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爆破知识
隧道爆破总结
爆破原理
光面爆破作用原理:光面爆破的破岩机理十分复杂,目前仍在探索中。尽管理论上还不很成熟,但在定性分析方面已有共识,一般认为炸药起爆时,对岩体产生两种效应,主要是爆炸气体膨胀做功所起的作用。光面爆破是周边眼同时起爆,各炮眼的冲击波向四周作径向传播,相邻炮眼的冲击相遇,产生应力的叠加,并产生切向拉力,拉力的最大值发生在相邻炮眼中心连线的中点,当岩体的极限抗拉强度小于拉力时,岩体便被拉裂,在炮眼中心线上形成裂缝,隧道爆炸气体的膨胀令裂缝进一步扩展,形成平展的爆破面。
预裂爆破原理:主要是指预裂爆破的成缝机理。为了保证预裂爆破成功,首要条件是不压坏预裂孔壁,其次是眼预孔连线方向成缝。当炸药爆炸后,产生的冲击压力和高压气体的作用,将会使孔壁产生剧烈破坏。要想不压坏孔壁必须采用不偶令装药法,即药包直径小于钻孔直径。试验发现,当药包与孔壁之间存在空气间隙时,由于空气的缓冲作用,使孔壁所受压力大大降低。试验得出当不偶令系数M=2.5时,作用在炮孔壁的最大切向压力只相当于不偶令系数为1时的大约1/16.因此完全有可能利用现有的常规炸药,用不偶令装药来降低孔壁的压力。当降低的压力值小于或极接近于岩石的极限抗压强度时,便可使孔壁不受爆破压缩或者只受少量的振动。在利用不偶令装药保证孔壁不受破坏的前提下,第二个条件就是怎样保证在预定的方向成缝。实践证明,只要调整相邻炮孔的距离或孔内炸药量便可以
达到成缝的目的。
主要措施
光面爆破的主要措施 1、
根据围岩特点,合理选定周边眼的间距和最小抵抗线,提高钻眼质量。
2、 3、
严格控制周边眼的装药量,尽量将药量沿眼均匀分布。 周边眼宜使用小直径药卷和低猛度、低爆速的炸药。为满足装药结构要求,可借助导爆索来实现空气间隔装药。
4、
采用毫秒微差有序起爆。要安排好开挖程序,使光面爆破具有良好的临空面。
5、
周边眼的直径小于等于50mm。
预裂爆破主要措施:
1、 炮眼直径一般在50-200mm,对深空宜采用较大直径。 2、 炮眼间距宜为孔径的8-12倍,坚硬岩石取小值。
3、 不偶令系数(炮孔直径与药卷直径的比值)建议取值2-4,
坚硬岩石取小值。
4、 线装药密度一般取250-400g/m。
5、 药包结构形式,目前较多的是将药卷分散绑扎在传爆线上。
分散药卷的相邻间距不宜大于50cm和不大于药卷的殉爆(一个爆炸点被引爆后,瞬间引发其周围的爆炸点爆炸,周围的爆炸就叫做
殉爆)距离(主发爆炸性物质装药爆轰时使被发爆炸性物质装药100%发生殉爆的两装药间的最大距离,称为殉爆距离,主发爆炸性物质装药爆轰时使被发爆炸性物质100%不发生殉爆的最小距离,称为不殉爆距离,
或殉爆安全距离)。考虑到孔底的夹制作用较大,底部药包应
加强,约为线装药密度的2-5倍。 6、 装药时距孔口1m左右的深度内不要装药 两者区别
1.概念方面区别:光面爆破是先爆除主体开挖部位的岩体,然后再起爆布置在设计轮廓线上的周边孔药包,将光爆层炸除,形式一个平整的开挖;预裂爆破是先起爆布置在设计轮廓线上的预裂破孔药包,形成一条沿设计轮廓线贯穿的裂缝,再在该人工裂缝的屏蔽下进行主体开挖部位的爆破,保证保留岩体免遭破坏。
2.起爆方法的区别:由于光面爆破孔是最后起爆,导爆索有可能遭受超前破坏,为了保证周边孔准爆,对光面爆破孔采用高段延期雷管与导爆索的双重起爆法。预裂孔若与主爆区爆孔组成同一网络起爆,则预裂孔应超前第一排爆孔75-100ms起爆。
钻爆设计
隧道开挖前应根据观察地质情况、开挖断面、开挖方法、掘进循环进尺、钻眼机具和爆破器材等做好钻爆设计,合理确定炮眼布置、数目、深度和角度、装药量和装药结构。 隧道炮眼
掏槽眼、辅助眼、周边眼。关键是掏槽眼和周边眼的爆破,掏槽眼为辅助要和周边眼的爆破创造有利条件,直接影响循环进尺和掘进效果,周边眼关系到开挖边界的超欠挖和对周围围岩的影响。加大炮
眼直径及装药量可使炸药能量相对集中,爆破效果得以改善,但直径过大将导致凿岩速度下降,并影响岩石破碎质量、洞壁平整度和围岩稳定性。必须根据岩性、凿岩设备和工具、炸药性能综合分析,合理选用孔径。一般,炮眼直径在φ32~φ50之间,药卷与眼壁的间隙为炮眼直径的10%~15%,以利于装药。 炮眼数量
炮眼数量主要与开挖断面、炮眼直径、岩性与炸药性能有关,炮眼的多少直接影响凿岩工作量。炮眼数量应能装入设计的炸药量,根据各炮眼平均分配炸药量的原则计算。
N=qS/αγ
N—炮眼数量(不含未装药的空眼数); q—单位炸药消耗量 S—开挖断面积(m2);
α—炸药系数,装药长度与炮眼全长的比值,与炮眼类别、围岩级别有关;
γ—每米药卷的质量,kg/m,与炸药类别、药卷直径有关。
[单位炸药消耗量(经验值)
1类特坚k=3.20kg/m3, q=0.82kg/m3, 如玄武岩、石英岩、辉长岩、安山岩等。 2类特坚k=2.75kg/m3, q=0.69kg/m3, 如玄武岩、石英岩、辉长岩、安山岩等。 3类坚石k=2.37kg/m3, q=0.59kg/m3, 如中细粒花岗岩、最坚实的石灰岩。 4类坚石k=2.03kg/m3, q=0.51kg/m3, 如粗粒花岗岩、硅质胶结的砂砾岩。 5类次坚k=1.75kg/m3, q=0.44kg/m3, 如泥质石灰岩、强风化花岗岩. 6类软石k=1.50kg/m3, q=0.37kg/m3, 如泥质胶结的砂砾岩。
7类硬土k=1.29kg/m3, q=0.32kg/m3, 如页岩粘土。 8类实土k=1.11kg/m3, q=0.28kg/m3, 如含砾石的黄土。 9类松土k=0.96kg/m3, q=0.24kg/m3, 如轻粘土、松散黄土。 10类松土k=0.82kg/m3, q=0.20kg/m3, 如砂、种植土。 K值随岩石类别Y而递减,递减比例为0.86,是个等比数列。 K=0.32*(0.86*0.86*0.86-----) q=0.25*K
1、药包直径与爆速关系 d临≤d≥d极
2、爆破漏斗法,在均匀介质中钻一个炮孔,将一定量得炸药放入并填充,漏斗体积v=πr2h/12。
松动爆破 0.3w<r<0.75w
减弱爆破0.75w<r< w 一般的破碎爆破常采用 标准抛掷爆破 r=w
3、殉爆距离,试验得出或是查表,对于确定分段装药、盲炮处理和合理的网孔参数等都具有指导意义。
4、起爆器材,火雷管是最基本的;电雷管在火雷管的基础上增加了一套电点火装置药头式和直插式。
5、普氏系数-岩石坚固性系数f=sc/10。Sc—岩石单轴抗压强度MPa。 6、爆破破坏作用分析—应力波得动态破坏+爆轰气体的似静压破坏。
7、 σσ拉 压 σ压 σ合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