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国际企业管理
1. 企业国际化经营
企业国际化经营是指一国企业意识到国际经济活动的重要性,而与他国家企业建立和进行交易的过程。
2. 企业国际化经营的行为模式
? 外向国际化的行为模式 ? 出口
? 向国外企业颁发许可证
? 在国外与外国企业建立合资企业合资经营 ? 在外国建立独资子公司或分公司 ? 内向国际化的行为模式 ? 进口
? 接受外国企业的许可证
? 在国内与外国企业建立合资企业合资经营 ? 成为外国公司全资子公司或分公司 3、企业国际化经营的进程(五个阶段)
第一阶段:企业初始进入国际市场
企业初始进入国市场——企业开始到国外销售产品或者从国外进口产品
第二阶段:侧重于与贸易相关的设施的直接投资
当企业通过代理商或经销商成功地进入国外市场后,企业便开始了国际化经营——
这是企业经营活动的一个新的起点。由于这一阶段是通过代理商或者经销商展开的,所以称之为―间接贸易阶段‖
第三阶段:沿价值链前向或者后向移动
价值链是指企业完成特定业务所开展的一系列垂直相关的业务活动的集合
? 沿价值链后向移动是指从事出口的企业,将营销活动后面的价值活动——生产制造
活动延伸移动到国外;沿价值链前向移动是指从事进口的企业将采购活动前面的价值活动——生产制造活动延伸移动到国外 第四阶段:深化和扩大跨国增值活动
? 当企业通过对外直接投资在当地成功地建立起自己的子公司、分公司或工厂后,企
业便开始致力于深化与扩大跨国增值活动 第五阶段:跨国经营活动的地区或全球一体化
? 第五阶段企业跨国经营活动的重点就是协调和整合母国与各东道国之间的价值活
动,寻求地区或全球一体化
4、国际企业的形成与跨国经营
? 国际企业的形成标志:
? 企业沿着价值链移动在东道国建立自己的子公司、分公司或工厂(通过对外直接投
资的方式移动,而不是颁发许可证的方式移动) ? 企业国际化经营与跨国经营:
? 只要企业与国外企业建立交易关系,那么企业就在进行国际化经营,而跨国经营则
是企业对外直接投资以后开展的国际化经营活动。所以跨国经营只是国际化经营的高级阶段
5、国际企业的定义
? 国际企业是指通过对外直接投资,在国外建立起子公司、分公司或者工厂等经营单
元,并在同一个决策体系下从事经营活动的企业。对外直接投资与主动管理国外资产是其必备条件
6、对外直接投资的含义
FDI是一国的投资者为了取得外国企业经营管理上的控制权,而输出资本、技术和管理技能的经济行为
7.对外直接投资与对外间接投资
? 对外间接投资(foreign indirect investment)是一国投资者在外国证券市场上购买有
价证券的经济行为,因此也称为国际证券投资。对外直接投资与对外间接投资在如下四个方面存在差异
? 投资目的的不同:企业(投资者)对外间接投资主要是为了获取财务收益;FDI的
目的是获取外国企业的管理控制权
? 投资物的差异:企业对外间接投资只能用货币进行投资
? 所有权变更的差异:FDI不改变资产的所有权,只是企业资产位置发生了变化;而
对外间接投资(FII)中资产所有权随交易的进行不停变更
? 会计处理方式上的差异:企业的FDI和FII在会计处理上存在差异。FDI作为企业
的长期投资,在资产负债表中列入―长期资产‖,且帐面价值要随该投资的收益实现与否进行调整;而FII作为企业的流动资产,列入―有价证券‖栏,其投资收益不冲减企业的帐面价值,损失直接计入财务费用
8、企业FDI的动因
企业FDI的因素分为企业FDI传统动因和企业FDI战略性动因两大类 ? 企业FDI的传统动因可以归结为三类:
? 企业为了寻求关键性的生产要素而FDI,尤其是生产经营过程中的关键性的原材料
和零部件
? 企业为了开拓新的地域市场而FDI
? 企业为了寻求价格更加低廉的生产要素而FDI
一句话,企业FDI的传统动因就是:寻求资源,或者开拓市场,或者二者兼而有之 ? 外部环境因素——外因——在强化企业战略性动因方面也起着重要作用 ? 企业FDI的战略性动机的实现取决于企业的学习能力 9、企业FDI的前提条件
. 企业必须具备某种战略能力以弥补与当地企业相比较的劣势
. 企业必须具备某种组织能力,使得企业能够通过内部化方式比通过外部市场交易方式获得更高的收益
. 有关国家必须能够提供吸引跨国公司投资的区位条件 10、企业FDI理论
? 垄断优势理论
? 国际产品生命周期理论 ? 内部化理论
? 国际生产折衷理论
(一)垄断优势理论:
? Hymer的基本观点是:一个企业具有垄断优势是企业FDI的基本条件,而市场的不
完全性使得一些企业形成了垄断优势 ? 垄断优势的类型: ? 市场垄断优势 ? 生产垄断优势 ? 规模经济优势
? 政府政策形成的市场进入与退出障碍
(二)国际产品生命周期理论:
? FDI是一个过程,起点是一个企业在国内所作的典型的技术创新,即一种新技术、
新产品或新工艺的诞生;然后这种技术创新的成果依次在世界范围内扩散,其扩散过程则伴随着企业的FDI
? FDI过程一般可以分为三个阶段——新产品引入市场阶段、成熟产品阶段和标准化
产品阶段
(三)内部化理论:
? 内部化理论的基本观点:FDI的本质是企业将国际市场内部化,即,以企业内部交
易的方式来替代市场交易的方式
(四)国际生产折衷理论:
? OLI理论的基本特点:
? 它吸收了过去20年中出现的各种对外直接投资理论的特点,几乎所有理论都能够在
OLI理论找到其痕迹——包罗万象 ? 它与直接投资的所有形式有关
? 它能够解释企业进行国际经营活动的三种主要形式:直接投资、出口贸易和技术贸
易
OLI理论的基本内容
企业FDI必须具备的条件:
? 所有权优势 内部化优势 区位优势
所有权优势 是指国际企业所拥有的、东道国当地企业所没有的比较优势,它是国际企业所具有的一种战略能力,在管理学中称―竞争优势‖。在Hymer等人那里称―垄断优势‖ ? 所有权优势主要包括:
? 技术、技能优势 ? 规模优势 ? 市场控制能力 ? 融资优势等
? 所有权优势是企业进行对外直接投资的必要条件,而非充分条件
内部化优势 是指企业将所有权优势保持在企业内并发挥作用的优势。内部化优势是企业的一种组织能力——利用所有权优势的能力,它表明了企业通过内部交易的方式使所有权优势更具有效率
? 内部化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 组织结构和组织机制 ? 组织控制 ? 管理效率 ? 激励政策等
? 所有权优势表明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能力,内部化优势则决定了企业对外直接投资
的目的与形式。内部化优势也只是对外直接投资的必要条件,而非充分条件 区位优势 是指东道国固有的、能够吸引外国企业直接投资的各种有利条件 ? 东道国区位优势形成的具体因素包括:
? 投入因素价格、质量和生产率 ? 国际运输和通讯费用 ? 市场潜力和空间分布
? 人为进入障碍,包括关税和非关税壁垒
? 基础设施条件和其他投资环境
? 不同国家在意识形态、语言、文化、商业惯例、政治体制等方面的差异 ? 政府政策和资源配置体制
区位优势是国际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充分条件,它决定了对外直接投资在不同国家或地区之间的流向
11. 企业跨国经营方式的演进
国际化方式 多国化方式 全球化方式 跨国化方式 国际化方式产生的条件——内外两个方面因素
? 企业内在因素:企业跨国经营的初期,国外业务比重不大,重要性程度不高
? 外在环境因素:由于历史原因,美国企业在技术创新、管理过程等方面发展出了绝
对的竞争优势;各国之间贸易壁垒森严,各国的歧视性立法等
国际化方式的主要特征 :
? 以机会主义态度来对待国外业务
? 国外子公司是延长在国内快过时的技术、产品、工艺等的生命周期的工具 ? 国外子公司只是为国内业务寻找关键生产要素的手段
国际公司是指在国际化意识的支配下,采用国际化方式来开展跨国经营活动的企业.
? 美国许多著名的国际企业都曾经是典型的―国际公司‖,如IBM公司、GE公司、P&G
公司、辉瑞制药公司等
多国化方式产生的条件:
? 企业内在因素:国外业务比重提高,重要性程度增强,国外业务成为公司收入的重
要来源
? 外在环境因素:由于各国之间在政治、社会、文化、经济体制等差异存在;欧洲传
统的离岸投资影响;美国公司的技术创新优势等
? 多国公司是指在多国化意识支配下,采用多国化方式,即根据不同东道国特有环境
开展跨国经营活动的企业 欧洲许多著名公司都曾经是典型的多国公司,如飞利浦、联合利华、菲亚特、帝国化学、雀巢公司等
全球化方式产生的条件:
? 由于技术进步、经济发展等因素使得各国之间在众多方面,尤其在顾客偏好上的趋
同
? 贸易自由主义政策在各国的实施,交通、信息等技术进步使得各国之间的要素流动
成本、通信成本的降低
? 国际竞争异常激烈,美、欧企业已经获得有利的竞争地位 ? 对国际化方式、多国化方式的反思 全球化方式的主要特征 :
? 将全球作为企业经营的分析单位,而不是将某一个国家作为一个分析单位 ? 将产品集中在几个效率较高的工厂,大规模、标准化的生产制造
? 通过向全球顾客提供具有适当成本和质量的产品,促使顾客偏好趋于一致
全球公司是指在全球化意识支配下,采用全球化方式,以全球市场为目标开展跨国经营活动的企业 日本许多公司,如丰田汽车、本田汽车、小松制作、松下、日立、东芝等都曾是典型的全球公司 跨国化方式产生的背景条件:
? 各国政府对全球公司的限制 ? 市场需求的多样化发展
? 国际企业对国际化、多国化和全球化的全面反思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