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课题-小学低段数学课堂趣味性提问有效性的研究
小学低段数学课堂趣味性提问有效性的研究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和意义
众观小学低段数学课堂教学实践,虽然大多数老师都意识到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但是在课堂教学提问环节中,一些教师还存在较大的问题,如问题有量无质,一问一答,教师提问的用意就是为了完成预设的教学内容,落实预定的教学目标,而学生只处于一种不断回答老师简单提问的被动学习状态,长期以往,只能让学生学习变得很疲惫,从而逐渐失去了学习的热情;问题提问指向不集中,低段的孩子不善于思考,总喜欢把问题摆出来讨论,对于一些小事,也会争论不休,难以达成一致,容易导致学生思维模糊,紊乱;问题候答过快,优秀生把答案直接报出来,中下的学生根本无暇思考;问题评价过于简单,一个比较难的问题学生回答出来后只是简单地说好或直接让学生坐下,学生体验不到成功的快乐,会影响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积极性,甚至可能挫伤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激情骤然减退。如果教师的提问激不起学生的兴趣,学生就不可能主动投入到课堂中。
低年级孩子的年龄特点如注意力容易分散,有意注意的时间比较短最长只能坚持10-15分钟左右,往往会出现“人云亦云”,不假思索的盲目跟风的回答方式。甚至有些孩子在“对的,是的,好的……”但是他们对能引起自己兴趣和关心的事物,注意力就能保持相当长的时间,如收看电视中的动画故事片,能看到最后,叫他的名字,他都没反映。这说明他们在一定条件下,注意力集中相当长时间。他们注意力的特点之一是,一旦把注意力集中在某一个感兴趣的问题上,就记忆了他,而忘记了别的事情,他们注意力范围狭窄。低段课堂提问,需要加强问题的趣味性,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远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也说过:“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智者问得巧,愚者问得笨。”课堂提问是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一种主要形式,是“有效教学的核心”。如何提问才有效呢?新课标强调课堂提问的有效性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教学质量和效果,课堂提问的有效性开展了较多的专题性研究,在数学课堂教学上也总结出了很多好的经验。在新课程、新理念的教学环境下成长起来的孩子,特别是低段孩子在老师趣味性地提问下,课堂气氛非常活跃,学生的学习热情高涨。没有趣味的生活是单调而乏味的,没有趣味的数学课堂教学也同样是枯燥无味的。美国的保罗希地博士曾经对9万多名学生进行过调查,他从中得出了一个结论:学生最喜欢的老师是具有幽默感的老师。尤其是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我们的老师如果能够巧妙而灵活地运用幽默诙谐的语言提出趣味性的问题来启发和诱导学生,就能使整个教学过程变得更轻松、更愉快,化枯燥为生动,变深刻为浅显,化单调为丰富,变沉闷为活跃,化平淡为神奇,变抽象为具体,就可以收到事半而功倍的教学效果。低段数学课堂设计有趣味性的问题,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可以提高课堂效率。
二、国内外课题研究综述
国外课堂教学有效性研究开始于20世纪上半叶。斯蒂文思(1912)做了一项教师课堂提问的研究,他发现他所研究的教师们课堂上所提的66%的问题属于直接从教科书上提取的记忆型的问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已经成为新课改的一个热点话题,如何提高学生学习的学习效果,这必定要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入手。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禽兽不如人,过在不会问。智者问得巧,愚者问得笨。”作为课堂教学中的必要手段——提问,也逐步成为大
家研究的对象,研究结果主要以论文形式出现。有的比较笼统,缺乏数学课的针对性,而安徽省绩溪县曹洪辉老师写的《提高课堂提问有效性的策略思考》,里面仅提到了教师的提问策略,但未从学生的角度加以综述。基于以上认识,本课题将开展“小学数学课堂趣味提问有效性的研究”做深入细致地研究。
三、概念的界定
课堂趣味提问指教师在组织课堂教学时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知识水平和学习能力,教材的重难点而设置的一系列的趣味问题。在实践和研究的过程中,找到在小学低段数学常态课中不合理无法调动学生积极性的提问,增加趣味性,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对于能促进孩子思维、开启心智类的趣味提问及时总结并进行推广应用,做到去其糟粕留其精华。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指通过课堂教学活动,学生在学业上有收获,有提高,有进步。具体表现在:学生在认知上,从不懂到懂,从少知到多知,从不会到会;在情感上,从不喜欢到喜欢,从不热爱到热爱,从不感兴趣到感兴趣。课堂教学的有效虽然表现在不同层次上,但学生是否有进步或发展是衡量教学有效性的唯一指标。课堂教学提问增强趣味性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达到更好的学习效果。
四、课题研究的目标
1.通过该课题实施培养教师的课堂提问的趣味性,做到问到学生感兴趣处,点在惑时,以达到引发认知兴趣,轻松获得知识,提高学生学习能力的目的。
2.通过该课题研究,总结、归纳有关课堂趣味提问的有效策略。 3.通过本课题的研究,优化课堂教学、提升教学艺术的有效方法,让学生在课堂上玩起来,动起来,体验学习的乐趣,唤起他们的学习
激情,主动积极的参与课堂,品尝到成功的喜悦,开启学生思维的大门,激发学生情感的火花,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五、课题研究的内容
1.低段的数学教师互相进行听课,努力吸取有意义的问题,为本课题提供研究的沃土。找出不合理的提问无法激发学生兴趣,缺乏趣味性的加以改进并废止不恰当的提问,研究提问的类型、表达、候答、理答等策略及技巧,做到趣味提问有效性。
2.对小学低段数学教师的经典录像课例作课堂精彩的趣味提问分析的研究。有效提问作为“教师促进学生思维,评价教学效果,推动学生实现预期目标的基本控制手段”,是沟通教师、教材及学生三方面联系的桥梁。
3.教师趣味提问有效性能力提升,教师在课堂研究过程中,及时总结反思、交流,形成文字材料。
六、课题研究方法
本课题研究,以对比实验为主,通过对比实验研究,积极探索有效课堂提问的操作策略确立有效课堂提问的目标及评价体系。同时在研究中还辅之以调查研究、行动研究和经验总结法,确保本课题得以高效的实施。
1.对比实验法:在本校以及张村乡中心小学分别设立两个实验班进行实施有效课堂提问的实验,并设立平行的对照班级进行比较。
2.调查研究法:调查、了解、分析实验前后课改年级课堂教学的现状,为课题研究提供事实依据。
3.行动研究法:在实验过程中,不断探索实施有效提问的操作策略,使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起来。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