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常规要求和指导要点
幼儿园的进餐活动包括进餐前心理准备、餐前盥洗;进餐中幼儿技能的掌握、习惯的养成;进餐后的整理、盥洗等。一日三餐中,多数幼儿在园要吃两餐、两点,即早餐、午餐和上午点心、下午点心。因此,幼儿的营养摄入、进餐技能的提高、习惯的养成等与幼儿园的关系密切。所以,进餐中对幼儿有明确的常规要求是非常有必要的。 ◆懂得进餐时情绪愉快对身体健康有益,能安静愉快地进餐,乐意自己吃饭。 ◆知道进餐前要洗干净双手。
◆正确使用餐具,学习掌握吃多种食物的技能,逐步做到独立进餐。
◆了解各种食物的营养知识,根据需要适量进食,知道均衡膳食对身体有益;爱吃各种食物,不挑食,不偏食,吃饱吃好。
◆养成良好的进餐习惯。做到细嚼慢咽,吃饭不发出较大声音,不掉饭菜,保持桌面、地面干净。
◆餐后有序整理餐具,收拾食物残渣,做到餐后擦嘴、洗手以及漱口。
幼儿的进餐质量与进餐前的准备工作、进餐中的指导、进餐后的整理、盥洗有密切的关系。进餐前的良好氛围、进餐环境的洁净优雅,会为幼儿进餐创造好的心情,是愉悦进餐的前提;进餐中,教师亲切、具体、适时的指导,在帮助幼儿习得进餐技能的同时,让幼儿吃上饭、吃好饭、吃得舒服;餐后的整理、盥洗又使幼儿形成健康的进餐习惯。因此,教师要针对进餐环节具体时段的不同,有效帮助和指导幼儿的进餐活动。
托、小班幼儿进餐活动受周围环境、情绪的影响较大,他们的小肌肉发展相对较差,手眼协调能力需要加强练习;中、大班幼儿的情绪相对稳定,他们的进餐技能明显提高,自主性发展到了关键期。针对托小、中大各年龄段幼儿的身心心理发展特点,教师对幼儿进餐活动的指导要点也各不相同。 1、进餐前 托、小班幼儿
◆教师穿上配餐服、带上配餐帽,洗干净双手。
◆营造宽松温馨的进餐氛围,安抚幼儿情绪,为愉快进餐做好心理准备。 ◆餐前15分钟做好桌面消毒工作。
◆帮助幼儿有序做好餐前如厕、洗手活动。 ◆指导幼儿参与摆放餐具的活动。
◆用形象有趣的语言,向幼儿介绍饭菜营养,激发幼儿进餐欲望。
◆注意夏季散热,冬季保温,保证幼儿食物温度适中。取来的饭菜放在餐桌安全处,避免发生烫伤。 中、大班幼儿
◆教师穿上配餐服、带上配餐帽,洗干净双手。 ◆引导幼儿学会餐前要保持愉悦心情。
◆餐前15分钟教师带领值日生做好桌面清洁、消毒工作。 ◆指导幼儿自主有序地做好餐前如厕和洗手。 ◆指导值日生分发餐具,摆放整齐,轻拿轻放。
◆鼓励幼儿用喜欢的方式,向同伴介绍饭菜营养,激发幼儿进餐欲望。
◆注意夏季散热,冬季保温,保证幼儿进食的食物温度适中。取来的饭菜要放在餐桌安全处,让幼儿懂得不靠近,避免发生烫伤。 2、进餐中 托、小班幼儿
◆盛饭菜时动作要轻,能根据幼儿的进食量为幼儿盛饭,少盛勤添。 ◆帮助幼儿尝试自己取饭,提醒幼儿端平、慢走,轻拿轻放。
◆鼓励幼儿爱吃各种食物,在教师帮助下能吃完属于自己的那份饭菜。 ◆指导幼儿学习使用小勺进餐,提醒幼儿喝汤时两手端平饭碗,避免洒饭。 ◆引导幼儿知道面食和菜、干点与稀饭要搭配着吃。
轻松如厕去--如厕环节中的常规要求和指导要点:
正如每个环节都有其自身价值一样,如厕环节也有其目的和要求。如厕环节对幼儿的常规要求可有效帮助教师指导幼儿如厕,并为教师如何组织如厕活动提供依据。由于不同年龄阶段幼儿在如厕环节中的表现和需求各不相同,因此教师的指导策略和教育重点需随之调整。
◆懂得在园如厕是一件很正常的事,不紧张,不拒绝。
◆懂得及时排便对身体健康有好处,有便意时知道自己如厕或告知成人,能及时排便。
◆能自己脱裤子、提裤子,大小便人池,便后自理。 ◆定时排便,便后冲水,便前便后洗干净手。
◆知道在厕所逗留、玩耍有危险,能安静、有序如厕。
◆了解大小便与身体健康的关系,初步具有关注身体健康的意识,养成良好的如厕习惯。
幼儿的年龄发展特点不同,教师的指导要点也不尽相同。 1、托、小班幼儿
◆用接纳、平和的态度对待幼儿的如厕行为,营造宽松、安全、和谐的如厕氛围,及时满足幼儿的如厕需要。
◆做好如厕物质准备,保持厕所地面干燥,空气清新,保持便池洁净、无异味,提供数量充足、大小适宜的手纸。
◆带领幼儿认识男女厕所环境、器具,了解器具的使用方法。
◆组织幼儿分别进入男、女厕所有序如厕,帮助或指导幼儿便前洗干净手。条件受限的幼儿园可以安排男女幼儿错时如厕,适时对幼儿进行性别认知和性别认同的引导。
◆全程关注幼儿如厕过程。帮助或指导幼儿学习脱裤子、提裤子、便后擦屁股的正
确方法,学会使用坐式、蹲式便池。
◆托班幼儿便后擦屁股要以教师帮助为主,从小班开始逐步过渡到边帮边教,直至幼儿能够自理。指导幼儿学习擦屁股宜从穿衣服少的春夏季节开始。
◆掌握全班幼儿大小便规律,培养幼儿按时、及时排便的习惯。对憋便、尿床、尿频的幼儿耐心引导,及时帮助;对拉裤子、尿裤子的幼儿,态度和蔼安抚其情绪,消除幼儿的紧张和不安,同时用轻柔的动作帮助幼儿擦洗身体,更换衣服,快速清理有便迹的衣物;秋冬季节,对因衣着增加而穿脱有困难的幼儿,仔细观察并及时指导帮助,避免其拉裤子、尿裤子。
◆随时将便池内的尿液冲刷干净,观察便池台阶上是否有尿液、地面是否有水迹,及时清理厕所卫生,保持厕所清洁与安全,避免幼儿滑倒或摔伤。
◆提醒幼儿不在厕所逗留、玩耍,帮助或指导幼儿便后使用肥皂把手洗干净。 ◆带领幼儿熟悉园内的公共厕所位置、使用方法,使幼儿明白有便意时就近如厕,培养幼儿不随地大小便的习惯。
◆每天下班前对厕所进行彻底清洁、消毒。
◆根据幼儿实际需要及厕所设施条件,在厕所地面、墙面、栏杆扶手、便池等位置张贴图片或标记,如提裤子的方法步骤、擦屁股的流程图、蹲式便池上的脚印等,引导幼儿正确、有序如厕。
◆了解幼儿在家大小便习惯,请家长给幼儿准备1~2套舒适的衣服带到幼儿园,以备幼儿拉裤子、尿裤子时及时更换。
◆及时与家长交流幼儿在园的如厕情况,指导家长重视家庭中的如厕教育。 科学喝水——喝水环节中的常规要求和指导要点:
幼儿在园是否具有喝水的意识,是否能够喝足量的水,不仅意味着幼儿的基本生理需求是否得到满足,更从深层次反映出班级的心理氛围及师幼关系的质量。因此,幼儿在喝水环节中呈现出的状态成为衡量班级工作质量的显性指标之一。结合幼儿园喝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