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题海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江苏省苏州市城西中学九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调研测试试题 苏教版

江苏省苏州市城西中学九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调研测试试题 苏教版

  • 62 次阅读
  • 3 次下载
  • 2025/5/7 0:44:25

苏州市城西中学2012-2013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调研测试

九年级语文试卷

第一部分(25分)

1.根据汉语拼音写出汉字。(4分)

①柔_____(màn) ②冷_____ (jùn) ③言简意_____(gāi) ④急不_____(xiá)择 2.下面一段话中,有四个错别字,把它们找出来填入表中,然后改正。(4分) 李白《送孟浩然之广陵》有“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迹流”,表示目送去帆,久久贮立,直至看不到,还不忍离去的痴情。“今霄风月知谁共”句与柳永词《雨霖铃》中的名句有异曲同共之妙。“江水不深山不重”,一反前人咏愁言情以水、山类比的俗套,亦属避俗就生之法。

3.默写古诗文名句,并写出相应的作家、篇名。(10分)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曹操《龟虽寿》) ②忽如一夜春风来,______________。(_______《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③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______________(李煜《相见欢》) ④兼霞苍苍,______________。所谓伊人,______________。(《诗经》) ⑤______________,似曾相识燕归来。(晏殊《_______》)

⑥萎蒿满地芦芽短,______________。(苏轼《惠崇<春江晚景>二首其一》)

⑦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吴均《与朱元思书》) ⑧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陶渊明《桃花源记》)

4.名著阅读。(4分)

①《格列佛游记》中的小人国是用什么方法来选拔官员的?小人国与邻国布勒夫斯加国之间发生战争的起源是什么?(2分)

②《格列佛游记》中有一个精彩片段叫《语言的妙用》,讲述的是在语言学校,三位教授正在讨论如何改进本国语言的问题,他们先后提出了两个计划,请你回忆一下,把两个计划写出来。(2分)

5.“采”在《现代汉语词典》中有以下义项:

①摘; ②开采; ③搜集; ④选取; ⑤精神;神色 (3分)

(1)结合字形和义项,你认为“采”的本义是______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2)请说说《诗经关雎》中“参差荇菜,左右采之。”中的“采”包含着怎样的情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分)

第二部分(45分)

阅读《醉翁亭记》片段,完成6-9题。(9分)

1

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

6.下面哪一句加点词不属于词类活用现象?(2分)( ) A.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 . B.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 C.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 . D.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

7.课文里连用21个“也”字作句尾。这些“也”,表示了不同的语气和作用。请把下面的判断句中“也”的不同表达作用填在相应括号中。(3分) ①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 A.表示判断语气的:( )

C.表示感叹语气的:( )

8.“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醉翁之意仅仅在于山水之间吗?请根据你对《醉翁亭记》的理解,谈谈看法。(2分)

9.从全文看,欧阳修的“览物之情”与范仲淹《岳阳楼记》中迁客骚人的“览物之情”有什么区别?(2分)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第10题。(4分)

乔山人善琴 清 徐珂

国初,有乔山人者善弹琴。精于指法,尝得异人传授。每于断林荒荆间,一再鼓之,凄禽寒鹘①,相和悲呜。后游郢楚②,于旅中独奏洞庭之曲。邻媪③闻之,咨嗟惋叹。既阕④,曰:“吾抱此半生,不谓遇知音于此地。”款扉⑤扣之。媪曰:“吾夫存日,以弹絮为业。今客鼓此,酷类其声耳。”

注释:①鹘(gǔ证):一种凶猛的鸟。②郢楚:即楚郢,古地名,春秋战国时期楚国的都城。③媪(ǎo):老妇人。④阕:止息,终了。⑤款扉:款,敲;扉,门。

10.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①精于指法,尝得异人传授。(2分) ②今客鼓此,酷类其声耳。(2分)

2

②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 B.表示解释语气的:( )

③环滁皆山也。 ④而乐亦无穷也。 ⑤故自号曰醉翁也。

阅读《故乡》中的几段文字,完成11-13题。(7分)

第二日清早晨我到了我家的门口了。瓦楞上许多枯草的断茎当风抖着,正在说明这老屋难免易主的原因。几房的本家大约已经搬走了,所以很寂静。我到了自家的房外,我的母亲早已迎着出来了,接着便飞出了八岁的侄儿宏儿。 这来的便是闰土。…。

他站住了,脸上现出欢喜和凄凉的神情;动着嘴唇,却没有作声。他的态度终于恭敬起来了,分明的叫道: “老爷!……”

我似乎打了一个寒噤;我就知道,我们之间已经隔了一层可悲的厚障壁了。我也说不出话。

他回过头去说,“水生,给老爷磕头。”便拖出躲在背后的孩子来,这正是一个廿年前的闰土,只是黄瘦些,颈子上没有银圈罢了。“这是第五个孩子,没有见过世面,躲躲闪闪……” 下午,他拣好了几件东西:两条长桌,四个椅子,一副香炉和烛台,一杆抬秤。他又要所有的草灰(我们这里煮饭是烧稻草的,那灰,可以做沙地的肥料),待我们启程的时候,他用船来载去。

夜间,我们又谈些闲天,都是无关紧要的话;第二天早晨,他就领了水生回去了。

11.下面的句子都是环境描写,请结合原文分析这些描写的作用。(3分) ①瓦楞上许多枯草的断茎当风抖着,正在说明这老屋难免易主的原因。

②在我们面前,天边远处仿佛有一片紫色的阴影从海里钻出来。那就是哲尔赛岛了。 ③画眉在树林边宛转地唱歌;锯术,一后边草地上,普鲁士兵正在操练。

12.选段中有两处划线的句子,请结合文意,谈谈你的理解。(2分)

13.夜间,“我”和闰土谈天,为什么“都是无关紧要的话”?文中有一句话已做了暗示,请你找出来。 (2分)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4-16题。(7分)

一笑

①齐白石老先生有一句座右铭:“人誉之,一笑;人骂之,一笑。”

②人生于天地之间,有人称赞,就一定会有人诋毁。这就像天气一样,有睛就有阴,有阳光普照,就难免阴雨绵绵。这道理也许人人都懂,但真正像齐白石先生那样微微一笑,的确很不容易。

③别人夸奖,自然欢喜,高帽子谁不愿意戴呀!清代大才子袁枚,少年聪慧,秉赋过人,二三十岁就官拜七品县令。赴任之前,袁枚去向他的老恩师——清乾隆年间的名臣尹文端辞行。尹文端问:你此去赴任,都准备了些什么?袁枚老老实实地回答:学生也没有准备什么,就准备了一百顶高帽子。尹文端一听就有些不高兴,说你年纪轻轻,怎么能搞这一套,还是要讲究勤政务实呀!但袁枚说,老师你有所不知,如今社会上的人大都喜欢戴高帽子,像您老人家这样不喜欢戴高帽子的人真是凤毛麟角呀!尹文端听罢此言,很是受用。袁枚不愧为才子,对世事洞明如镜,在不知不觉中,就将一顶高帽子送给了尹文端。

3

④连自以为高明的尹文端,都做不到“人誉之,一笑”,何况普通人呢。如果一个人 真正能做到“人誉之,一笑”,那么他无论做什么都能够了然于心,淡然处世,其人生境 界就已经有了一定的高度了。

⑤更进一步,如果能够做到“人骂之,一笑”,那就更是了不得。

⑥有一段时期,释迦牟尼经常遭到一个人的嫉妒和谩骂。对此,释迦牟尼并没有恶语相向给予回击。他心平气和,一笑了之。直到有一天,这个人终于骂累了。这时,释迦牟尼微笑着问他:“我的朋友,当一个人送东西给别人,别人不接受时,那么这个东西属于谁呢?”这个人不假思索地答道:“当然是属于送东西的人自己了。”释迦牟尼又问:“那么谩骂又属于谁呢?”这个人闻听此言,一时语塞。从此,他再也不敢谩骂释迦牟尼了。

⑦面对突如其来的诽谤和指责,释迦牟尼不为所动,表现出了少有的冷静与清醒。他不理睬,也不还击,不给对方以可乘之机。而是以他慈悲宽大的胸怀,让指责无处落脚,将谩骂化解于无形,让对方最终自惭形秽,败下阵来,而且,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⑧面对无聊的诽谤与谩骂,有时候,一笑其实就是最有力的还击。

(作者:王虎林,有删改)

14.作者在这篇文章中表达的主要观点是什么?(2分)

15.说说本文采用的两个事例在论证角度上有什么不同?(2分)

16.指出文章的论证结构,并作简要分析。(3分)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7-21题。(18分)

江南古镇 杨国民

要研究江南的文化历史,就不能不读江南的古镇。假若把整个江南比作一曲委婉柔丽、行云流水般的乐章,那么古镇就是一个非常精彩的乐段。

当你参观了一座座江南的古镇后,就会惊异地发现:这些古镇的设置是那么的规整,一条清流从远处飘逸而来,又从这里委婉流去,缱绻缠绵处就是一座古镇。假如说长江黄河是孕育华夏文明的摇篮,那么一条条委婉曲流就是滋养古镇文明的清泉。穿梭往来的舟舸,举帆落帆,扬桨收桨之间,就把一座古镇同整个江南人文大背景勾织得异常和谐熨贴。 街道一律临河铺筑,两排挤挤的房屋把天空夹出细长一条,有一排房屋干脆就是半间建在河面上的吊脚楼,足见其对水的依傍。青石板的街面,被千万双脚打磨得发亮,把一段邈远的历史融凝进去,却不留一丝痕迹。古街虽窄小,却并不失之于平直简约,一条条幽深的小巷细弄,一头勾联着古街,一头曲折曲折地延伸过去,把整一座古镇引宕得一波三折,有了音乐的节律。“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那绵长清丽的诗意就该由古镇的小巷里抽绎出来。而夜卧古镇的吊脚楼上,听“唉乃”橹音从远处飘来,又从你枕下飘向远方,载去你的遐想和憧憬。一座座“如虹饮水”的古拱桥,巧连妙构,宛若一帧行草书法,笔墨淋漓之间,有一缕墨韵衔接着,构成了整体的韵律和完美。

对一条条漂泊的远舟来说,那古镇就是一处驿站。白天,他们在河道里经历了风与浪的搏斗,在夕阳西下,落霞铺彩之时,挟着唱晚的渔歌,沾着浪尖的飞沫,泊进古镇平静的港湾里。那掌舵的老大或拉纤的汉子便循着窄窄的石级缓缓地走上来,在古街上溜达一下,舒张舒张疲乏的身躯。然后在临河的一爿小酒店里坐下来,沽一壶酒,买两碟菜,慢悠悠地喝,

4

  • 收藏
  • 违规举报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10.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推荐下载
本文作者:...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

文档简介:

苏州市城西中学2012-2013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调研测试 九年级语文试卷 第一部分(25分) 1.根据汉语拼音写出汉字。(4分) ①柔_____(màn) ②冷_____ (jùn) ③言简意_____(gāi) ④急不_____(xiá)择 2.下面一段话中,有四个错别字,把它们找出来填入表中,然后改正。(4分) 李白《送孟浩然之广陵》有“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迹流”,表示目送去帆,久久贮立,直至看不到,还不忍离去的痴情。“今霄风月知谁共”句与柳永词《雨霖铃》中的名句有异曲同共之妙。“江水不深山不重”,一反前人咏愁言情以水、山类比的俗套,亦属避俗就生之法。 3.默写古诗文名句,并写出相应的作家、篇名。(10分) ①______________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单篇付费下载
限时特价:10 元/份 原价:20元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
Copyright © 云题海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6052595号-3 网站地图 客服QQ:370150219 邮箱:37015021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