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题海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苏教版小学六年级上册科学教案全册教学设计

苏教版小学六年级上册科学教案全册教学设计

  • 62 次阅读
  • 3 次下载
  • 2025/5/24 11:54:50

(此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您可任意编辑修改!)

1、水滴里的生物

教学目标:

1.认识微生物是一类个体微小、大多是单细胞的生物; 2.知道微生物、动物、植物共同构成生命世界; 3.知道微生物分布广泛,种类繁多。 过程与方法:

1.能借助显微镜这种观察水滴里的微生物; 2.能够认真细致观察并描述水滴里的微生物;

3.能够用图表现出自己观察到的水滴里的几种常见微生物。 情感态度价值观:

1.意识到科学技术是不断发展的;

2.体验到探索生命奥秘的快乐与重要意义。 教学准备:

1、放大镜、显微镜、水样、玻片、抹布等、观察水样 2、技能准备:课前简单培训制作玻片标本的注意点 教学过程:

一、引导学生观察教师准备的水样 (1)学生观察水样

(2)学生汇报:观察烧杯里的水,你观察到水里有什么?这些结果你是用什么观察到的? (3)讨论:这杯水里是是真的只有这些东西呢?还有没有可能有其它的东西? (4)谈话:怎么才能知道这杯水里有没有我们刚才说的细菌等这些东西?

(引导学生明白要想观察极微小的、肉眼看不到的物体要借助工具——显微镜) 二、引导学生了解显微镜的基本构造和使用方法(各小组领取)

(1)谈话:既然我们想借助显微镜来做进一步的观察,下面就先来了解显微镜的基本构造。 目镜(对着眼睛) 物镜(对着标本)

1

载物台(放置标本)

反光镜(反射光线、照亮标本)

调节螺旋(调节焦距、看清标本)

镜臂 通光孔 镜座

(2)教师讲解并示范使用方法。强调

①反光镜不能直接对着太阳,否则会伤害眼睛; ②使用时要小心,镜头不要碰着玻片; ③不能用手触摸目镜和物镜。 ④轻拿轻放。

三、组织学生借助显微镜观察水滴里的生物 (1)指导观察教师准备好的水样标本

①谈话:显微镜下,水滴里到底会有什么?让我们一起细心、耐心、认真地来观察一滴水,看看你能发现什么,把你的发现画在活动记录上。 ②学生分组观察。

(在学生活动时教师要注意巡视)

③汇报交流:你观察到什么?是什么样子的?

(汇报时学生在多媒体实物投影仪展示观察记录,并用学生用语言进行描述) (2)认识生活周围水里的微生物 ①小组制作小组采集水样观察玻片 ②自主观察

③汇报交流:说说自己小组采集的水样中有什么

(3)教师小结:在一滴水中,生活着许许多多个体微小、结构简单、大多是一个细胞构成的生物,它们非常小,用肉眼根本看不到,只有借助显微镜才能看到,所以叫微生物。(板书:微生物)刚才我们看到的那些不动的微生物中,最常见的是水藻,有蓝藻、团藻、金藻等。运动的微生物中有钟形虫、草履虫等。此外,水中还有既不属于动物也不属于植物的微生物——细菌,细菌一般也是不动的,有球状的、杆状的、螺旋状的。 (4)认识其他的水中微生物:多媒体展示水中各种常见微生物 四、阅读列文虎克的故事并认识微生物的相关知识

2

(1)学生阅读列文虎克的故事。

①谈话:你知道如此神奇的世界是谁第一个发现的吗? ②学生阅读荷兰生物学家列文虎克的故事。

③提问:通过阅读列文虎克的故事,你有什么想法? (2)认识微生物的种类和分布。

利用用多媒体展示在各种环境中存在的微生物。 教学反思:

2、做酸奶

教学目标:

1. 通过自制酸奶证明细菌的存在。

2. 能够通过收集资料,模拟细菌的繁殖来探索细菌的特点。 3.学会一些防止病菌传播的方法。

4.认识细菌的主要特点和对人正反两方面的作用; 5.知道酸奶是有乳酸菌发孝而变成的; 6.学会对有害细菌的预防措施。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粉笔灰、黄豆、试验记录纸、纸杯。 学生准备:做好的酸奶、课前收集的各种细菌的资料、 课时安排: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一、学习制作酸奶的方法

1.师:你们吃过酸奶吗?酸奶是怎么做成的吗?谁能说? 2.学生交流吃酸奶的感受并猜测酸奶是怎样做成的。

(让学生提出各种可能性,教师不做任何评价;提醒学生回去观察酸奶瓶上的配料表,或许会有所发现)

3.教会学生学习动手做酸奶的方法。 (1)介绍做酸奶的方法:

①在锅里放入一些鲜牛奶,再加一些白糖,煮开几分钟。 ②消毒保温杯和勺子。(可用开水烫一烫)

3

③待牛奶冷却到35℃—40℃的时候,把鲜牛奶倒入自消过毒的保温杯,并往里面加入适量的酸奶,仔细搅匀,并盖上盖子。

④保温8个小时后,酸奶就做成了。 4、强调

制作酸奶时需要注意两个条件:一是温度,保持在35℃—40℃左右;二是卫 生,所有的器皿要进行消毒处理。自制的酸奶要放入冰箱冷藏,不要存放太久。 二、布置作业

1. 制作酸奶,下次带来和大家一起品尝。

2. 为什么鲜奶会变成酸奶呢?回去查找相关的资料,下次交流.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一、组织学生开展酸奶品尝会

1.师:上节课,同学们回家后亲自做了酸奶(板书课题)。今天,同学们带来了亲自做的酸奶,真了不起!下面我们就举行一个酸奶品尝交流会。

要求:在酸奶品尝交流会上,你可以品尝其他同学做的酸奶,了解他是怎么做成的,并且要选出你认为最好喝的酸奶。

2.学生分组进行品尝并交流。 3.全班汇报并交流。

4.质疑问难:在做酸奶和品尝酸奶的过程中,你产生了哪些感兴趣的问题? 5.学生提出问题。(教师把学生的问题写在黑板上) 二、认识细菌及酸奶形成的原因

1.教师指导并帮助学生确定研究问题:为什么牛奶会变成酸奶? 2.学生针对问题讨论并猜测。

3.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整理通过网络、书本收集有关细菌的资料。 4.学生进行组内交流,然后每组选出代表进行全班交流。 5.民主评议小组研究情况。 6.教师小结:

(1)细菌的基本形态特点及分布; (2)细菌的繁殖;(二分列繁殖) (3)细菌与人和自然界的关系。 7.模拟细菌的繁殖试验:

介绍模拟细菌繁殖的实验,并让学生说出试验中各种物品环节模拟的是什么?

4

  • 收藏
  • 违规举报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10.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推荐下载
本文作者:...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

文档简介:

(此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您可任意编辑修改!) 1、水滴里的生物 教学目标: 1.认识微生物是一类个体微小、大多是单细胞的生物; 2.知道微生物、动物、植物共同构成生命世界; 3.知道微生物分布广泛,种类繁多。 过程与方法: 1.能借助显微镜这种观察水滴里的微生物; 2.能够认真细致观察并描述水滴里的微生物; 3.能够用图表现出自己观察到的水滴里的几种常见微生物。 情感态度价值观: 1.意识到科学技术是不断发展的; 2.体验到探索生命奥秘的快乐与重要意义。 教学准备: 1、放大镜、显微镜、水样、玻片、抹布等、观察水样 2、技能准备:课前简单培训制作玻片标本的注意点 教学过程: 一、引导学生观察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单篇付费下载
限时特价:10 元/份 原价:20元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
Copyright © 云题海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6052595号-3 网站地图 客服QQ:370150219 邮箱:370150219@qq.com