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输血科)医疗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相关目标及质量考核标准
相关指标 患者、医师与护理人员对输血科服务满意度≥90%。 每月对医护人员及病人分别发放满意度调查表,满意度每下降1%扣5分 二、临床用血 质量考核内容及标准 1.严格掌握输血指征; 2.签订输血治疗同意书100%; 无输血指征者,每次扣20分; 每次输血未签订知情同意书,每次扣20分,填写不规范扣5分。 评分方法 3.输血前完善相关检查项目;规范填写输血申请单,履行审批(主治无故未行输血前检查者,每次扣20分;未规范填写输血申请单,未履行审批手以上医师审核,大量用血医务科是否审核)手续。 续,每缺一项扣10分。 4.严格遵守取血制度;输血前严格进行双人核对;输血完毕后将血袋输血科取血时取血者与发血者未核对扣20分;输血前未进行双人核对,每违规条形码贴交叉单或不需交叉配血申请单上。 一次扣20分;输血完毕后将血袋条形码贴交叉单或不需交叉配血申请单上,每违规一次扣5分。 5.输血记录准确及时。 6.严格执行输血袋回收制度。 7.成份输血率≥90%。 8.规范开展输血注不良反应检测、登记、报告和调查处理。 输血记录不规范每次扣5分; 输血袋在24小时内未及时交回输血科每次扣5分。 每下降1%扣10分; 输血不良反应未及时报告到输血科扣10分,发现1例未调查处理扣20分; 5
三、患者安全目标管理 质量考核内容及标准 评分方法 目标、严格执行查对制度,提高医务人员对患者身份识别的准确性 1.多部门共同合作制定准确确认病人身份的制度和程序。健全与完善各科每一环节执行不到位每次扣10分,由此导致的差错扣每次扣30分; 室(各部门)患者身份识别制度。在标本采集、给药或输血前等各类诊疗 活动前,必须严格执行查对制度,应至少同时使用二种患者身份识别方法,如姓名、床号等(禁止仅以房间或床号作为识别的唯一依据) 2.实施任何介入或有创诊疗活动前,实施者应亲自与患者(或家属)沟通,执行不到位每次扣10分,由此导致的差错扣每次扣30分; 作为最后确认的手段,以确保对正确的患者实施正确的操作 3.完善关键流程(急诊、病房、手术室、ICU、产房之间流程)的患者识别查对制度每一环节执行不到位每次扣10分,由此导致的差错扣每次扣30 措施 分; 6
4.建立使用“腕带”作为识别标示的制度,作为操作前、用药前、输血前等诊ICU、急诊抢救室、手术室、新生儿科/室患者未建立腕带每发现一次扣10疗活动时辨识病人的一种有效的手段(ICU、急诊抢救室、手术室、新生 分,由此导致的差错扣每次扣30分; 儿科/室) 5.职能部门落实督导职能,有记录 部门落实不到位扣10分; 目标、严格执行手卫生,落实医院感染控制的基本要求 1.手部卫生。贯彻并落实医护人员手部卫生管理制度和手部卫生实施规范,每一环节不合要求扣5分; 配置有效、便捷的手卫生设备和设施,为执行手部卫生提供必需的保障与 有效的监管措施 2.操作。医护人员在任何临床操作过程中都应严格遵循无菌操作规范,确未遵循无菌操作规范每次扣10分;由此导致感染每次扣30分; 保临床操作的安全性 3.器材。使用合格的无菌医疗器械 4.环境。有创操作的环境消毒,应当遵循的医院感染控制的基本要求 5.手术后的废弃物。应当遵循的医院感染控制的基本要求 使用不合格的无菌医疗器械每次扣10分;由此导致感染每次扣30分; 不合要求扣10分; 手术后的废弃物未按感染性废物处理每次扣10分; 目标、建立临床实验室“危急值”报告制度 7
1.制定出适合本单位的“危急值”报告制度 2.“危急值”报告应有可靠途径且检验人员能为临床提供咨询服务。 未制定或不合实际扣5分; 每一环节不合要求扣5分; “危急值”报告重点对象是急诊科、手术室、各类重症监护病房等部门的急 危重症患者 3.“危急值”项目可根据医院实际情况认定,至少应包括有血钙、血钾、血糖、包含项目不符合实际情况扣5分; 血气、白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 等 4.对属“危急值”报告的项目实行严格的质量控制,尤其是分析前质量控制措每一环节不合要求扣5分; 施,如应有标本采集、储存、运送、交接、处理的规定,并认真落实 目标、主动报告医疗安全(不良)事件 1.建立积极倡导医护人员主动报告医疗安全(不良)事件的制度(非处罚发现1例医疗安全不良事件未主动报告扣10分; 性)与措施 2.鼓励医务人员积极参加卫生部医政司主办《医疗安全(不良)事件报告 系统》网上报告活动 8
3.进行“医院安全文化”建设活动 未进行“医院安全文化”建设活动扣5分; 4.将安全信息与医院实际情况相结合,从医院管理体系、运行机制与规章未进行针对性的医疗质量持续改进扣10分; 制度上进行有针对性的持续改进
五、临床用血管理委员会职责
1.制定各种临床输血治疗用血的原则。 2.评估输血科的统计资料。
3.定期检查临床输血病历,以输血适应症、输血知情同意书、输血前七项检查,以审核院内不正常用血情况。 4.分析全血和成分用血的使用情况。 5.估算输血科储备血或输血的比例。 6.评估输血反应及输血后感染症。
7.对院内有关输血的医、护、技人员进行教育培训,每年至少一次。 8.协调沟通输血科与各科室间有关输血工作的事宜。
注:输血科作为临床用血管理委员会下设科室,每项职责履行不到位扣10分。
9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