO2溶液中通入过量CO2
的产物是
Al(OH)3↓+HCO3,本选项对部分学生有难度,但在单项选择题可以用排除法解决。正确的方程式是:
AlO2+ CO2 + 2H2O === Al(OH)3↓+ HCO3。 答案:B
8.(2011北京高考)下列与处理方法对应的反应方程式不正确的是 A.用Na2S去除废水中的Hg:Hg+S
2+
2+
2-
===
-
-
-
-
2+
3+
2+
2+
-2-
HgS↓
B.用催化法处理汽车尾气中的CO和NO:CO+NO C.向污水中投放明矾,生成能凝聚悬浮物的胶体: Al+3H2O
D.用高温催化氧化法去除烃类废气(CxHy):
3+
C+NO2
Al(OH)3(胶体)+3H
+
CxHy + (x-y/4)O2
xCO2 + y/2 H2O
解析:S和Hg易结合形成难溶性物质,A正确;NO的氧化性强于CO,反应的方程式为
2CO+2NO
2
2-2+
N+2CO2,因此B不正确;明矾在溶液中电离出的Al水解生成的
3+
氢氧化铝胶体能吸附水中的悬浮物,C正确;碳、氢化合物在高温下可被氧气氧化生成二氧化碳和水,D正确。
答案:B
9.(2011新课标全国)能正确表示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A. 硫化亚铁溶于稀硝酸中:FeS + 2H
+
===
Fe+ H2S↑
-
- ===
2+
B. NH4HCO3溶于过量的NaOH溶液中:HCO3+OH
-
CO3
2-
+H2O
-
C. 少量SO2通入苯酚钠溶液中:C6H5O+ SO2 + H2O === C6H5OH + HSO3 D. 大理石溶于醋酸中:CaCO3 + 2CH3COOH === Ca+ 2CH3COO+ CO2↑+ H2O
解析:硝酸具有氧化性,能氧化FeS,因此产物应该是硝酸铁、硫酸和一氧化氮,A不正确;NH4HCO3溶于过量的NaOH溶液中除了生成碳酸钠外还有氨气生成,方程式为:NH4 + HCO3
-
+
2+
-
+ 2OH
-
===
CO3+ 2H2O + NH3↑,B不正确;SO2不足产物应该是SO3,C不正确。所以答案
2-2-
是D。
答案:D
10. (2011海南高考)下列固体混合物与过量的稀H2SO4反应,能产生气泡并有沉淀生产的是
A. NaHCO3和Al(OH)3 B. BaCl2和NaCl C. KClO3和K2SO4 D. Na2SO3和BaCO3
解析:根据题中的要求,要产生气泡同时有沉淀生成。A选项无沉淀生成,B选项无气体生成,C选项物质不熟悉可用排除法,D可得到气体和沉淀,符合题目要求。
答案:D
11.(2011上海高考)在复盐NH4Fe(SO4)2溶液中逐滴加入Ba(OH)2溶液,可能发生的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A.Fe+ SO4
+ 2+
2-
+ Ba+ 2OH
2-
2+ - ===2+
BaSO4↓+ Fe(OH)2↓
-
B.NH4+ Fe+ 2SO4+ 2Ba+ 4OH=== 2BaSO4↓+ Fe(OH)3↓+ NH3·H2O C.2Fe+ 3SO4+ 3Ba+ 6OH=== 3BaSO4↓+ 2Fe(OH)3↓
D.3NH4+ Fe+3SO4+ 3Ba+ 6OH=== 3BaSO4↓+ Fe(OH)3↓+ 3NH3·H2O
解析;复盐NH4Fe(SO4)2中Fe的化合价是+3价,因此选项A不正确;又因为NH4Fe(SO4)2
还可以形成(NH4)2SO4·Fe2(SO4)3的形式,因此当Ba(OH)2不足时选项C也有可能发生。
答案:B、C
+
3+
2-
2+
-
3+
2-
2+
-
3+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