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师如何挖掘和利用数学教学资源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教师如何挖掘和利用数学教学资源
作者:刘光有
来源:《读写算·教研版》2015年第05期
摘 要:教师如何挖掘和利用教学资源是新课程改革的热点问题,也是教师教育教学实践的热点问题。在课堂中拓展相关知识点内容,提供更多的资源,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及现代社会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适应学生发展的需要。 关键词:挖掘;利用;教学资源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05-237-01
对课程资源的挖掘和利用是课程改革提出的新目标,其目的是要改变学校课程过于注重书本知识传授的倾向,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及现代社会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适应学生发展的需要。
在传统教学中,教师只有大纲意识、教材意识、教参意识,而课程资源的意识相对十分淡薄。新课程改革中,将课程意识提到了重要位置,强调课程是由教科书、其他教学材料、教师与学生、教学情景、教学环境构成的一种生态系统,这意味着课程观的重大变革。那么,教师应如何开发和利用教学资源呢?现就我十几年的数学教学上的经验,谈几点看法: 一、有效地挖掘和用好教材资源
教材是教师教学的主要资源,是教与学的重要依据。为了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教师必须首先通过研究和分析、理解和掌握新教材的编写意图。新教材与以往的教材相比,从材料的选择到呈现方式都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不仅考虑了数学学科自身的特点,还遵循了学生学习的规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把数学教学与现实生活相结合,进而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知识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进步与发展。教师用书也减少了以往对教材的详细分析,取而代之的是对教师教学的一些建议。主要是想给广大教师提供更为广阔的创造空间,为教师的创造性教学提供机会。
对于一节课的教材内容来讲,我觉得教师应该在以下几个方面做到心中有数:
1、合理地确定教学内容的广度和深度。所谓教学内容的广度。是指知识的范围或知识的量。一节课的信息量过大,知识点过多,学生难以接受,而一节课的信息量过小,知识点过少,则浪费时间,不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2、明确教学的重点、难点和关键。当一节课的教学内容有几个知识点时,往往需要明确哪些是重点,哪些是难点,以免在教学时抓不住主要的内容,而在次要的或者学生容易接受的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