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十首足矣》工作页2
第三单元 恪守处世的准则
学习活动二 十首足矣
姓名:__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专业:
小组成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学习目标 1、熟记课文中提到的十首唐诗。 2、理解十首唐诗蕴涵的人性美和人文关怀。 3、欣赏课文独特的视角,理解作者倡导人们注重传统文化精华的用心 4、查找相关资料,回答工作页中相关问题,并完成工作页的填写。 一、给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
一、给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
羁旅( )眷恋( )殴毙( )颟顸( ) 情愫( )戕害( )虐待( )佳肴( ) 二、根据意思写出相应的成语。 1、头发直竖,形容愤怒到极点。( )
2、对应该关心注意的事情毫不关心,置之不理。( ) 3、形容狠毒凶恶到了极点,一点人性也没有。( ) 4、头发竖起,脊梁骨发冷,形容很害怕的样子。( )
三、在下面句子划线处填上适当的词语,并思考这些句子的深意。
1、从一定意义上说,这十首唐诗凝聚着我们中华民族类文化传统中 值得珍惜和承袭的精华, 也体现着我们中华民族对美的追求所达到的一种全人类必须仰望的高度。
2、但我仍要近乎痴憨地吁请人们在纷忙的生活中 一点唐诗 一点唐诗 一点唐诗 一点唐诗——不必太多,十首足矣! 四、阅读下列文段,回答问题。 列在榜首的是孟郊的《游子吟》:“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 !”
大家都懂得这是一首歌颂母亲的诗。但这首语言质朴的诗歌为什么在经历了千年的传诵后,至今仍具有最强的感染力?要理解这一奥秘,我们就必须体会到,人生在世——广义而言,无人不在羁旅之中,旅途中人固然着眼于前程,特别是实利,却不能不有所眷念,不能不保留一段热肠一片温情,不能见利而忘义,不能丧失良知人道。因而那“慈母”所构成的意象便超越了狭义的生母,而象
1
征着孕育抚养调教指引了我们个体生命的所有外在因素,使我们对个体与他人与群体的和谐,产生出一种向往,引发出切实的努力。 1、在横线上补齐诗句。
2、联系上下文,解释加点词语的含义。
羁旅: 眷念 3、香港人为什么把首诗歌列在榜首?
。 4、作者在这里把人生比作什么?为什么这样作比?
。
2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