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七年级生物下册第四单元第四章第二节血流的管道血管教案新版新人教版2
第二节 血流的管道——血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 描述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的结构与功能特点。
2. 尝试区分这三种血管以及血液在这三种血管内流动的情况。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对血液在血管中流动情况的学习,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和实验能力。 2. 通过实验,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可以培养学生爱护小动物的情感。 ●教学重点
.动脉、毛细血管、静脉三种血管结构与功能的教学。 ●教学难点
三种血管结构与功能的教学。 ●教学方法
观察法、类比法、推理法。 ●课时安排
1课时 ●课前准备
1.教师准备: (1) 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流动的材料用具。
(2) 三种血管的课件
(3)每个实验组至少准备一条小鱼。
2.学生准备:网上查阅血管的有关资料
●教学过程 学习内容 导入新课 教 师 活 动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对人体内物质运输有重要作用的血液的知识。那么, 血液是如何流通全身的呢?体内的血管是否一样呢?你见没见过受伤失血的情况?请同学们预习课本P64的有关内容。 学 生 活 动 预习。 1
讲授新课 观察小鱼尾鳍内的血液流动情况 三种血管 受伤失血时为什么会有不同的失血情况?我们体内的血管是否都一样? 有哪几种血管呢?现在我们做实验,先预习实验步骤。 下面照书上的实验步骤用小鱼做实验,注意分辨血管的种类和血流的情况。 巡回指导,并提问:怎样认识管径最小的血管? 这种血管叫什么? 据血流方向判断毛细血管是由什么血管分支而来的,最终又汇入了什么血管? 播放课件(显示三种血管的不同特点)。 血管共有几种? 1什么是动脉?有什么特点? 2什么是静脉?有什么特点? 3什么是毛细血管?有什么特点? 因为伤及了不同的血管受伤失血的情况才各不相同。说明体内的血管是不一样的 预习实验步骤。 分组实验 红细胞单行通过的血管。 毛细血管 认真观察,得出“由较粗的血管分支而来,又汇入较粗的血管”的结论。 观看课件。 有三种即动脉、静脉、毛细血管。 学生小组讨论并回答问题 总结 血液之所以能在体内不停地循环流动并完成物质运输的任务,与这些血管是密不可分的。那么,血液循环的动力是什么,它为什么就能周而复始的循环呢?这将是我们下节课要研究的内容。 [巩固练习] 1.红细胞并排时,不能通过下列哪个管道( ) A.动脉
B.静脉
C.毛细血管
D.毛细淋巴管
2.下图中所示的血管中(箭头表示血流方向),较粗的一端是( )
2
A.动脉
B.静脉
C.毛细血管
D.动脉或静脉都有可能
3.人体手背上一条条“青筋”是( )
A.动脉 B.静脉 C.毛细血管 D.毛细淋巴管 4.静脉瓣的作用是( )
A保护静脉血管壁 B.防止血液倒流
C.加速血液的流动 D.减少血液对静脉壁的压力
●板书设计
第二节 血流的管道——血管
一. 实验:
观察小鱼尾鳍内的血液流动
二. 三种血管:
1. 动脉 2. 静脉 3. 毛细血管 3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