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PLC工作任务教案
4、下载程序,并调试完成任务要求。 三、相关知识 1、辅助继电器(M)
由内部软元件的触点驱动,常开和常闭触点使用次数不限,但不能直接驱动外部负载,采用十进制编号。
(1)、通用辅助继电器(M0到M499) (2)、断电保持辅助继电器(M500到M3071 ) (3)、特殊辅助继电器M8000~M8255(256点) 只能利用其触点的特殊辅助继电器
M8000:运行监控用,PLC运行时M8000接通。
M8002:仅在运行开始瞬间接通的初始脉冲特殊辅助继电器。 M8012:产生100ms时钟脉冲的特殊辅助继电器。 2、定时器T(T0-T255)
PLC内有256个定时器,定时器实际是内部脉冲计数器,根据内部时钟脉冲的累积计时的。可对内部1ms、10ms和100ms时钟脉冲进行加计数,当所计时间到达设定值时,其输出触点动作。
定时器有一个设定值寄存器(一个字长)、一个当前值寄存器(一个字长)和一个用来存储其输出触点状态的映像寄存器(占二进制的一位),这三个单元使用同一个元件号。设定值:1~32767。 定时器可以用用户程序存储器内的常数K或H作为设定值,也可以用数据寄存器D的内容作为设定值。
(1)、普通定时器(T0~T245)
100ms定时器T0~T199共200点,设定范围0.1~3276.7s;
9
10ms定时器T200~T245共46点,设定范围0.01~327.67s。 (2)、积算定时器(T246~T255)
1ms定时器T246~T249共4点,设定范围0.001~32.767s; 100ms定时器T250~T255共6点,设定范围为0.1~3276.7s。 3、计数器(C)
计数器可分为通用计数器和高速计数器。
(1)、16位通用加计数器,C0~C199共200点,设定值:1~32767。 (2)、32位通用加/减计数器,C200~C234共135点,设定值:-2147483648~+2147483647。
四、顺序功能图编程方法介绍 1、顺序控制相关知识
(1)、顺序控制就是按照生产工艺预先规定的顺序,在各个输入信号的作用下,根据内部状态和时间的顺序,在生产过程中各个执行机构自动地有顺序地进行操作。
(2)、顺序功能图是一种通用的技术语言。主要由步、有向连线、转换、转换条件和动作(命令)组成。
(3)、步:将系统的一个工作周期,按输出量的状态变化,划分为若干个顺序相连的阶段,每个阶段叫做步。“步”用编程元件(如辅助存储器M和状态继电器S)表示。与系统的初始状态对应的步叫“初始步”,用双线方框表示。当正系统处于某一步所在的阶段时,该步处于活动状态,称该步处于“活动步”。步处于活动状态时,相应的动作被执行;处于不活动状态时,相应的动作被停止执行。
2、顺序控制设计法的设计基本步骤
10
(1)、步的划分:步是根据PLC输出量的状态划分的,只要系统的输出量状态发生变化,系统就从原来的步进入新的步。在每一步内PLC各输出量状态均保持不变,但是相邻两步输出量总的状态是不同的。
(2)、转换条件的确定:转换条件是使系统从当前步进入下一步的条件。常见的转换条件有按钮、行程开关、定时器和计数器的触点的动作(通/断)等。
步与转换条件的规则:步与步不能直接相连,必须用转移分开;转移与转移不能直接相连,必须用步分开;步与转移、转移与步之间的连线采用有向线段,画功能图的顺序一般是从上向下或从左到右,正常顺序时可以省略箭头,否则必须加箭头;一个功能图至少应有一个初始步。
(3)、顺序功能图的绘制
3、用顺序功能图完成彩灯循环控制任务要求 (1)、彩灯循环顺序功能图
11
图2-2 彩灯循环顺序功能图
(2)、根据顺序功能图用起保停方法编写彩灯循环程序
(3)、根据要求循环五次的顺序功能图
12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